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星期四
下了點雨,地上濕漉漉的,氣溫卻沒有降。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變天,老張的心情也跟著起伏,
今天居然發脾氣了。
沒有了假牙,再加上腦子有些受損,老張說話含糊不清,
他用癟癟的小嘴,自以為彪悍地沖我吐出兩個字:“滾開!”
很有趣,也很氣人。
老張屬牛,犟頭,心里住著個叛逆少年,
越不讓干什么,越要干什么,叛逆很酷。
小時候看《麥田守望者》,覺得主人公很有反抗精神,
大了再看同一本書,只覺得叛逆有罪。
現在的老張,可能是守著麥田了。
————
————
十五病區秉承掛水不能在患側的原則,把留置針戳在了右手,
老張的右手從來不聽指揮,即便戴上乒乓手套再緊緊綁住,
他還是能把扎針的地方搞出各種動靜:出血了;腫脹了;針頭歪斜了……
總之,留置針留不住,慘遭一次性。
從ICU轉入普通病房的時候,老張左腳腳踝上有個傷口,
潰爛發炎,隱約見骨。
老張從不管醫生說什么不能壓創面,老子愛壓誰管得著?
每天都挑能壓創面的姿勢擺放,于是,到了爛肉須剔的境地。
血滲出紗布,老張不時喊疼。
可只要一聽到不要壓……
無須說完,老同志咬著牙也會狠心壓下去。
不愧是打過美國兵的老革命,也不知道是跟誰較勁。
遙想當年老張參加過援越抗美,在高炮部隊,
背上有很多零散的傷疤,據說是因為彈片而留下的。
所以,這創面對他,小意思。
唉,老張不服老。
————
————
小時候老張跟我說過一個事兒:
一次戰斗中戰友受傷,腸子從身體里流了出來,
戰友把腸子撿起來塞回肚子,用衣服在腰間一扎,繼續戰斗。
多年來,這事跡一直感動著我。
老張近來對以前的事很有興趣和印象,于是我向他提及此事,
他睜著茫然的眼:我65年當兵,去援越抗美,沒有你說的事。
……
到底是你不記得了,還是打從一開始你就騙我了?
這可是我兒時最熱淚盈眶的記憶了!
就是“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那種感覺。
希望老張能趕緊康復,告訴我正確答案,
畢竟這件事我在外面說了很多次,要是假的……
————
————
任醫生來給老張換藥,說話的聲音一如既往,和風細雨,溫溫柔柔,
她,是整個十五病區,我最怕的醫生。
初見小任醫生是老張轉到十五樓的第一天,
小可愛主任叫我找小任醫生開個藥,
于是在醫生辦公室,我見到了大肚子的小任醫生。
小任醫生戴副淺金色框邊的眼鏡,
應該是懷孕的關系吧,不施粉黛,膚色微微顯黃,有些嬌弱。
她說話很溫柔,像小白兔,平白就讓人生了保護她的想法。
我發誓,以后這種想法再也不會有了!
世上之所以會有“溫柔一刀”的說法,肯定是因為有小任醫生這樣的人。
之前陰差陽錯,老張吃了不該吃的藥,引起血壓心率雙低,
那天老張被抽了好多血,這化驗那檢查,還有一堆醫生主任來會診,
據說這是十五病區建區以來第一次有如此盛況。
那天傍晚,小任醫生來跟我這個唯一的家屬溝通病情,她說得細致詳盡,
我卻沒太聽懂,或者,是我不能接受她的說辭。
她的聲音像珊瑚絨的觸感,順滑棉手;說話的內容卻是紅彤彤黑乎乎;
大致是老張腦子不好、心臟不好、肺不好、腎不好、腿腳不好,
下肢血栓、壓瘡嚴重,隨時會昏迷,還是得做好一個心理準備。
我瞠目結舌。這么嚴重的情況,不是應該進ICU嗎?
老張不是已經過了危險期嗎?做好心理準備是個什么鬼?
————
————
夏醫生給老張的腳踝換藥,是一種溶痂的軟膏,
已經結痂三分之二的傷口爛得慘不忍睹。
在八病區的時候醫生說過肉芽在長,保持干燥、不要擠壓,慢慢長;
我向夏醫生表述希望保持老張傷口干燥的想法,
夏醫生不作表情,只說:他們外科說的……
夏醫生離開后,小任醫生如春風和煦般而來,聲如鶯啼:
聽說你有些疑問,我來給你解釋一下,
傷口必須用藥膏保護起來避免感染,
老爺子的情況很嚴重,是我們病情最重癥的病人,
一旦引起感染,再加上他心肺腎那些基礎病,隨時會昏迷。
別的病區5分鐘就能搶救到位,
但我們病區一個小時都不一定,
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所以傷口必須用軟膏。
……
我原本的重點只是想讓傷口干燥些,別24小時潮濕捂著不透氣,
聽她一番話,不禁潸然淚下,
本以為來康復科是為了康復,沒想到情況卻回到了解放前,
不,還不如兩個月前。
那時候,老張還在ICU,要關注的是腦子和心臟。
哪像現在,老張身上沒有一樣好的。
可是,他看起來明明好了很多,腦子也清醒了很多,
對我的算計也逐漸追上了以前的程度,
這樣的老人精,怎么看都不像下一刻就要嗝屁著涼??!
————
我據力以爭:我們老張的生命體征很穩定!
她笑:那是因為藥物維持。
每天掛的只有消炎藥而已,我問過周主任。
她笑:我看過他的治療記錄,肺用藥已經是最高階了,一旦再有感染,無藥可用。
說到老張的肺我就憋屈,
八樓的醫生說久臥會引起肺部炎癥,要求多活動,可十五樓的醫生禁止老張活動??!
她笑:因為他心臟不好啊,動了引發心臟問題隨時會有危險。
……
她說的,都在理。
可我還是不能認同,但又無力反駁。
臨走前小任醫生好心地提醒一句:
嘴里喂的都別給他吃了,嗆到了是不得了的事;
水果什么的也不能吃了,腎不好,會出問題的。
我沒忍住,追問一句:
水也不能喂嗎?吞咽練習總能做吧?不會真的完全不讓動吧?
這里可是康復科!
她揚眉一笑,有些詫異,可能是覺得我太激進:
現在老爺子需要穩定生命體征,得先保命,其他的,以后再說吧。
我愣愣看著檢測儀屏幕上一直平穩的數據,
不明白她所謂的“穩定生命體征”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如果老張需要治肺,我們會去呼吸科;
需要治心,我們會去心臟科,
又或者需要治腎……
只要是治急病,都不會到康復科,
畢竟比起5分鐘急救到位的其他病區,康復科沒有治病的優勢。
小可愛主任請假,也不知道哪天回來,無人商討,
不得已,我只能找閨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