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再現大唐榮耀

第十三章 犒賞三軍守家園 下定決心爭寸土

再現大唐榮耀 周周樂不停 4229 2020-12-18 20:00:00

  一日傍晚,承訊還在御書房,門外雪兒見宮女又將飯菜端出來,于是問道:“陛下晚上沒有用膳嗎?”宮女搖搖頭。

  雪兒接過飯菜說:“我來吧。”然后進了御書房。

  “夫君,再忙也要吃飯啊。”雪兒道。

  “哎,寢食難安啊。”承訊回答。

  “讓臣妾喂陛下吃兩口吧。”雪兒樂呵呵的說。這下倒是把承訊逗樂了,還是第一次聽她說臣妾。

  于是,承訊胡亂吃了一些,吃完后說道:“我們去御花園走走吧。”說完起身。雪兒跟在后面,進了御花園后兩人方才并肩同行。

  “有一段時間沒有一起在這園中漫步了。”雪兒說道。

  雪兒剛想偎依著承訊,卻突然看到婉兒陪著太后從側面走來,趕快又退后一步。太后和婉兒看起來心情很好,一路笑著走過來。雙方行禮之后,雪兒和婉兒兩人對視了一眼。

  太后說道:“婉兒父親從唐國回來了。這次你舅舅回來之后,你可得重用啊。”

  承訊最近一直忙于與遼國的戰前準備,壓力也很大,心情本來就不好,聽母親說起舅舅的事情,火就不打一處來,于是說道:“漢國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北疆的安全大事,那我給舅舅一支軍隊,讓他去征遼好了,滅了遼國從此我大漢再無北國邊患。”

  太后見皇帝語氣不好,又在這說氣話,于是說道:“唉,你這孩子,怎么這么說話啊。”

  雪兒趕忙打圓場:“太后,陛下最近壓力甚大,心情不好,您請見諒。”

  太后不悅道:“什么大事,讓皇帝如此不悅,連我這母親也跟著受氣啊。”

  雪兒剛要接話,承訊一把拉住她,說道:“回稟母后,還有國事處理,皇兒先告退。”于是拽著雪兒走了,留下太后無端郁悶不已。還好婉兒趕忙安慰太后,說,“陛下是個孝子,今日如此,肯定是因為國事太過繁重。再者,我父親也不是個做大事的人,等到陛下心情好了,再給他謀個差事也不遲。”太后被婉兒哄了一會,說道,“還是婉兒明事理,我就不跟皇帝慪氣了。”

  走遠之后,雪兒也勸承訊:“陛下何以如此對待太后啊?畢竟是母子,國舅想要個職位就給他個閑職算了。”

  承訊說道:“最近母后對朝政關心的太多了。前幾日才讓太監傳話,讓朕給她的侄子和外甥安排差事。今日又讓我重用舅舅李業。她家那些人就李洪信是個人才,也是靠著跟太祖皇帝一路打江山才有現在地位的。現在她家那些十有八九都是無能和游手好閑之人,聽說李業得了個出使唐國的差事,爭相跑來要官。”

  雪兒說道:“那你給太后侄子和外甥安排什么差事了。”

  承訊道:“我正煩著,哪有功夫管這些破事。現在給雪兒下旨意,大戰之前任何外戚不得進入皇宮。”“真的嗎?”“真的。”“那我就代陛下把這些無賴小人全部都擋在宮外,讓他們見不了太后。”雪兒笑著說道。

  兩人手拉手在御花園走著,承訊說道:“即位百日,朕還是第一次有閑情逸致認真欣賞這御花園。”

  雪兒看看四下沒人,把手靠在承訊的耳朵上小聲說道:“夫君似有無限感慨。”

  或許在這禮儀森嚴的宮中,正需要這樣一位和自己并肩作戰的人,時常帶點小幽默,才會不至于感到孤獨。承訊面帶微笑說道:“兩年前,我還在當晉國太子石延寶的伴讀,仿佛匆匆的過客,不知前途在何方,每日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偶爾能和晉國公主打個照面。”

  雪兒呵呵一笑:“原來陛下也是多情種啊。幾位公主啊,高貴的晉國公主和我比,誰更美麗啊?”

  見雪兒說得如此認真,承訊說道:“你忘啦,你也是大漢高貴的公主。”

  雪兒笑的更開心了,“是哦,我不光是侍衛統領,也是公主哈。陛下不要轉移話題,我問的是晉國公主。”

  此時承訊想起了石延琪,想起兩人曾經一起長談,想起自己那日匆匆一別,連跟公主、香蘭說聲道別的機會都沒有。

  承訊說道:“晉國和大漢一樣的地方就是只有一位公主。對于晉國公主的印象只是淺淺的記憶,觸景生情想起,而雪兒是深深烙在心里的。”

  雪兒說道:“哎呀,那日我在你屋中看到一個荷包,不會是晉國公主送的吧。”

  別看平日里雪兒更像是個將軍,畢竟還是女兒家,承訊沒想到雪兒心思還是挺細密的,只得尷尬地笑了笑。女人擊敗對手的手段不是一直在男人面前提起她,雪兒很明智更是大度,于是并沒有追問。

  過了一會兒,雪兒說道:“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喜歡戰場的熱血豪情,可是認識陛下之后才發現原來自己更喜歡與陛下在一起。”

  承訊摟著雪兒兩人邊走邊說。剛一回到御書房,侍衛稟告,阮龍兄弟三人正在宮外等待皇帝。他們三人剛從延州回到汴京,就趕快到皇帝這里復命,并聽候皇帝指令。于是承訊召見三人,封阮龍為禁軍都虞侯協助董平暫管殿前軍中軍,又命阮虎和阮豹為禁軍牙門將軍,帶領禁軍五千赴霸州,全權歸高行周指揮協助防御契丹。

  就這樣承訊每天再想想哪里還有沒準備好的,開始逐步完善御敵對策。連續召集楊邠、郭威、張浦和姜成信分析和預測遼國的進行路線。第一次晉遼之戰,遼國是三路大軍,東路往青州方向,中路直取汴京,西路往晉陽。結局是東路楊光遠降遼,西路軍很快就被史弘肇給打趴了,耶律德光的叔叔倉皇逃到中路與遼軍主力匯合。大敗遼國西路軍之后,太祖就命史弘肇返回太原,而不是繼續攻擊遼國西路軍。那時候就算不去攻擊遼國中路軍,而是派一支軍隊北出雁門關,直取云州,估計也能把耶律德光嚇到。太祖奉行的是保存實力,尋機奪取天下。

  太祖給晉庭的解釋也算是堵住了晉國大臣的嘴,奉先帝和陛下之命守衛北都,為防止北都有失,沒有圣旨不敢輕往東都。這話也對,帶兵之將沒有君令哪能擅自率軍返回京城,這不明擺著謀反嗎。后來兩次晉遼之戰,就打成了默契戰,遼軍根本不往北都這邊來,太祖也不派兵去惹遼國。也就是后面兩次,遼國都是一路大軍直取汴京。

  談論來討論去,準備來準備去,從六月一直等到七月五日,也不見探馬回報遼國進攻。但是派出去的探子的回報都是遼軍正在中京附近集結,準備大舉南下。向來以風馳電掣著稱的遼國騎兵為何姍姍來遲呢?你想啊要上百萬,遼國雖然地域廣大,人口卻不多,漢遼兩國人口相當。

  遼國的體制還是奴隸制,皇帝有一支屬于自己的部隊,同時發動戰爭時,還會要求各藩王、各部族大統領領兵前來與皇帝匯合。各部族大統領發現按照皇帝要求,基本上要把所有部族青壯年男丁都帶上了,就只好拖。遼國地域廣大,不少地方到中京路途遙遠,這些各地的首領一拖就拖到七月,天氣轉熱,耶律阮一看不能再等啦,于是開始帶領本部兵馬以及帶著各部族趕到的兵馬共計七十三萬大軍,號稱二百萬,浩浩蕩蕩開始從中京向南京(幽州)方向進發。

  此時,承訊得到了蕭干派人送來的第二份情報,與眾人分析的傾向性較高的戰術方式相一致,遼軍只有一路,準備從幽州取雄州、霸州,再攻取鄴城,與漢軍對決于黃河兩岸,強攻渡過黃河進而攻取汴京。與分析的一致,并沒有使得承訊感到壓力變小,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

  遼國一共千萬人口,二百萬大軍當然有水分,但是根據蕭干提供的情報,七八十萬還是有的,這是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南下,僅次于前秦的八十三萬。前秦八十三萬大軍是多個民族湊起來的,而遼國只用了契丹和漢族就湊了七八十萬。

  承訊思來想去,寢食難安,讓楊邠準備大量酒肉送到霸州,這批犒軍之物出發后兩日,承訊親自帶楊邠、郭威、劉雪、丁力飛馬疾馳霸州。自幽云十六州割讓給遼國,萬里長城在遼國境內之后,霸州是晉國為了保障東都安全而建立的軍事城鎮,專門為抵御遼國而建立。漢國奪取天下,利用遼國內斗無暇南顧之際,對霸州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和加固,仿佛一道關卡擋在遼國前面,是汴京的門戶,除非遼軍繞道千里,否則要攻打汴京必須攻破霸州。

  這是一百多年來,皇帝第一次到邊疆。承訊在沙場閱兵,與眾將士痛飲三杯,把什么“退后一步是家園”,“一千萬妻兒老小都要靠我們來保護”之類的話都吼了一遍,將士們熱血沸騰,高呼萬歲,諸多將領在陳元亮的帶領下,對皇帝發誓要與大漢共存亡。楊邠和郭威這兩個重臣對皇帝也是越發欽佩,不僅文韜武略,登基數月一邊忙著即位,又要開始備戰防御,還對國之人口了如指掌。

  從霸州返回后,承訊又跑到了鄴城犒軍,鄴城不像霸州。霸州是軍事重鎮,只有很少的百姓,小商人也都是從事軍人生意的。鄴城是中原重鎮,人口很多,聽說皇帝親臨鄴城犒軍,群情激動。承訊又把在霸州吼的“退后一步是家園”,“一千萬妻兒老小都要靠我們來保護”,這些話全都吼了數遍。現在漢國得天下后采取的撫民政策得到了回報,軍民紛紛請愿與遼國決一死戰。

  從鄴城返回,承訊煽動了將士們和百姓們的情緒,使得漢國在同遼國決戰前士氣旺盛;同時,將士們和百姓們捍衛國家的決心堅定了承訊誓死守衛汴京的決心。因為連太傅姜成信也覺得與遼國決戰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私下里告訴皇帝可以考慮兵退關中,雖然關中只有一隅之地,但是關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等到遼國撤軍,兩軍分別出潼關和北都,再來收復失地。

  承訊一直在猶豫,打的話勝算渺茫,不打呢,父親臨終前跟他說要守好大漢江山,還沒到一年就丟了一大半。現在面對將士們和百姓們誓死捍衛國家的決心,承訊下定了決心,正如他之前一直非常信奉的吳起名言“固國不以山河之險”,天時、地利與人和,三者取其一,上策選人和。雖然從一開始,承訊就口頭上堅持寸土必爭;在反復思考、權衡和猶豫之后,還是這次犒軍給了他很大的觸動,他最終選擇了與遼決戰。

  此時漢國后宮已經知道,遼國要起重兵伐漢,大漢江山危機重重。太后自責,前些時日不該給皇帝添亂,要親自到太廟向祖先和先帝謝罪。皇帝力勸,太后跟皇帝說,“皇兒你安心備戰、守衛家國,你現在越是勸說你母親,你母親我的罪過就越大。”承訊沒法,只得囑咐婉兒照顧好太后。太后從太廟回來之后,將所有金銀首飾拿出,捐獻國庫幫助國家度過難關。婉兒也跟隨太后,將隨身值錢之物捐獻國庫。

  再說國舅李業,聽說婉兒讓他進宮找他有事商議,李業以為姐姐和女兒給自己謀了什么好差事,得意洋洋準備進宮,劉雪愣是不讓進,搞得兩人差點吵起來。還好婉兒得到報告,跑到宮門口。劉雪也不想跟婉兒搞僵,只見婉兒在劉雪耳邊低語了幾句,就放李業進去了。李業那個得意,都說劉雪依仗皇帝寵幸誰都不怕,還是給婉兒幾分面子的。李業進了宮,劉雪帶著一幫親軍侍衛就奔著李業家去了,李業陪著姐姐吃了中飯,又吃晚飯,也沒見姐姐說到他想的正題,正想開口,太后說話了,“現在遼國大軍壓境,現在宮中都捐錢捐物,國舅捐多少啊?”李業還沒接上嘴,婉兒說,“我父心系國家,家中金銀細軟全都捐了。”此時,侍衛們把從李業家“捐”來的錢財全都讓太后看,太后直夸弟弟識大體。

  李業呢,心想我去,難怪你和劉雪兩人在那嘀咕,原來我這邊進宮,你叫劉雪到你爹家去“抄家啊”。當然要比抄家好多了,只捐了金銀細軟,花瓶、書畫、玉石之類的…乍一看簡直家底子都讓女兒捐國庫了,近乎一半家財,氣的李業直罵女兒,連個貴人還沒封上就胳膊肘向外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