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指令輸入的夠多,在超運算下得到一個基于最終目標的行為選擇,會不會比人處理分析的能力要強,你不需要考慮是否關乎情面、道德問題,只需要按照設定的程序一直一直的做下去。”
“AI可以代替她嗎?”
他想盡了很多辦法,包括怎么樣讓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到這個系統里面,而算法似乎也證明了一件事---欲速則不達。沒有足夠量的累計,任何的選擇都會覺得還有更優更好的方案,在下一個更好的方案之前,他要考慮好,這樣做下去的會不會影響到未來三到五年的目標。
“假如,我們規劃好,未來5年后,我們的虛擬感官體驗會有300-500萬用戶,因為涉及到我們自我開發建造的設備數量。大家有沒有想過,從今天開始起,自己要做的每一份努力都和這樣的數字有關系的。先是我們強大的數據系統,再來是我們復雜的精密設備。那么我們的每一次優化更新都是為了前進的一小步,現在大家感受到AI技術的厲害之處了嗎?我們開始把一些簡單的代碼指令交給它們,然后專注在核心的創作方面。不過,眼下,很多成熟的AI模式已經打破了眼界,有音樂編程的AI,它們會自我用音符來決定旋律的Remax;有AI管家,它們會自我管理一個家庭的所有電器和監督甚至督促主人要去做的很多很多事情;還有我身邊這個,她甚至可以幫我下決定去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以后,如果我不在現場,所有的統籌決策都會由她來完成!”
“AI,不單單是簡單的代替,它可以被賦予更多的行為空間,讓大家都會按照最初的目標來做。這包括,階段性的進度、還會逐步深入到每一項工作的最終反饋,哪怕是一次最普通不過的采集視頻,它都會記錄下來,然后自動響應是否解析分析成為我們的機器視頻。雖然很多事情,那個采集平臺可以反饋給執行人。但是,她還是會恐怖到這一點。我們制定的所有計劃安排,都會一一檔案在此,包括我每天要去處理的事情,每天必須要完成的事情都會記錄在此。”
起初,人們為了能擺脫雙手,然后能騰出手來做其他的事情。后來,為了證明可以閑下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來享受音樂享受美食感受大自然,創造出了越來越多的工具。有人早早的把自己歸隱于山林原野,也有人在一個小小的房間就可以實現偉大的夢想,也有人積極的創造著更多可以承載著每一個的體驗夢想。
萬物復蘇后,百花會齊放。在這一場人們自我追逐的道路上,沒有人會真的離開這個AI控制的圈子。我們一邊在享受,也一邊在被控制著奔跑,因為停下來就意味著可能要失去一切。
……
“當大家都不愿意出門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大家都在小小的房間里做著些什么呢?”
“你說,會不會有人一直會待在房間里面足不出戶?”
“難道他們真的不用做一些事情嗎?”
“哪有,大家只不過是在感官體驗的世界里做著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罷了。”
“執行分析,系統下發了餓的反饋,請及時下線補充真實的能量。”
“強制下線,請及時補充真實身體能量。”
眼下擺在眼前的食品,他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
“食管流量過快,執行細嚼慢咽。”
他安靜的慢慢的嚼著,這可是一套新的裝置。好在,有些時候,自己還能控制好這些。假如,你不上線,一切的事情都不會再發生一遍了。他慢慢的站了起來,也許看著他們來身臨其境,會是另一番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