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河邊待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朱瞻基決定不坐官船,改騎馬只帶幾個貼身的護衛沿途暗訪一番。
嚇得范安跪地磕頭阻攔道:“小爺千金之體,怎能輕涉險地,若是有個什么閃失,追悔莫及啊!”
“你不說我不說,誰知道孤是太子,我們就是悄悄看一看沿途的風土人情。孤不能對下面的事情一無所知,只聽大臣們的奏報。”
“可是……”
“沒什么可是的,孤帶上你,再帶上幾個護衛,尋常強人根本就不是我們的對手,一路上我們只要低調行事,不惹人注意,安全上不會有什么大的問題。”
范安拗不過朱瞻基,只好妥協道:“小爺,您非要微服先行奴婢也攔不住,不過在路上您不能管閑事,不能去人跡罕至之地,不能食用來歷不明的吃食……”
范安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大堆,朱瞻基耐心地聽著,他知道范安這是為他的安全著想。
“好好好!出門都聽你的安排!不亂做主行動,這總可以了吧!”
“謝小爺體恤奴婢,我們南下要統一口徑,您就是一位回江南省親的富家公子,奴婢就是您的管家,侍衛就是您的護衛。”
朱瞻基安排官船沿著運河繼續南行,約定好時間在臨清會面。他則帶著范安與五名錦衣衛護衛沿著官道策馬向南疾馳而去。
一路行過的村莊集鎮,朱瞻基看到的到處都是低矮的茅草房,每個村莊集鎮中又必然有一兩戶黛瓦白墻、雕梁畫棟的高門大戶。
朱瞻基看著鄉村的現狀,想著大明的未來,對落后自己一個馬頭的范安問道:“范安!你對沿途看到的村莊集鎮有什么看法?”
“奴婢哪里有什么看法!”范安不知太子所問之話的意思是什么,沒有貿然回答。
“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
“窮!”范安艱難的吐出一個字。
“我們只是從旁路過,浮光掠影之間就已經看到了地方上的困頓,一個‘窮’字就已經說出了大明鄉村的現狀,偏偏那些從地方上進入中樞的朝廷重臣看不見,一個個嘴里都是海晏河清的盛世。”朱瞻基話說的很隨意。
這話范安可不敢接了,他是內侍,現在可不是后來的內廷與外廷分庭抗禮的時代。
朱瞻基也沒指望范安能接上他的話。而是又問了一句:“你知道這一地的土地大多都集中誰的手里嗎?”
“當然是高門大戶手里了!”范安這話接的利落,這是誰都知道的事。
“可你知不知道手里有最多地的人卻不用交稅,然而朝廷給每個地方的稅額是不變的。魚鱗冊上有多少地就要收多少稅,這稅又落到了誰的頭上?”
范安頭皮發麻,這又牽扯到前些日子說過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的新政上了。
“肯定會落到黔首百姓身上。”范安還是咬著牙說了出來。
“原本朝廷規定的是三十稅一,地方官為了完稅就只能向黔首百姓攤派,為了完稅他們可能會向百姓征收十稅一,甚至五稅一。最窮的人繳納最重的稅后果是什么?”
這話已經說的很明了,范安不寒而栗,怪不得太子一心想要推行新政呢?長此以往百姓走投無路肯定會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樣的話,揭竿而起從此天下大亂。
朱明天下最后在饑餓的草民求活的吶喊聲中轟然倒下,范安看向朱瞻基的眼光充滿了敬畏,大明才立國多少年?太子殿下就已經居安思危想到了以后得危局。
“地方官為什么不制止這種兼并,他們可是拿著朝廷俸祿牧守一方疆臣?”范安忍不住問道。
朱瞻基冷笑道:“他們為什么要制止?兼并土地的就是他們自己,他們會捅自己一刀嗎?”
“這怎么可能,他們可是讀圣賢書經過大比出來的佼佼者啊!”
“你也說了他們是通過科舉出來做官的,科舉最大的好處是什么?”
“不是做官嗎?”范安有些不自信。
“確實不是做官,有些人考取功名之后并不出仕,只在家中悠然山林,過神仙般的日子。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兒視功名利祿如塵土的感覺?”
“難道不是嗎?”范安很有當捧哏的天賦。
“當然不是,悠然山林聽起來很美好,可是他吃什么穿什么?”
“也許是人家家里有錢呢?”
“有錢?他們的錢從哪里來的!總不能是經商所得吧,商人子弟可是沒有科舉的資格。”
“那是為什么啊,十年寒窗就是為了考著玩嗎?”范安疑惑不解,他從小在深宮中長大,對地方上的事情并不了解。
“當然不是,他們之所以敢這么任性,是因為我大明優待讀書人的政策。
讀書人考取功名之后是可以免稅的,也就是說只要有了功名他們干什么只要拿出考取功名的憑證,官府就不能從他們手里收稅。
這其中就有了獲利的空間,百姓為了逃避官府日益沉重的賦稅,會將土地送給這些有功名的讀書人,然后他們在私底下再簽一個協議,此土地只是名義上送給讀書人,只為這個免稅的名額。
讀書人不可能白給你幫忙,你得給人家好處,人家才能給你抗下風險。讀書人要的好處不多,也就比官府收的少一點。
這樣一來讀書人什么不干每年都有收成,種田的也因為不用繳稅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最后誰虧了?”
“當然是朝廷虧了。”范安脫口而出。
“不!朝廷怎么能虧呢?完稅可是考核地方官政績的一項重要標準,地方官還是要繼續收夠那么多稅的。只能多收不能少收,知縣老爺與縣衙上下也是要吃飯的。
錢從哪里來,只能從剩余的自耕農的手里繼續榨取,總有一天所有自耕農都無法承受而在一個天災人禍的火星下,將反抗之火熊熊點燃。
也許朝廷會鎮壓下去,大家繼續酒照喝、曲照聽。也許朝廷撐不下去,我朱家轟然倒地,成了新的王朝的墊腳石。
然后你會發現,這些把我朱家天下吃垮了的人,什么事沒有,掉頭就投入了新王朝的懷抱,成了新王朝的忠臣孝子。
一場大的戰爭下來,新的王朝建立會死掉很多人,空出很多地。普通黔首百姓又能有地種了,又想過安生的日子,所謂的盛世就來了。”

半老夫子
感謝書友大蝦客、羊滏、殘陽之雪、禽大雕、H.O、fjzheng999、一切葉子、三石又三十、天外造訪者、LKBNJ、扶持一生、@小林吖、昨日青空qk、麒麟&輝哥、*磚家*叫獸*、20190818104251379、2021030175385601524、120315100620692、冰封天下→等推薦票支持 感謝老朋友殘陽之雪100點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