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
其實十五病區的醫護人員對我和老張并不歡迎,
主要還是因為他們覺得老張的病情太嚴重。
最初,老張剛從ICU轉入普通病房的時候閨蜜就對我說過:
我們醫院的康復科才剛成立不久,一年多,
不完善、不成熟,
你對老張的期望,應該不僅僅只是保命而已,
想讓他有一定的生活質量,
我建議去更專業的康復醫院。
當時閨蜜給我推薦了兩家,甚至還說可以幫我聯系。
之所以一直沒能帶著老張去康復,
主要還是因為老張的身體情況:
老張的心臟不好,需要抗凝治療,
可是他才做過取栓手術,抗凝極有可能會引起腦部出血,
那后果,不堪設想。
當時閨蜜跟神經外科的醫生會診商討,
4個主任,三票半反對。
那半票,是閨蜜站在我的立場考慮后,
提出的小劑量抗凝治療。
但在閨蜜心里,想法完全與其他三個主任一致,
認為抗凝治療至少放在5—8周之后。
五周很快就過去了,
拍了CT,醫生們認為老張的情況仍不能抗凝,
于是,我繼續耐心等待。
八周過去了,CT顯示,老張的腦部恢復非常順利,
甚至梗死的部分都有新的血管長成,
醫生們都覺得欣喜,說這是他們料想之外的收獲。
新的血管,就更經不起抗凝折騰了,
于是,我接著繼續等待。
小黃醫生說,穩一點,12周以后再抗凝吧。
我頭皮發麻,
12周,就是三個月。
閨蜜推薦的康復醫院我都一一去了解過情況,
每個接待我的醫生都說:前三個月是康復黃金期,
特別是第三個月,基本決定了患者以后能恢復的程度。
老張的黃金期,大部分在睡眠中過去了,
我急得夜不能寐。
如果不能站立、不能行走,
如果以后,只能一直躺在床上,
那樣的人生,樂趣無多。
老張是個閑不住的人,
每天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豐富多彩,
早上,先去家附近的公園走上三四圈,
再去茶館喝茶,跟一群年紀相仿的老頭吹吹牛,
一起吃碗面,然后帶著幾個老頭去菜場買菜。
老張在部隊的時候學會了開車,那時才十八九歲,
駕齡至今已經超過五十年。
每次去茶館都是開車,去菜場的時候,
就順道帶幾個比他年紀大的老爺子一起,
然后,再一一送他們回家。
對此,老張引以為榮,總跟我說那幾個老頭離不開他。
買菜回家,阿姨做飯,他就開始泡功夫茶,
一邊喝茶,一邊在手機上斗地主,
順便看看電視連續劇,跟阿姨一起討論討論劇情,
批判兩句時下的不良風氣。
吃過飯,是麻將時間,對于接送牌友,他也是樂在其中。
打完麻將,就去游泳館游上五六百米,
興致高的時候,游個八百一千的,
最后洗個澡,干干凈凈地回家。
如果哪天沒趕上打麻將,老張就會去公園聽一場評書,
或是一場蘇州評彈。
每個月,他跟老同事有一次聚餐,
一年兩次,老同事們相約出去旅游,
另外,每年還有做酒、釣魚、腌菜等等的集體活動,
如果老張站不起來,
這些愉快的老年生活都將離他遠去。
我不要!我決不能讓那樣的情況發生。
————
————
我曾問過閨蜜該怎么辦,
對于棘手的問題,閨蜜也顯出躊躇,
問我要不要先去康復醫院康復。
我哪敢冒那個險,老張的身體一天存有隱患,
我就一天不讓他離開醫院。
思前想后,終于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去十五病區康復科,先進行一些簡單的康復治療作為過渡,
一旦能進行抗凝治療,腦部和心臟的情況都穩定之后,
就馬上把他轉去康復醫院。
那時,老張腳踝上的傷還沒破,
當時閨蜜說,下肢取栓手術可以安排在半年之后。
我把想法告訴了閨蜜,
閨蜜同意,只要老張的情況穩定,就安排他去十五病區。
————
————
閨蜜是個行事十分嚴謹的人,
作為醫院的領導、作為一名醫生,
需要同時為病人和下屬著想。
對老張的身體情況進行了一周的考察之后,
閨蜜對我說:準備上樓吧。如果康復情況順利,
你就不用帶著老張去別的地方了。
————
————
第一天上樓,小可愛主任說:
今天先讓老張休息一下,明天開始治療。
我信心滿滿地對還在適應新環境的老張說:
明天開始你要好好配合,要不了多久,就能走路了。
老張說:好。
那天,孫阿姨作為新護工開始接手照顧老張的工作,
吃錯藥,就是從那晚開始的。
第二天早上,又吃了不該吃的藥,
連續兩頓,老張的心率從80多掉到了40多。
原本打算給老張治療的小可愛主任停止了老張所有的康復項目。
十五病區的醫護人員全副警戒,老張成了讓他們心驚膽戰的存在。
盡管后來老張的所有指標都回復到了正常,
但十五病區卻仍把他當成高危病人,
只簡單安排了一些針灸、藥熏治療,
若不是我強烈要求,連康復師的按摩治療都不敢安排。
————
————
理想很豐滿,現實骨瘦如柴。
老張不但沒能康復,反而還被限制了行動。
看到我讓老張坐輪椅,
小任醫生的眼睛瞪得像小鹿一樣,
我無暇欣賞她的靈動,只集中精神努力說服她:
我們在八病區經常坐輪椅,也經常進行站床練習。
十五病區的站床在治療室,護士說需要預約。
于是我申請預約。
不一會兒,小可愛主任來了,
用無可奈何的眼神看我,
恨鐵不成鋼地朝我吐出一句話:你也是個犟頭!
那以后,小可愛主任不止一次找我談話,
內容基本一樣,無非是什么:
我們都會盡力,但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老張的情況,以后應該是站不起來的,
你該接受,畢竟老張心里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你不要總是逼他了。
第一次,我試圖反駁,無果;
第二次,我試圖說服他,想把他拉到我的陣營,
如果可以讓老張站起來,也是十五病區的一次突破,
然而,無果;
第三次,我掙扎到一半,放棄了。
話,只有對能聽得懂的人說,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