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五年,就是大歷建國的一整個千年了。
歲至今時,歷國海內承平、江山鼎固。
這一道“千年禮”無疑是一個大時代最好的背書。
珠玉天下,首為帝王賞。
軟骨綢緞,首為帝王衣。
倉廩富足,首為帝王饗。
當世歷帝的喜好作為也與這個隆盛時代甚是契合。
為稱歷帝之心,朝堂上下晨耕暮耘,倒數著時間過日子,一釘一鉚都不能差。年輕的歷帝喜游山川、獵珍奇,歷國六大府,每府都有不止一座帝王行宮,待到千年禮時將有一場遍行天下的帝王巡禮,打造一座嶄新行宮成為了各府重中之重的事。
芒山府,帝國最南端,氣候最怡人,素為頤養的好地方。這里多山少原、蔥郁無雙,更有許多裊然之地,晨霧暮靄籠罩得一片片恍如世外。
其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叫做“頤山”,也是整個大歷國典故最多的一座山。傳聞天啟帝就是在此紫氣入袖化“眸淵”,成就揮師天下第一利器,當年的大歷王師也是從這片疆域走向沙場,平定宇內、震爍千古。
同樣也是在這里,天啟帝許蒼穹大地一個千年盛世。
千年漸近,一座“頤山宮”的意義絕非它處可比,是銘記,銘記崢嶸歲月刀劍兵戈換來的太平世道,是拓舉,千年之后新的千年,承續大統光耀千秋,也是固本溯源,來一場古今的絕妙交匯。
頤山宮的規格自然離奇,黃檀已是木中上品,但芒山府并不滿足于此,他們一直在尋找一種名叫“映月黃花梨”的珍木。
黃檀之中,存世的映月黃花梨多是做成精美的小型木雕,價值奇高。此木為富人貴人熱捧,精髓在于一個“清”字,不同于尋常黃花梨,映月黃花梨的細膩明澈到了極致,凡有月光,寸縷可映。
芒山府的獨特地勢,想找到大規模的映月黃花梨極為吃力,就在芒山府眼見時日不允不得不放棄的時候,一個驚天喜訊傳入府臺。
“古木村?”
“正是,芒府極南、四谷之間,無籍箓之人,大片養映月。”
“無籍箓?!怎會如此?”
“據查數百年前為商所植,后不見那商人蹤跡,整村固守在隅,應是不知等律一事。”
“無籍箓的話……”
說話之間,二人同時極目南望,若把這道目光無盡拉長,便會看到一個古村。
不得不說,放眼整個大歷國恐也難見這樣的隱蔽之地,此間兩大兩小共有四道峽谷,外圍兩條寬谷猶如天塹,其內兩道窄谷濃霧包裹。這里樹木高大、濕氣極重,莫說毒蛛草蛇、豺狼虎豹,就連許多花花木木都能致命。
但是這濃霧的中間,卻是一片晴朗開明之地,數千人生活在這里。不與外界接觸,這里自成一體、秩序井然,別看這小小村落,也分住區和坊區,人們各謀營生,以物易物。
不太遠的叢林間,一個少年健步躍身,手上握弓、腰上掛刀,就連胯邊的口袋都藏著十幾枚尖頭石子。
少年十五六歲的樣子,胡須剛剛冒出茬,風土雖養人,少年卻并不白皙,他的膚色像夕暉時的黃土,透著三分土銅之色。與之極為協調的是高過同齡人半頭的個子,還有那濃濃的眉毛和炯炯然的目光,所謂英氣,正似如此。
少年身手了得,也就半個多時辰的工夫,六只兔子一線穿,前三后三掛在肩膀。而后警惕望了四周一眼,一手握住刀柄快步回到了村子。
小子姓屠名烈,是村子里的好小伙。
坊區即是物品交換的地方,十幾個鋪子讓整個村子的物品全面流通開來,偏東的一間,一個光頭少年生得虎頭虎腦,圓圓的臉蛋圓圓的腰,正托著腮幫打著盹。
瞇著瞇著忽見大闊的步子向自己走來,少年立時清醒過來,“烈哥!你總算來了!”
這家伙小名光子,年紀和屠烈差不多,兩家住得近,別看歲數都不大,關系可是有許多年了。
“看上去反響還行?”屠烈道。
“真讓你說中了!鹿肉的行情了不得呀!”說話間光子看到屠烈身前的兔子,立時略有撇嘴,“烈哥,什么時候再搞一頭鹿來?那才能顯出你的手段!”
“嘿!慣著你了!開始嫌棄兔子了?”
“沒有沒有!你也知道來我這換東西的越來越少,你拿大鹿給我撐撐門面唄!”
“這些以后再說,之前說的十斤頂米、十斤頂布、十斤頂鹽,還有……”
不等屠烈說完,光子把身后一個小簾子拉開,“早給你備好了,不過烈哥,燈籠著實不夠頂的。”
“為何?”
“你下次殺鹿要記得放血,不然血會充肉,影響行情。”
屠烈眼睛一瞇,光子立時咧嘴不敢迎視。
“這些我會不知道?你小子當我第一天打獵!”
光子嘿笑,目光再一次定在兔子身上,“烈哥,這你來我往的也沒意思,要不你就用這兔子頂燈籠唄,保準給你找東頭的骨架西頭的綢、南邊的穗子北面的師傅,做兩個最大最閃的燈籠,過幾天我親自給你送過去!”
“你小子早就有準備了啊!”
屠烈的家境放眼整個村子都是上上,也知光子這家伙就好占這口,也就不再計較這些,六只兔子甩在案子上,把頂來的東西背起來,屠烈就要回家去了。
“烈哥,離年節還兩個多月呢,這么早就置辦燈籠?”光子在身后說道。
“你小子誰不知道,晚了我還得多打幾只兔子。”
“嘿嘿!嘿嘿!”
村子最東面的地方,有一個兩層寨樓,下層儲物上層住人。寨樓有一般人家的兩倍大,這是屠烈去年前前后后花了半年多翻新擴建的。
一層放置的東西之多,不知道還以為這是個小市坊呢,用鹽揉過的肉干一大條一大條掛著,大壇大壇的酒在地上擺著,還有一大缸米。村子里看誰家殷實幾許,有一個東西最直觀,那就是鹽。
整個村子只有一口鹽井,鹽是貴重之物,而在屠烈家里,備著大大小小十幾罐,無疑就是富庶人家了。
這些東西都是屠烈一天天攢下來的,他是打獵的好手,整個村子找不出第二個,鄰人們笑言“屠家小子不打獵,鍋里油星滾青葉”,未見得全是夸張之詞。
今日又是收獲滿滿,可剛要走到寨樓時,屠烈一個機靈趕忙躲在一棵大樹后。
“豈能如此為人父!你家孩子都一個月沒去過學堂了!”
“那不可能!我兒要是一個月沒去學堂,您是如何現在才發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