隨著霹靂十一中距空空導彈的立項,各項研制工作也要加快推進了,因為殲七MF戰斗機,殲八II戰斗機都在等著裝上這種超視距空空導彈,從而擁有與早期三代機抗衡的實力。
當然新殲更加需要霹靂十一空空導彈,這是它的標準配置之一。
經過幾輪的角逐,最終國產第三代戰斗機的項目,終于被六一一所給拿到了,新殲在七月初,終于正式立項了。
新殲項目叫做十號工程,當然現在的十號工程,與另一個位面的十號工程,已經大不相同了,因為現在的新殲采用的設計方案,是更加先進的雙發中推鴨式布局升力體方案,性能將會超越歐洲雙風,至于蘇二七戰斗機什么的,恐怕再也難以引起種花家軍方的興趣了。
因為新殲現在絕對是有望在九十年代初服役的,畢竟現在還有六年時間,雖然說六年時間要研制一款先進的三代機,似乎這有點難,但是現在有秦奮這樣一個逆天的家伙在,這就不算什么奇跡了。
新殲項目可以說是種花家航空工業目前最重要的項目了,因為它將讓種花家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邁入三代機時代。
所以這么重要的型號立項,前來參加立項會的高層領導也是相當多,整個會議現場,足有一百多人,秦奮當然也在其中了。
新殲除了采用雙發中推鴨式布局升力體以外,還有不少的亮點,比如說它將是種花家第一次采用自己的數字化飛機設計平臺來進行設計,還有它的進氣道,也將采用非常先進的后掠雙斜面超音速進氣道,也就是F18E和F22戰斗機使用的那種進氣道。
這種進氣道的好處,可是太多了,不僅有很好的隱身效果,而且超音速進氣效率很高,遠遠優于F15戰斗機和蘇二七戰斗機,以及陣風和臺風戰斗機的進氣道。
這個進氣道,現在也將成為世界上首創,因為F18E戰斗機,是九十年代的產品了,在八十年代還沒有一架飛機使用這樣的設計。
采用這種進氣道而沒有采用DSI進氣道的重要原因,除了DSI進氣道超音速進氣到了1.8馬赫以上的時候,不如加特萊進氣道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殲十戰斗機仍然要追求高空高速性能,這是空軍非常看重的。
所以殲十戰斗機的最大平飛速度指標,是二點三馬赫,這個速度可以說跟蘇二七戰斗機是相當的,比歐洲臺風戰斗機還要快。
除了殲十戰斗機的總師單位來了不少人以外,還有配套的單位也來了代表,比如說六零七所,就來了兩位,諸可夫和秦奮。
因為新殲的機載雷達也將由六零七所來負責研制,這部機載雷達的性能要求,比301型PD雷達要高得多,畢竟它可是給新殲用的,如果只有五六十公里的探測距離,那就明顯不夠用了。
畢竟這時候F16戰斗機的中期型號,機載雷達探測距離已經達到一百公里了,更不用說重型戰斗機像F15戰斗機的雷達,探測距離達到一百六十公里,所以殲十戰斗機自然也不能低于這個指標了。
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開始,領導們做了非常精彩的講話,接下來便是新殲總設計師宋聞聰發言了。
掌聲熱烈的響起,今天六一一所來的人可不少,足有十幾人呢,其中最年輕的一位,就是現在跟秦奮非常要好的楊威。
這讓秦奮很是感慨,在另一個位面,楊威二十七歲就擔任了殲十A戰斗機的副總設計師,主要負責航電和飛控系統。
現在雖然楊威只有二十二歲,但也被任命為航電系統的主任設計師,離副總師也不遠了。
當然在那個位面,楊威差點出走國外的事情,現在也不會發生了。
現在楊威負責航電系統,正好就和六零七所要進行緊密的合作。
原來的殲十戰斗機,機頭比較小,所以只能容納比較小的機載火控雷達,但是現在采用了雙發中推,以及加特萊進氣道以后,機頭直徑就大多了,雖然比不了蘇二七戰斗機和F15戰斗機這樣的重型機,但是它的雷達天線尺寸,也將達到八百毫米。
這么大的天線直徑,足夠讓這部機載雷達獲得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對戰斗機目標的探測距離。
宋聞聰一臉的激動之色,站在臺上,大聲道:“感謝上級對我們六一一所的信任,讓我們負責新殲的設計研制總體工作,我想新殲的定位是很高的,那就是我們要把它打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第三代戰斗機,這么艱巨的任務,僅僅靠我們所是不夠的,還需要整個航空工業系統的協作,當然更加離不開咱們航空工業領導小組的秦奮委員,因為沒有秦奮委員的技術支持,我們也不可能把單大推改雙大推,更沒有升力體,先進的機載雷達,霹靂十一中距空空導彈,還有世界首創的后掠雙斜面超音速進氣道,這些技術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我相信我們會用六年左右的時間,把一款先進的三代機,交付給我們的空軍和海軍……”
一陣熱烈的掌聲響起,在場的每一個人,胸中都是熱血澎湃,空軍終于有機會追上世界先進水平了,甚至新殲完全有可能超越F15和蘇二七戰斗機的。
當然最激動的還是秦奮了,因為如果沒有他,那么殲十戰斗機不僅性能只是相當于F16戰斗機的早中期水平,而且還得等十八年,現在呢,只需要六年左右,就可以讓殲十戰斗機服役了。
要彎道超車,就得搶時間啊,畢竟現在鷹醬和鵝毛的三代機,已經大量裝備了,而且越來越多,這時候種花家海空軍面臨的壓力也就越大,畢竟代差是很難用戰術和勇氣去彌補的。
殲八戰斗機槍挑F22戰斗機是不存在的。
最后一個發言的,正是秦奮,因為秦奮是最年輕的,這次秦奮擔任了新殲項目的名譽總設計師,可以說也是實至名歸的,在今后新殲的研制過程中,秦奮還要付出很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