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連環
沈嬌娘的視線在姜越之的袖口轉了一圈,似笑非笑地說道:“我剛又救了姜常侍一次,姜常侍便是如此報答我的?”
她抬手在頭上一摸。
手指繞過御醫包扎的傷口之后,于發髻上的頭飾之間轉了一圈,發髻之上果然是少了一支銀簪。
“沈小小姐想我如何報道你?”姜越之斂眸問道。
“若不是我,姜常侍怕是還在想辦法給陛下遞口信吧?”沈嬌娘撐著身子坐起來,說道。
華妃的魯莽是早在沈嬌娘的預料之中。
她自見到雎水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設想到了自己入宮的種種,五銖和七香的腳程,姜越之求見皇帝所需的時間,以及他們趕到的時間。
撞頭這種事,沈嬌娘第一次做,倒也是意外地得心應手。
“即便沒有你這一出,明日午時,我也能離開八方殿。”姜越之并沒有多么領情的樣子。
但其實,除了最初他對沈嬌娘明擺著展露出的怒火與恨意,在那之后,他一直都把持得很好。
面上看上去不過是對沈嬌娘有些不喜罷了。
“哦?說來聽聽?!鄙驄赡锵崎_被子,下床汲了雙鞋起身,邊走邊說道。
她的態度實在談過坦然,坦然到姜越之即便想噎她一噎,都無從開口。
于是,姜越之只是意義不明地哼了一聲,說道:“三寶既然是我手底下的人,我想要翻他的底細自然要比張瑜和秦佑安來得快一些,如今,三月冬的栽種地已經被我的人也先手摸到了,只要明日一到,他們便能去端了那毒窩。”
沈嬌娘抬手搓了搓手臂,夜里寒涼,太醫署的病舍里頭點的炭火不足,讓她有些面色發白起來。
“為什么是明日?”她走到桌邊,伸手探了探桌上的茶壺溫度,隨后便給自己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新茶。
姜越之走去門邊,反手將門一關,回答道:“萬年縣縣令仲延的妻子樂氏,乃是滇西人士,她每逢初一十五,都會去城郊的寺廟里為仲延祈福?!?p> “嗯,略有耳聞?!鄙驄赡镫p手捧茶,眉眼熏在茶氣當中,顯得十分柔和。
“樂氏是個殘疾,她所乘坐的,是一架有江湖門派千機門鍛造的木椅,只需要一人在后操持,便能帶她出入自如?!苯街^續說道,“出入城門,守備森嚴,所以想要偷偷攜帶三月冬的材料入城相當之難?!?p> 沈嬌娘眸光一閃,笑著接過他的話茬,說道:“是以大概率只有兩種法子,其一,將材料分散,混入其他準許入城的東西里頭;其二,掩人耳目,將其混入一般特許不需查驗,便可以出入長安城的東西里頭?!?p> 第一個法子太過簡陋,守城的士兵一個個都是老手,身邊還會配備細犬,想要蒙混過關基本是不可能。
第二個法子……
結合樂氏來看,未嘗不可能。
“你的意思是,樂氏所乘坐的木椅有問題?”沈嬌娘挑眉去看姜越之,問道。
姜越之點了點頭,狹長的眼眸微垂,右手拂于身前,說道:“樂氏的輪椅乃是木質,但其框架之外鑲嵌了石料,這東西若是說阻隔個細犬,將三月冬藏在里頭,我想不是什么難事?!?p> “也就是說你沒有證據?!鄙驄赡镆豢陲嫳M剩下的茶,身體總算暖和了一些。
萬年縣縣令是正五品上的朝廷命官,其家眷亦在保護之列,沒有真憑實據,沒有皇帝口諭,即便是得寵如姜越之,也不可能逾矩去直接攔了樂氏,查她的木椅。
姜越之額角青筋直跳。
他要是有證據,還用等到明日午后?
正是因為沒有證據,他才命人在幾個大城門日夜蹲守觀察,將出入城門的人與事事無巨細地抄錄于他。
三寶與樂氏之間不可以說毫無關聯。
樂氏有一個婢女,名為云衣,與三寶是青梅竹馬。云衣在三寶在進京之前,并不知道三寶是凈身入宮的,因此一路尋親尋到了長安。最終云衣在發現三寶已經凈身入宮之后,一怒之下,賣身為仆,入了萬年縣縣令仲延的家中當雜役。
三寶對云衣并不是毫無感情。
為了幫她脫奴籍,三寶還就這件事鬧到姜越之面前過。
當然,此事到最后因為云衣執意不愿再打理三寶而不了了之。
乍一看,云衣與三寶老死不相往來。
可也正是因為這一層干系,樂氏的一點端倪呈現在姜越之面前時,才令他才嗅到了一絲不對。
所以,眼下他雖然沒有證據,但他可以肯定樂氏一定有問題。
“這件事暫且作罷吧,姜常侍,若是沒有真憑實據,你將矛頭指向仲延,那些御史大人怕是不會放過你?!鄙驄赡锾纸o自己又續了一杯茶。
“眼下,陛下已經允諾我跟進查案,憑著這一道口諭,明日午時我便可以去攔樂氏的駕?!苯街叩阶肋呑讼聛?,跟著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說道。
沈嬌娘噗呲一聲笑了出來,茶也不喝了,一雙水靈靈的眸子彎成了新月,“姜常侍剛才還嘴硬,眼下倒是占著我給姜常侍討來的差事嘚瑟了?!?p> 皇帝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殺伐果斷的皇帝了。
他目睹了太多的失去,這使得他的心腸要遠遠軟過自己年輕時。
他不去八風殿,不去看望姜越之和沈嬌娘,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一旦看到姜越之或沈嬌娘,便有可能心軟。
這兩個孩子畢竟是長在他膝下,他一路看著長大的。
在他們沒有犯什么板上釘釘的大錯時,皇帝總是沒有那么容易就一口斷死。
沈嬌娘逼姜越之冒著違背圣令的危險直接去請皇帝,逼著皇帝無法逃避自己的柔軟心腸,這之后會發生什么,幾乎已經在沈嬌娘的推斷之中。
皇帝會幡然醒悟。
會覺得姜越之是個好孩子。
會將下毒一案交到姜越之的手里。
這既是皇帝在委以重任,也是在告訴姜越之自己仍然信任他。
并且,皇帝一定會因為顧忌王家掩面而將這件事遮掩下去,如此一來,皇帝心中對沈嬌娘的愧疚便會愈發地放大,禁足令也就因此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