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日妍原本還指望這個家伙能說出些什么,聽到這話直接無語的繼續看著卷宗。
“自殺?……這個不太可能吧。”韓悠樂認真的分析。
“這不是不可能的,純屬就是異想天開。”
李典韋疑惑開口:“為什么啊?”
江日妍無語的拿著卷宗,想也沒想的,直接把卷宗遞給李典韋。
李典韋接過卷宗認真查看,實際上這份精致的卷宗自己并沒有看到,是獨屬于檢察官的。但是那些比較繁雜的線索檔案,看了看應該可以判斷是自殺吧,他是這么想的。
七月夏天的漢城。
熱浪滾滾,酷熱難耐。
就連空氣也是燥熱的。
車停在外面,幾人步行到案發現場,路上李典韋還是喋喋不休,他始終認為這起案件是個自殺,但是總不可能打擊這家伙積極的工作態度。
樸尚源也只能敷衍。
證據就在案發現場沒有必要再考什么了,他已經逐步確認兇手到底是誰了。
幾人邁步前進,死者家的大門敞開,有警方的鑒證人員正在里面搜查和檢驗現場。
這是二次檢驗,屬于復查。
“你看那是什么?“穿過警戒線樸尚源指了一下釘在別墅旁邊的黑色箱子。
“嗯……”李典韋仔細掃描,就看了一眼想也沒想的直接說道:“這不是電表嗎?”
樸尚源點點頭:“咱去看看唄。”
江日妍捂嘴偷笑,韓悠樂為江日妍打著遮陽傘也表情怪異的看著電表,一些無用的信息突然串聯了起來。
急于驗證自己猜想的李典韋立馬撲了上去,花園路小區23號的電表的都是需要鑰匙才能打開的,找警官要到鑰匙爬上梯子直接打開之后就瞪大了眼。
“這……這也太大了吧?”
當然不是電表很大,而是這個數字相當大,平常家用電量一個月也就是幾百度,但是這個別墅的總用電量已經超過五千度。
我滴個乖乖,這是干什么的?
才會用到這么多的電?
李典韋腦子暈暈的,此刻他是真的迷糊了,難道這真的不是自殺嗎?辦理了那么多起案件,他也不是傻子,這就是很顯然的疑點。
大抵不算一個別墅到底有多少的用電設施,就這一個月將近五千度多的用電,就顯然不現實。
辦案時,主要是樸尚源和韓悠樂、江日妍他們三個是主要辦案力量。
而調查員李典韋則主要負責給大家端茶倒水,保護自己這個偉大的檢察官的作用,至于推理的這些,就完全不需交給典韋了。
他是有一顆推理的心,但是卻沒有掌握線索的腦子。
樸尚源疑惑開口:“看看周圍,他們家都沒有空調的外機啊?這大夏天的沒有空調,還不是要熱死嗎?”
“對了冷氣循環系統!”李典韋瞬間懂了。
樸尚源點點頭:“確實啊,冷氣循環系統竟然費了這么多度電。以此來掩蓋尸臭,或者說是延長死亡時間的把戲罷了。”
“檔案上面說屋內溫度過冷,七月的漢城溫度為30攝氏度,與室外溫度相差過大,這說明什么?這說明兇手絕對是開了冷氣循環系統了。”
李典韋提出疑問:“有沒有可能是死者回來開的冷氣循環系統,她覺得熱就開了,這個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江日妍搖搖頭,反駁:“這不對,所說的時間線完全對不上,這位置的天不可能有人不開空調,我剛剛看了隔壁別墅的電表,數量相差太多了,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對的,假設冷氣循環系統一天的用電量是二百度的話,他要用至少兩周的時間量才能夠達到三千度,再加上平時用電量也才會達到五千多,這就證明了……”
韓悠樂開口:“一個奇怪的猜想——死者早在兩周之前就已經死了,監控上出現的那個人絕對就是兇手了,假扮李荷娜的兇手。”
“也就是說兇手應該是一名女性對吧?”李典韋接過卷宗,看了半天才算是看明白了。
報案當天,一夜間電表水表跳度異常,臥室客廳都打開著冷氣循環系統,空調和電表結合可說明應該長時間且不久前打開過。
兩者結合可以推理出有人把冷氣循環系統長時間打開且不久前關上使室內溫度降低,導致電表大幅度跳動。
這么做的目的,就只有一種可能一-延長死亡時間。即死者是謀殺而非意外。
并且無頭案走不可能是被害者把自己的頭給割下來,顯然是不現實的從一開始而言李典韋猜想就是有著絕對性錯誤的。
韓悠樂這時候卻又不解的開口:“難道法醫的推斷是錯誤的?”
卷宗上說死亡時間推測死亡一個星期以上,那就更不合理了,監控上也顯示了死者在一個星期前回到了別墅,既然冷氣循環系統打開了兩周,那這總不可能是別人忘記關了吧?
并且在那段時間也無人居住。
四菱建筑公司社長常年在外,有的時候就連家也不回,對了會不會是夫妻矛盾的?
丈夫買兇殺人,但是沒有想到自己也跟著死了。丈夫可是z組織的人啊,除掉一個人,可是非常簡單的。
這又是一種推理。
李典韋這時候才恍然大悟的看向樸尚源:“也就是說死者的死亡并非意外,而是有著絕對的謀殺性,而且有絕對周密的計劃。”
好家伙,這神經大條的家伙,樸尚源無語的頭都要掉了,合著說了這么半天,這家伙才知道死者并非意外死亡,而是謀殺。
李典韋倒是也算放棄了自殺的念頭,這起案子目前絕對可以推斷出兇手是名女性。
要不然也是共犯。
團伙作案。
樸尚源搖了搖頭:“越是這樣的兇手其實反倒越好抓,他們總覺得自以為是,以為這樣就可以逃脫警方的追捕,殊不知這么繁雜而又復雜的計劃,其實暴露了更多。”
“越復雜的案子線索也就越多,兇手不可能每起案子都做得天衣無縫,做的看似周密,但其實暴露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也許抓捕兇手就在今天晚上也說不準啊。”

深時林
這起案子不注重推理,后面有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