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徹底打消孟大人讓自己出嫁的心思,孟丹覺得還是快刀斬亂麻為好。和他們說話七彎八繞的,腦細胞很費的;戲演的這么好,周圍的看客也沒有掌聲,也是很累的;再說哭也是技術活,沒意思,不想玩了,還是回屋睡覺來的爽。
“爹爹,可知一味樓嗎?”
孟大人不知道為什么孟丹無緣無故提起一味樓,疑惑道:“丹姐兒,嘴饞了?爹爹讓人做好吃的。”
孟丹有些無奈:“爹爹,女兒知道,在京都生活實屬不易。我們又剛到京都,店鋪莊子也才剛剛置辦下來。若是要送些謝恩禮,銀錢想必有些緊。女兒這里用不到什么,手里還有閑銀,爹爹拿去用吧。”
孟夫人責怪道:“老爺,缺銀錢怎么不跟妾身說呢。公中雖因購買京中田產店鋪有些拮據,但手中還是有些應急錢財的。”
孟大人嘆了一口氣:“夫人有所不知。愚夫原以為京都花費會比蜀州多,卻不想會如此之多。等置辦了那些田產,蜀州原有的家產縮水了一半有余。雖然公中花費多了不到百兩,可這來往禮卻是百兩起步,稍好一點就是千兩花費。若想在這京都站穩,這禮不可少,就是加上夫人的嫁妝也是支撐不了多久。京中的權貴實在是多如牛毛。”
“啊!這么多!這可如何是好。”孟夫人吃驚道。
“所以我才讓你打聽適齡的青年才俊。如果是官宦之家也好省了這昂貴的來往禮。”
“老爺放心,妾身定會用心打探。若有宴會,就帶著瑤姐兒、丹姐兒。以兩位姐兒的艷姿華才必受各位夫人喜愛。”
孟瑤道:“父親不可急切,站穩京都也需看準時機。女兒的用度可消減一半,來緩解家中壓力。再則可以結交朋友,幫著父親。”
孟大人欣慰道:“瑤姐兒有心了。”
孟丹差點笑出來,參加宴會不要錢啊,結交朋友不要錢啊。心道算了,為了結束這無聊的日子,還是幫幫自己的父親大人,省的老是找自己的麻煩。
“爹爹,女兒手里閑錢不多只有一千兩,等會回去就讓蘭丫頭給爹爹送來。若是不夠,在夢公子那里還存著一萬兩,到時給爹爹取來。”
其他三人聞言都是一驚。而服侍的丫鬟都有些目瞪口呆,暗道:丹小姐真有錢!
“丹姐兒,你怎么會有這么多錢?還有夢公子又是誰?”孟夫人狠狠地咽了一口氣,怪不得那鄧氏打扮得花枝招展,還以為都是自己的夫君賞賜的,原來這錢是這個庶女的。
“對啊,妹妹。你和孟公子什么關系,小心被人騙了。”孟瑤暗恨孟丹怎么會有這么多錢,必然和那個孟公子不清不楚的,不要臉。
“爹爹可還記得三年前蜀州大旱,那時有一個出錢出糧的秦掌柜?”孟丹不理會孟夫人和孟瑤,對孟大人反問道。
“自然記得,多虧了秦掌柜,才能在短時間內緩解了旱情,安撫了百姓,最后爹爹也是因此受到圣上嘉獎的。可以說秦掌柜算是我的半個恩人。難道夢公子和秦掌柜有什么關系?”孟大人恍然道。
“不錯,其實那次是夢公子讓秦掌柜這么做的。夢公子才是秦掌柜的東家。”
“什么!竟是如此。那丹姐兒你又是如何與夢公子結識的?”顯然孟大人被這消息所震驚了,不過又很奇怪孟丹與夢公子是什么情況。
“是六年前烤魚的那次。”
“嗯?”孟大人面露疑色。
孟夫人卻是很快想起來:“就是那次你們主仆幾人弄得像個花子,被你爹爹罰跪祠堂?”
“還是母親記性好。就是那次。因為烤魚的香味吸引了路過的夢公子。他嘗過以后覺得很是美味,所以就向我買斷這烤魚的做法。可是那時女兒還小也不知道銀錢什么的,可是夢公子也沒有欺我年少無知,說他要開家酒樓,就以我烤魚入股,到時候分利。”
“只是女兒那時小,沒有當一回事,也就忘記了。不過當時我們來京都前,秦掌柜拿了一千兩銀票過來,告訴女兒夢公子的往事才隱約記起。秦掌柜說女兒還有萬兩銀在夢公子那里。”
孟大人突然意識到什么,不確信道:“丹姐兒,你剛提到的一味樓,難道就是夢公子開的?”
“嗯,秦掌柜告訴女兒那一味樓里的孜味閑魚就是女兒當初的那道烤魚。只是女兒到現在都沒有去過,也不知道夢公子是什么人?”孟丹很是遺憾,也很想知道夢公子是什么人。
孟大人眼珠子急轉,一會兒看著面露遺憾的女兒,一會兒又和孟夫人對望一眼,是似下定決心般:“丹姐兒,你也是。早知道夢公子在京都,就應該早點拜訪故友,這么長時間都怠慢了。明日讓你母親備好禮物,你去一味樓拜訪拜訪夢公子,也好聯絡聯絡感情。”
“嗯,女兒知道了。”
“你去吧,今日早點休息。明日好好準備。”孟大人說道。
“女兒告退。”說完孟丹就退出了孟夫人的院子。
孟瑤聽著孟大人和孟丹的對話,自己一句話都插不上,眼中充滿嫉妒可又無可奈何,想著自己怎么就沒有遇到這么好的事呢。不過那夢公子也就是個商賈,而自己必然是官宦之家的正妻,這樣想著內心稍稍平復了些。看到孟夫人的示意,孟瑤明白孟夫人的意思,識趣地向孟大人請退。
見孟瑤也走了出去,孟夫人問道:“老爺見多識廣,也不知道這夢公子是誰?”
“一味樓的背后東家來歷神秘,鮮有人知。只是知道此人姓夢,人稱夢公子,富甲一方,很有經營頭腦。最具盛明的就是一味樓的各色美食,菜品豐富多變,聞所未聞,味道又是絕美。每日都是車水馬龍,絡繹不絕,絕對是日進斗金。”
“如此厲害的人物如何會與丹姐兒有聯系?一別多年還能記起只有一面之緣的丹姐兒?”孟夫人很是懷疑此人的目的。
“夫人的憂慮也不無道理,恰恰是我進京之時,秦掌柜才和丹姐兒和盤托出,可見此人有意拉攏。”
“不過此人在京都經營多年,實力不俗,又是商賈之身,京中內情必然通曉二三。而這二三才是我現在所需要的。”
“丹姐兒與之較好,比遠在蜀州的孫家要好上千萬倍,且看其背后能量,才好待價而沽。”
“老爺真是英明。”孟夫人由衷佩服。
孟大人略帶得意,臉上的笑容不由地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