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潛伏在末清

第175章 海上霸主

潛伏在末清 好夢留君 2051 2021-03-27 08:56:32

  十六世紀,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英國也開始了三角貿易。

  奴隸販子們從本國出發時裝載著鹽、布匹、朗姆酒等,到非洲換成奴隸,然后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

  到美洲將奴隸換成金銀或者糖、煙草和稻米等種植園的產品以及工業原料返航。

  1562年,英國的約翰·霍金斯爵士從塞拉利昂裝運奴隸,在海地換取了獸皮和糖,在返航之后,將運回的貨物出售,他成為樸茨茅斯最富有的人。

  由于高得驚人的利潤,伊麗莎白女王和樞密院的官員紛紛對他的第二次航行進行投資。他像前一次那樣操作,結果是滿載一船白銀而歸,成為英國最富有的人。

  這不僅說明了三角貿易驚人的暴利,也體現出英國王室對三角貿易支持和鼓勵的態度,通過多年的三角貿易,英國攫取了大量財富,反過來推動了本國工商業的發展。

  1585年至1604年間,英格蘭王國與西班牙帝國之間發生了多次海戰,其中英國在1588年的格拉沃利訥海戰中重創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1652年至1674年間,為爭奪殖民地,保住開始建立起來的海上優勢,英國又三次挑起對荷蘭的戰爭。

  雖然戰爭互有勝負,英國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戰爭是科學技術的催化劑,多年的戰爭使得英國的海上武裝力量有了極大的提升。

  自從1692年的拉和岬海戰中,英、荷聯軍在同法國的作戰中取得勝利,結束了法國海軍的巔峰時代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國海軍超越為止,英國皇家海軍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在乾隆登基之前,英國海軍的戰艦已經分為六等,其中第一、二、三級屬于大型戰艦,稱為戰列艦,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風帆戰列艦。第四、五、六級稍小一些,稱為巡洋艦。

  一等戰列艦的長度在二百英尺(約60.96米)以上,排水量約為一千五百噸,有三層火炮甲板,配備火炮約一百門。

  即使是在沿海作為炮艇使用的第六等戰艦,最小的巡洋艦也長達一百二十五英尺(約38.1米),配備火炮約二十門。

  反觀清朝,由于長期的海禁政策,朝廷根本沒有讓水師進入深海作戰的考量,所配備的戰船也只是在近海巡防而已。

  雍正十年規定:“山東外海戰船照雍正六年浙江題定之例,趕繒船身長七丈三尺(約24.33米),雙篷艍船身長六丈四尺(約21.33米);”

  “福建大號趕繒船身長九丈六尺(約32米),雙篷艍船身長六丈(約20米)……”。

  由此可見,清朝水師最大的戰船——福建大號趕繒船比英國皇家海軍最小的巡洋艦還要小。

  在之前的千百年里,西方一直都是仰視中國的。

  十三世紀意大利旅行家、商人馬可·波羅曾經在中國游歷了十七年,到過當時中國的許多地方。

  后來,經他口述寫出的《馬可·波羅行紀》、《東方見聞錄》兩本書中,盛贊了中國的繁盛昌明。

  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集市,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等等,把中國說成是一個遍地是黃金,到處是白銀的地方。

  盡管后來很多東西方學者都對馬可·波羅提出了質疑,說他是個騙子,根本沒來過中國,只是從波斯商人處獲悉了有關中國的情況。

  但也有人堅定不移的支持馬可·波羅,并提出了許多證據,證明書中所寫的是他的親身經歷。

  無論怎樣,當時的歐洲人對東方中國的熱烈向往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乃至對以后新航路的開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乾隆馳禁通商后,來到中國的英國人也與日俱增,在中國的行動也越來越自由。

  他們看到了中國城市狹窄坑洼、塵土飛揚的馬路;看到了清朝官員貪污納賄,欺壓百姓;

  看到了廣大農村掙扎在饑餓邊緣的人們;看到了裹著小腳蹣跚而行的中國婦女;

  尤其是看到了在海岸線附近游弋的中國戰船。

  聽到越來越多從中國回來的人們的描述,英國人對中國的印象也悄悄發生了變化。在很多英國人眼中,中國已經不再是曾經的那個世界上最富有,最文明,最強大的國家。

  于是開始有了這樣一種論調,如果陸地和海洋是一個國家的兩條腿,那么大清帝國無疑是一個跛子,只能在陸地上耍耍威風而已。

  而隨著兩國貿易的大幅增加,英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也越來越大,眼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喪盡天良販賣奴隸賺來的白銀嘩嘩的流向了中國,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坐不住了。

  在想盡了辦法,仍然不能改變這種令人不安的局面后,海盜的本性顯露了出來,有人向內閣提出建議,用武力威脅大清朝廷。

  這樣做的理由是,在以前清王朝閉關海禁時,每年很少的貿易額,這種貿易逆差還在英國能承受的范圍內。

  而如今,清王朝通過對外貿易,不禁收取了巨額的關稅,還享受了巨大的貿易順差,賺取了英國大量的白銀,而且這種糟糕的情況還有逐漸惡化的趨勢,這顯然已經不是英國所能承受的。

  清王朝雖然還是一個龐然大物,國力比英國要強大很多,但是英國完全可以避開與之在陸地上發生對抗。

  而憑借強大的皇家海軍,以封鎖海上貿易作為要挾,則完全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以清朝現有的海上力量,無法對英國的利益構成任何威脅。

  相信越來越依賴巨大的關稅收入的清王朝一定會做出讓步,對英國開放更多的市場,購買更多的英國商品,以平衡與英國的貿易順差。

  甚至可能像葡萄牙人在澳門那樣,劃給英國商人一些島嶼或是土地,以方便他們把更多的英國產品賣到中國去。

  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理由是如果這種武力威脅起不到預期的作用,反而迫使清朝重新回到閉關禁海的老路上,對英國只有弊端,卻沒有一點好處。

  而且,再強大的皇家海軍也不具備登陸與清朝軍隊作戰的實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贤县| 通城县| 革吉县| 南召县| 永胜县| 卫辉市| 个旧市| 垦利县| 万源市| 玉门市| 辽源市| 奈曼旗| 泉州市| 麻江县| 阿拉尔市| 松溪县| 咸宁市| 广元市| 黔西县| 泸定县| 铜梁县| 松滋市| 徐州市| 交城县| 灵台县| 城固县| 澎湖县| 太康县| 都江堰市| 柳江县| 呼伦贝尔市| 全椒县| 新民市| 保山市| 南召县| 文安县| 新安县| 南投县| 郑州市| 渭南市|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