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艾米莉·狄金森詩集,我馬上記起的詩句竟然是:“墳墓里的笑靨/使那兇惡的房間/變成一個家園——”這個酷愛以詩歌曲折地表白心跡的詩人,為何將自己終日盤桓其中的房間定性為“兇惡”?為何她越是狂熱寫作,她的形象卻越發緘默?那個開啟她靈感之源的“導師”究竟是誰?那趟決定性的費城之行到底發生了什么?她對自己耗費一生心血寫作的詩歌持有怎樣的態度?
讀狄金森的詩越多,那個席卷一切的“上面...
合上艾米莉·狄金森詩集,我馬上記起的詩句竟然是:“墳墓里的笑靨/使那兇惡的房間/變成一個家園——”這個酷愛以詩歌曲折地表白心跡的詩人,為何將自己終日盤桓其中的房間定性為“兇惡”?為何她越是狂熱寫作,她的形象卻越發緘默?那個開啟她靈感之源的“導師”究竟是誰?那趟決定性的費城之行到底發生了什么?她對自己耗費一生心血寫作的詩歌持有怎樣的態度?
讀狄金森的詩越多,那個席卷一切的“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