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解圍
宋兮桐想著想著,突然就想到了她第一次見到蕭凌棠的時候,那年她九歲,蕭凌棠也不過十四,可就那一眼,便讓她整整記了七年。
每年六七月的時候,平河的水都會沖進毓江城,把城里的房屋沖垮,每年這時候毓江城的百姓都會因著水患流離失所,迫不得已只能趕去附近其他的城鎮(zhèn),這便導(dǎo)致了毓江附近城鎮(zhèn)的各種問題,又因為國庫空虛朝廷有心無力。
可剛巧了那一年,剛好那一年臨封城的糧食大豐收,填補了國庫的空余,又富裕了良多,皇帝筆墨一揮下了道圣旨,便把這些富裕的糧食都運去了毓江,使毓江的百姓能吃飽飯,能填飽肚子便不會周圍城鎮(zhèn)討飯吃,由此便給了朝廷時間,重建毓江城,這一下便解決了困擾皇帝多年的心頭大患。
那年七月初三,皇后生辰。原本宮中的鐘圣殿除了萬壽節(jié)皇帝生辰那日,會讓朝廷命官進殿祝壽以外,只有每年大型祭祀活動時大臣才能進。而其他人呢,也就只有太后皇后和太子的生辰會在鐘圣殿里頭舉行家宴慶祝,當然了還有宋今安有這種待遇,其他的皇妃皇子和公主就只能在自己宮里頭慶祝。更別提臣子的夫人和家中子女了,怕是這輩子都進不來鐘圣殿。
可就是那年,帝心大悅,皇后生辰那日不僅宣朝中大臣進宮祝壽,還準各位大臣帶著夫人和家中嫡子嫡女進宮。
那日也是蕭凌棠活了十四年第一次進宮。
即便是時隔七年直至今日,宋兮桐都忘不了那日蕭凌棠的樣子,那個白衣少年倔強的站在她面前的樣子。
宮里頭年紀相仿的孩子說多不多,說少還真算不少,宋兮桐和齊南王家小郡主的生辰前后相差不過四天,宋兮桐生在是臘月二十一,宋玉雅生在臘月十七,年紀相仿便從小在一玩兒,在她們七歲之前確實感情很好形影不離。
但是什么事兒它都有個變數(shù),在宋今安被送去皇帝身邊養(yǎng)著以后,宋玉雅心疼這個比她就小一歲的小表弟瘦瘦弱弱的,就總把什么好東西都分給她一半,這下便惹怒了宋兮桐。
宋今安和宋兮桐向來都是不對付,這兩個人若是湊在一起那這宮里頭便是人人不得安寧,只有皇帝才能鎮(zhèn)得住這兩個祖宗。宋玉雅心疼宋今安,日子久了便和宋兮桐遠了心,于是,宋兮桐和宋今安的矛盾便越發(fā)深了。
那日在鐘圣殿,自皇帝宣布宮宴開始之后,到皇妃大臣獻禮之前一切都很正常,直到輪到各位皇子和公主要上前獻禮的時候,意外便發(fā)生了。
當然了,這個意外是宋兮桐自己提出來的。
太子獻禮之后本該跟著的是其他皇子,但當所有皇子獻完禮之后,該是宋今安了,可她呢,先是慢悠悠的舉杯喝了口青梅釀,然后不慌不忙地起身,對著皇帝皇后松松垮垮的行了一禮,只說了句,
“兒臣恭祝母后福壽安康,禧祿吉昌。”
說完,宋今安便坐回來,接著拿起筷子吃著桌子上的壽喜糕。
皇后雖口上沒好氣,但語氣卻是慢慢寵溺,
“你啊,還算是孝順。”
而皇帝聽完大聲的笑了幾聲,咳了咳,說道,
“九皇子有心了,賞!”
這時候該是公主相繼獻禮,可宋兮桐看宋今安不順眼良久,看她只說了一句話便哄得皇帝皇后如此偏愛,那她整整準備了那么久的壽禮又是什么?
“九皇子的孝順,但就只是用嘴嗎?”
宋兮桐終是沒忍住,嘲諷地開了口。
“本殿讓母后心里頭真心歡喜,難道就比不上這些身外俗物?”
宋今安依舊是不慌不忙,放下了手里的筷子,從小順子手里接過一疊手帕,擦了擦嘴悠悠說著。
“你!你這分明就是強詞奪理!”
宋兮桐看著宋今安的樣子,心里更加生氣,語調(diào)微揚。
“哦?母后都說了本殿孝順,何時輪得到皇姐你來質(zhì)疑本殿!”
宋今安語氣微冷了的懟了回去,后又搖了搖頭,低頭笑了,
“那倒也是,本殿是比不得皇姐苦練良久獻給母后的琴。”
宋今安說完,又抬頭向皇帝和皇后行了個禮,
“父皇母后,既然皇姐如此想給您獻曲,那便允了皇姐這份孝心吧。”
“朕允了。”
皇帝聽到宋今安這話興頭正起,揮手就允了。
而此時的宋兮桐臉色一下沒了血色,整張臉變得蒼白,身子也有些抖,蕭淑妃暗瞪了幾眼宋今安,又擔憂地瞅著自己女兒,心里飛速地想著該如何逃了這一遭。
世人皆知蕭淑妃精通音律,尤其是這琴,是大亓一等一的好,都以為身為她女兒的宋兮桐定也是音律極好,可無人知道的是宋兮桐不止五音不全,還甚至從未碰過琴,讓她用琴扒拉出音都是為難她,可況讓她彈一首曲子。
“怎么了皇姐?是因著今日人太多,皇姐害羞了?”
宋今安看宋兮桐半天沒有反應(yīng),于是開口催著,這還是她無意間知道這事的,今日母妃生辰她本不想惹事,可總有不長眼的來找她的麻煩,讓她宋今安不好過的人如今哪個還能好好活著?
宋兮桐緊緊的瞪著宋今安,思考了一瞬,終是顫著腳抬步走向了鐘圣殿中央擺放著的琴面前。
除了硬著頭皮上,宋兮桐當下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她若不上丟了自己面子名聲不說,還會連累母妃的名聲,她教出來了個這么懦弱、上不得臺面的公主。她若是硬著頭皮上,今日頂多撐死了丟了她自己的面子,日后解釋從未學(xué)過音律,日子久了眾人也變會忘了她不會音律這事。
宋兮桐想明白了一圈事后結(jié)果,剛要坐下,這時一個聲音傳來,
“皇上,臣子有個不情之請,望皇上成全。”
聲音是從蕭丞相身邊傳來的,殿中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這處,只見一個身穿白色云紋錦衣的少年從蕭丞相身邊走了出來,直走到宋兮桐身前,向著皇帝的方向板板正正地行了一個禮。
這人便是蕭凌棠,說是少年,其實也才不過十四,少年的應(yīng)當是正經(jīng)歷著變聲期,聲音有些嘶啞,與他這身裝扮倒是有些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