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完了盛大的宴賓會,皇后拉上婉兒給承佑選妃,忙得不亦樂乎。婉兒呢,也在不斷打探著皇太子承訊的情況。私下里找來皇后身邊的侍女可欣。“可欣姐姐,送你一個頭釵。”婉兒說道。
可欣趕忙接過去,拜謝道:“小姐,如有事但憑吩咐。”
婉兒問道:“我家承訊哥哥為何到現在還不成婚呢?”
可欣為難不語,婉兒說道:“你且放心,今日之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可欣這才放心,說道:“回稟小姐,我也是從旁聽說,不敢確認。”
婉兒說道:“你但說無妨。”
可欣說道:“皇太子殿下本與慕容家的四小姐并肩征戰,兩人感情非他人可比,太子妃本來非她莫屬,豈料他倆竟是堂兄妹。太子乃是鐘情之人,怕慕容小姐傷心故而一拖再拖。”
聽可欣這么一說,婉兒方知自己有這么個強勁的競爭對手。論理、論禮,自己應該有成功的機會;論情實在沒把握。
正月十九,太白金星閃耀天空,與太陽相印生輝。司天臺官吏抖抖霍霍的急忙稟告皇太子,金星貫日,此是大兇之兆。太白金星又稱啟明星,與太陽一樣東升西落,平日只在日昏之時才略微顯亮。在天象上,陰陽家認為金星是武神,掌管戰爭之事,主殺伐。
大唐太宗皇帝登基前就有“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之說;武周皇帝武則天進宮之日,也有“太白晝見女主昌”的說法。也不知是真有其事,還是書中附會。今日金星貫日,這大兇之兆又代表什么呢?
承訊忙派人去找太傅和張浦,衛士還沒出門,姜成信和張浦兩人已經慌忙趕來,承訊問道:“太傅和張卿,定是因今日星象而來。”
姜成信說道:“金星貫日,不吉之兆,皇太子當早做打算啊。”
承訊急招慕容雪、董羽、柴榮、王守成、李洪信五個羽林大將軍,命眾將整頓各部兵馬,加強防備、枕戈待旦,隨時待命。急調董平入禁軍侍衛親軍司,協助慕容雪,然后親帶張浦、丁力等人入太平宮(此時皇帝所住之處已改名太平宮),向皇帝匯報此事。剛進太平宮門,只見宮人們手忙腳亂,忙問何事,宮人回報說皇帝暈倒。一聽此事,承訊趕忙進去看父皇。
張浦立即指示丁力調東宮侍衛接管太平宮守衛,又一路跑去告訴慕容雪和董平,嚴守內宮,未經皇太子征召一律不得進宮,否則格殺勿論。
此時皇后和承訊陪在皇帝床前,承訊一邊悲傷,一邊在不斷思索。朝廷重臣們早已知道今日之天象,慌忙打探。郭威跑去見柴榮,問當前情況,柴榮對郭威說:“姑丈,皇太子殿下只讓我等枕戈待旦,隨時待命,還并未有明確指示。”
郭威說:“金星貫日,不吉之兆。昔日秦王李世民謀權篡位,武則天女主稱帝方有金星異象。”
郭威又說:“今時即便皇上病重長逝,皇太子登基,那也是順理成章之事,不至于現大兇之兆啊。”
一個金星異象確實把一干人等弄的心神不寧,郭威一看柴榮這邊也沒什么情況和消息,干脆跑去見皇帝吧。臨走前還對柴榮說:“如有情況,趕快告訴我,我先去見圣上。”
剛到宮門口,只見蘇禹、楊邠、王章等一干老臣均在宮門外,問及情況都說不知道,只說皇帝和皇太子在商量國事,其他人一概不見。
正月二十一日晚,皇帝召見蘇禹、王邠、王章、郭威和張浦,要五人好好輔佐皇太子。由蘇禹執筆,劉承訊、楊邠、王章、郭威和張浦在場,寫好遺詔傳位于皇太子。隨后,皇帝命皇后、承佑、承勛以及眾人皆退去,唯獨留下皇太子劉承訊。這位征戰天下戎馬一生的一代梟雄緊緊握著兒子的雙手,緩緩地說道:“大漢天下,是為父一生的心血,你要好好守著。蘇禹忠厚之人,可用不可依靠;王章善于理財,是把好手,但是為人貪婪;楊邠善修甲兵(就是做戰備、戰前和戰中資源調配等),善于理財,但是為人精于吏道,易專恣弄權;郭威為人謹慎,可堪大用。”
緩緩口氣,皇帝又道:“你的親信張浦有謀略,但是為人年紀還輕,做事不夠沉穩,還需歷練。”
“兒臣銘記父皇教誨。”
皇帝慈祥地微笑,“我與你母后恩愛一生,要孝敬你母后。但是,李家閨女絕不可為后。我劉氏人丁單薄,一門兩后外戚勢力尾大不掉啊。切記,亂世之中,眾人皆有各自打算,不可全信,凡事要有制衡,否則易招致晉帝之禍。”
然后雙手慢慢松開,闔然長逝。
皇太子劉承訊傷心痛哭,皇后、承佑、承勛等人聞聲而入均放聲大哭。哭了片刻,還是張浦一智尚存,勸皇太子以國事為重。劉承訊猛然醒悟,高度緊張,現在還沒有時間悲痛。
承訊帶著蘇禹、王邠、王章、郭威和張浦走出皇帝寢宮,來到太平宮御書房商議善后之事。正月二十二日,又召見慕容雪、董羽、柴榮、王守成、李洪信,宣布皇帝仙逝,并下詔傳位于自己,李洪信帶頭跪下,“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五人向新皇帝表示忠心后,承訊命禁軍殿前軍進入戰備狀態,禁軍守備軍和親軍侍衛司內外城全部戒嚴。現在,他還不放心,金星貫日之兆如利劍懸在頭頂,到底是上天警示,還是一般的自然現象?
又等了一日,于正月二十四日昭告天下。眾臣皆勸皇太子節哀順變,以國事為重,應盡快即位。三次推卻之后,為表對先帝的哀思,劉承訊外披孝服,內穿龍袍,稱帝即位。謚先帝睿文圣武昭肅孝皇帝,廟號高祖,葬于睿陵。尊生母李氏為皇太后,封弟弟劉承佑為齊王,叔父劉崇為晉陽王,以蘇禹、王章為左右宰相,王邠為三司使,郭威、張浦為正副樞密使。
順利即位,平穩過渡,使得劉承訊稍微安心了一些,畢竟現在已經君臨天下。阮龍恭賀陛下即位,同時帶來好消息,命人開采了大量皇帝陛下吩咐找的黑色液體,現在正在準備運到汴京。聽到此事承訊非常高興,密信囑咐此液體的運送事項,務必小心再小心。
乾祐二年三月,皇帝劉承訊與太傅姜成信、樞密副使張浦商議國事,承訊問計于兩人,“太傅、張卿,該如何判斷朕對朝廷的管控力呢?”
張浦說道:“可否請陛下下旨,做一件不合常理,但又似乎有道理的事情,看此事能否順利執行。”
姜成信說道:“張浦之計可行,但是找一個這樣的事情又不可傷及軍政,比較困難。”
承訊笑道:“總不至于再來個指鹿為馬吧。”
正說著,侍衛稟告,后羽林大將軍慕容雪求見。慕容雪來了之后告訴承訊,阮龍的第一批貨物運到,現已在汴京城外,負責汴京外城守衛的前羽林大將軍李洪信和負責押送的延州判官阮豹向皇帝請旨。承訊對慕容雪說道:“讓李洪信在獵場遠離行宮之處建一倉庫,單獨存放。派重兵把守,切記防火。”見姜成信和張浦都在,慕容雪說了句遵命轉身要走。
承訊說道:“雪兒,且慢。太傅、張卿,看朕雪兒,比那唐朝平陽公主如何?”
唐朝平陽公主是唐高祖李淵之女,唐太宗李世民一母同胞的姐姐。隋朝大業末年,為了策應晉陽起兵,聚攏關中豪杰,發動司竹起兵,統領“娘子軍”建功立業,挑選精兵與李世民會師于渭河北岸,共同攻破長安。唐朝建立后,冊封平陽公主。
太傅姜成信、樞密副使張浦都說:“不輸平陽公主。”這人之常情嗎,外人都要客套一下,何況大家都是一條線上的。
慕容雪笑呵呵地說:“陛下過譽了,反倒叫姜太傅和張副使笑話了。”
承迅說道:“虎落平陽被犬欺,平陽二字朕不喜歡,就叫鳳儀公主合朕心意。”
太傅姜成信和樞密副使張浦都說這個提議值得一試,于是說:“那我等去布置了。”兩人告退后,就剩下承訊和慕容雪了,承訊說道:“雪兒,不能做大漢的皇后,就做大漢的公主吧。”
慕容雪看著承訊說道:“陛下剛剛即位,這樣做似有不妥吧。”
承迅走下座位雙手搭在慕容雪的雙肩上,說道:“別忘了,我倆是夫妻,沒有外人在的時候叫夫君就好了。父皇遠去,夫君登上帝位,尤感內心的孤獨,唯有雪兒在的時候才能感到有心可依。”
承訊繼而說道:“此事既是私事,也是公事,朕正好可以試探一下朝堂的反應。”
慕容雪一雙大眼睛深情地看著承訊說:“雪兒但憑夫君吩咐。”突然想到李洪信和阮龍還在等候指令,說道:“都忘了要去把夫君的旨意傳達給兩位將軍了。”這幾聲夫君叫的,承訊原本突然孤獨的心似乎找回了幾分慰藉。“去吧。李洪信可能還不知道獵場的位置,你派人帶他去一下。”承訊說道。
次日,在朝堂之上,皇帝劉承訊與眾人議完朝政之后,對眾臣說:“朕的堂姐慕容雪,勇武過人,國之棟梁,英姿颯爽不輸昔日大唐的平陽公主。且我父只有三子,堂堂大漢,竟無公主,朕欲賜其劉姓,封鳳儀公主。”
看那王章,承訊平時里挺不喜歡這個人的,本來只是想利用他一下。這回王章卻立即帶頭,對慕容雪一通贊美,聽的人云里霧里,什么乾儀混成沖邃,天道下濟高明,闓陽晨披紫闕,太一曉降黃庭。圜壇敢申昭報,方璧冀展虔情。然后還說:“陛下英明,鳳儀公主非慕容大將軍劉雪莫屬。”
承訊又好笑又好氣,心想這個呆子,他說的是真的假的啊,支持還是不支持啊,難道也是諷喻。把一大堆贊美武則天的話用來贊美慕容雪,這也實在太過了。要是諷喻的話,朝堂之上武人居多,能聽出來的肯定也不多,最后又不至于加上那句阿諛奉承的話,連鳳儀公主慕容大將軍劉雪,都說出來了。
張浦的部下王程立即隨后上前表示,王宰相所言極是,隨后多人復議贊成。蘇禹說道:“此乃陛下家務之事。”意思是我不支持也不反對,陛下您說了算。楊邠亦是,此乃陛下家務之事。見眾人皆不反對,承訊臉上露出笑容,平淡地當即命令,“宣后羽林大將軍慕容雪覲見。”
“微臣慕容雪,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慕容雪上朝拜見皇帝。
皇帝說道:“愛卿平身。現四位羽林大將軍皆有爵位,因你為女子尚未封賜。今朕賜你劉姓,封鳳儀公主,仍領禁軍侍衛司都統。”
慕容雪趕忙說道:“臣劉雪,謝恩領旨。”隨后退朝。
當日,承訊將明月宮賜予劉雪。承訊此計實屬一箭雙雕,既試探了對朝廷的掌控程度,又實現了自己的承諾,除了“皇后”這個稱謂不能給,皇后能擁有的都給了。古代妻子隨丈夫姓,現在給改過來,后妃所賜的內宮也給了。
朝堂之上沒有反對,后宮卻有人怒了。誰呢,皇帝的母親,皇太后。皇太后怒氣沖沖帶著婉兒及宮女來到太平宮。聽說皇太后來了,知道來者不善,雪兒慌忙要退下。這也是雪兒第一次女裝出現在宮中,不過也是一身素裝。此前因為沒有公主的封號,按照禮法她一直穿的官服。承訊擺擺手,示意不用退下。等到皇太后來了,兩人一起給皇太后請安。
皇太后說道:“你這不孝之子,先帝才仙逝,你就……”
承訊忙道:“母后息怒,母后息怒。”然后將皇太后扶著坐好,說道:“母后,皇兒與堂姐閑聊,堂姐衣著樸素,何以言對先帝不孝啊。”
皇太后一聽也是,他倆就在皇宮聊聊天,姐弟也沒什么太過分的,就又說了句:“為何封她為公主?”
承訊鎮定地說道:“當年劉雪一路護送皇兒不遠千里從東都亡命逃至北都,護駕有功。又隨皇兒剿滅杜重威部。當時皇兒險被刺客刺殺,她拼死相救護駕又有功。現昔日功臣均已封賞,唯獨堂姐因是女兒之身未有封賜。既是堂姐,鳳儀郡主晉升一級封鳳儀公主,并無不可呀。”
讀書的人果真是厲害,李太后本是普通地主家的女兒,書讀的不多,論理當真說不過她的兒子,只好直白的說:“既然如此,你表妹婉兒,如何封賜。”
承訊佯裝不解道:“婉兒也想當親軍侍衛?”
李太后又惱又笑的說道:“別跟你娘在這胡扯,我說不過你,但是你在想什么,我可是一清二楚的。”
承訊慌忙道:“天子守孝三年,皇兒也是怕耽誤表妹。如若表妹愿等,三年后定有封賜。”
這句話還真把太后給堵住了,天子守孝三年是禮儀,又不能勸兒子不守禮儀。太后心想看我哪天抓住你小辮子,無奈說道:“君無戲言。”
承訊笑著道:“君無戲言。母親要不就在太平宮和兒子一起用膳,再讓兩位姐妹相陪。”承訊本以為母親會說懶得看見你倆,誰料太后說道:“知道你國事繁忙,但你要多去看看我。今天也好,我就在這里跟你們一起用膳吧。”于是四個人也算融融恰恰吃了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