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歷1442年6月,時不時降下的大雨,令蕭爾很是煩擾。
本來雨季的確并不適合帶著這么多人遷徙,無奈在當時蕭爾必須盡早離開湖區,如今便只能負重前行。
一直在野外行進,蕭爾也很難找到機會繼續記錄日志——他特地讓納奇用橡膠制作了防水層蓋在匣子上,這樣便能保證他那些珍貴的書冊、地圖和紙墨不受到雨水侵擾。
在瑪雅,橡膠是很普及的防水材料。
除了蕭爾以外,大量的亞拉因平民也被雨水弄得身心不適,怨聲載道,甚至有個別人在雨中不幸病逝。
蕭爾強硬地要求盡早處理尸體,以防止傳染病滋生——這又進一步加劇了不少人的不滿。
有些人開始抱怨道當初是否就不應該跟隨蕭爾離開家鄉。
阿依塔好不容易安撫了一些百姓之后,走到蕭爾的身側。
“蕭爾,查克特馬爾城快到了。咱們亞拉因人很長時間都受著風吹雨打,是不是該找個有房子住的地方暫且歇息一下?”
蕭爾回憶起自己的那份精致的地圖。
從伯利茲地區北上進入瑪雅半島的路線上,有一片不太密集的雨林地區。由于這片地區東臨加勒比海的查克特馬爾海灣(Noxi Ha' Xoy Chactemal),可以暫且叫做東岸灣區。
現在看來,東岸灣區的內陸這一片除了一半地方是森林之外,的確很多地方是草甸和水道,相對便于行走。
而在這個地區,最重要的兩座城邦分別是查克特馬爾(Chactemal)和巴卡拉爾(Bacalar)。這兩座城邦原先都是瑪雅潘聯盟的成員。
在去年瑪雅潘城的變故之后,蕭爾很難判斷這兩座城的真人對于自己到底會持有什么態度。
而要他們接待這么龐大的遷徙隊伍,給每個人都住在屋子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蕭爾搖了搖頭,“我們還是不要進城去的好。”
阿依塔一臉憂愁,“所以……還是讓百姓們城外逗留,只有我們少數人進去拜訪真人嗎?”
“不,包括我們,都別進去,甚至別讓查克特馬爾察覺到我們從旁路過。我從離開蘇拉開始,每到一個城邦,都必經歷諸多的鬧劇,你也見到我們在拉馬奈的遭遇了。”蕭爾嘆了口氣。
“你是想說……有一股勢力故意在各個城邦對你進行圍追堵截?”阿依塔嘗試理解蕭爾的心思。
蕭爾再次感到欣慰。
“雖然我不敢說那位叫納坎的佞臣就是受了休家的指使,但我先前離開托克瓜和進入佩滕盆地時的經歷,都已經可以確信有伊察人的安排。
“如今,我想休家依然還不知道科科姆家還有成員活著,無論是伊察人還是納坎之類的人對我設局,很可能都是出自他們自己的判斷。而我在真正回到瑪雅潘之前,我希望保持這一點情報上的優勢。”
阿依塔點點頭,“我明白了,那我們徑直朝北走,一直到見到巴卡拉爾湖之后,也不進入巴卡拉爾城,而是可以開始折向西北,進入瑪雅半島的雨林地帶。”
盡管不打算進入查克特馬爾,但蕭爾知道自己未來還是還有可能會來到這座“雨木之城”——這可是來往瑪雅半島、佩滕地區和加勒比海的重要節點。
公歷七月,蕭爾所率領的大部隊終于抵達了巴卡拉爾湖(Noh Ha' Bacalar),一座與海岸線平行的狹長瀉湖。蕭爾小心地繞過小城巴卡拉爾,沒有驚擾到當地的統治者。
經過一個月的行進,又有一些亞拉因人因病去世,一些實在忍受不了的亞拉因人開始逃離,逃入逐漸變得密集起來的雨林之中。
蕭爾不得不開始對亞拉因人進行嚴管,要求基策所率領的亞拉因武士分散開來,每一位武士率領二十位平民結隊行進,確保不會有人走失或逃離!
每位蘇拉護衛隊成員——蕭爾如今認為是可以絕對信任的親兵——則負責管理5位亞拉因武士和100位亞拉因平民。卡尤姆則在頂端進行統籌并向蕭爾匯報。
就這樣,蕭爾建立起完善的金字塔結構,他也得以將自己的權威下達到每個具體的人!
從現在開始,大部隊就正式離開加勒比海沿岸地區,進入瑪雅半島的密集雨林之中。
按照地圖,離開瓦伊米爾(Waymil)家族掌管的巴卡拉爾城邦領地之后,他們就將進入科契瓦赫(Koch Wah)家族的領地。
在蕭爾小時候的記憶中,他尚且還記得科契瓦赫家與科科姆家關系良好,通過科契瓦赫的領地,他也能放心不少。
在密集的雨林之中,配備了青銅斧的武士隊伍也得以較為輕易地砍伐樹木,搭起能夠避雨的臨時木屋,這讓亞拉因遷徙者的怨言小了不少,病死或逃亡的數量也終于減少了。
“現在,我們還剩下多少人?”趁著一天天晴,蕭爾叫了卡尤姆、基策、阿依塔等人前來匯報。
阿依塔報告說:“經過我們的合并計算,目前亞拉因平民還有三千九百二十一人。”
基策撫摸著小胡子評論道:“不得不說,公子在拉馬奈采購的那一批青銅斧起了大作用了……如果一直是用黑曜石,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把樹砍下,建成樹屋,給人民提供有效的臨時居住場所。”
“公子,”卡尤姆也發表意見,“在科契瓦赫家的領地內有不少村莊和小鎮,你說過科科姆家與科契瓦赫家關系良好,或許我們不應該再避開城市和村鎮,而應該讓大伙進去歇息歇息……雖然現在條件改善了一些,但強行趕完最后這一段路,只怕亞拉因百姓們支撐不住了。”
蕭爾拿起地圖端詳,沉思了一陣。
在瑪雅半島,雖然被稱為“綠色荒漠”的熱帶雨林覆蓋了整片大地,但瑪雅人在此廣泛分布,大量城鎮村莊星羅棋布,要遇上村鎮并非難事。
“我想,應該很快就能見到一座城市了。我也希望找個城邦打聽打聽瑪雅潘城的最新消息。”
至公歷七月下旬,果然如蕭爾所料,遷徙隊伍遇到了一座城鎮!
按照蕭爾的記憶以及地圖上的標示,這座城鎮應當就是科契瓦赫家擁有的城鎮之一,秋切(Tziuche)。
它的名字相當有趣——由啾啾叫的麻雀(tziu),和樹木(che')兩個詞素構成,意為“雀林”。
這座被密林包圍的小城規模并不大,城墻也并不完整,殘余的部分年久失修。周邊開辟的土地都用于耕作,只有中心一片區域有比較寒磣的索主(batab)府邸、小型神廟、武士之家以及廣場。
所謂索主,以繩索(tab)為詞根,表達的是一種對領民的管轄統治關系。由于索主通常居住在城市之中,因而也可以稱為城主。
但在秋切,顯然這里的索主只是住在寒磣的小鎮里頭……
蕭爾帶著龐大的隊伍前來,很快引起了當地人的注意,數十名衛兵立即緊張出動,攔住蕭爾靠近城市中心的去路。
“來者何人!”一個武士長高聲問道。
“武士們,愿黑戰神(Ek Chuah)保佑你們。煩請秉報你們的索主,一位叫做蕭爾·科科姆的瑪雅潘聯盟領導者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如今正率軍民北伐,試圖拯救瑪雅潘聯盟!
“現在跟隨我的人民已經行進了數個月的時間,無論老幼皆身心疲乏,因而我想請求讓我的人民在秋切城暫作歇息。”
秋切武士還沒反應過來,他們后方就有一位貴族匆匆地從府邸內走出。
蕭爾能聽見這位貴族不可置信地重復他的名字:
“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