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壹
記憶碎片里,時間步入2000年的3月中旬,小學五年級的第二學期開始了,開學的第一天,班里的同學們都在聊著我們的新班主任,因為她是我們學校里最嚴厲的老師,調皮搗蛋的學生都會遭到重罰,她會變著法的整學生。
周圍的同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開學那段時間里,我非常喜歡和宋亞昆玩,他是一個非常幽默、喜歡開玩笑的人,我發現他現在價值觀、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我很相似,性格開朗,心胸寬闊,我的性格自從來到了我二叔這生活,就從內向、陰暗轉向了外向、陽光,我就更喜歡和外向的人在一起了,我能意識到我內心的這種變化,變的喜歡和同學聊天了。
我想是深受我二叔的影響吧,我二叔就是一個很愛說,很愛開玩笑的人,他的世界觀深深的影響了我,所以現在我就和宋亞坤特別談的來,我比較喜歡他和別人溝通的本事,除了喜歡逗女同學這點我很討厭外,其他方面我都向他學一下,當他的影子。
一天晚上,放學后,我看見宋亞昆在回家的路上,我就跑到了他面前說:“宋亞坤,我今天和你去你們家玩行嗎?”他說“行啊,走吧。”就從那天開始,每逢周六、日我都去找亞坤去玩。
宋亞坤是一個足球迷,我們體育課踢完足球坐在學校操場上待著,聽見他和別的同學談論中國足球的事情,他們討論中國足球有多么的臭,連續6次沖擊世界杯都失敗了,現在已經是第七次沖擊世界杯了。
雖然我很想和他們聊足球,但是我了解的足球,我對足球的認識只局限于動畫片里大空翼的足球,也因為這個動畫片才和大家一起踢足球的,現實中國足球是什么樣子一點都不懂,課間的時候我去問宋亞坤:“你們剛才討論的中國隊的比賽幾點開始啊?”
他說:“今兒晚上6點多,中央5套演。”
我問他:“今天晚上你看嗎?”
他說:“當然看啊。”
晚上放學回到家后,我打開電視機播到了中央五套,那是一場2002韓日世界杯預選賽,中國隊客場對馬爾代夫,那場比賽中國隊滿場占優,比賽贏的非常的輕松,就這樣,通過這一場中國隊比賽的勝利我就喜歡上了足球,經常看中央5套。
一個周一的晚上,我打開電視正看著中央5套,看看有什么比賽可看,晚上7點半的時候,突然有一個西方交響樂想起,電視放的片頭片非常的有意思,看起來是一些很久以前的人在踢球,配合著西方交響樂特別的喜感、有趣,開場視頻過后,一個主持人在屏幕上,主持人是一個叫段暄的家伙,這個家伙說這是一檔新節目,節目的名字叫做《天下足球》,是專門介紹國際足球的,說話之前還加了個臺詞,天下足球,最純粹的足球,最高級的享受,每周一晚上7點半播出。
我看了這個節目后,使我對足球有了更深層的認識,這檔節目使我對足球的技藝嘆為觀止,這原來是真正的足球,看人家外國人踢球原來真的是一種享受,通過這個節目我愛上了足球,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足球世界,也了解到歐洲5大聯賽,了解到貝利,馬拉多納,克魯伊夫等傳奇球星,更從屏幕上看到了當代足球大師齊達內和貝克漢姆的精彩技藝,看了別人的比賽,才明白同學為什么那么說中國足球。
這時的足球成了小小年紀的我了解世界的窗口,通過足球我了解了歐洲五大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
我每從足球世界里看到一個國家的足球,我就在世界地圖中找這個國家在哪,巴西、荷蘭、阿根廷等等我都能在世界地圖中找到了,足球也成了我和小伙伴溝通的橋梁,在課間里我和亞坤聊的最多就是足球,我能感覺到我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通過足球這個愛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足球也讓我找到了溝通的自信,這反而使我更加的著迷于足球了,每天晚上,自己用海綿纏一個足球在院子踢球。
時間不知不覺中來到了2000年的4月中旬,一個周六的中午,二叔去BJ送貨去了,二嬸在睡午覺,我一個人趴在桌子上寫作業,寫著寫著,子明找我玩來了,我們一起走到了外屋門口,我看著院子里,想起了上個暑假期間我做的那把神雕大俠楊過用的玄鐵劍模型,我對子明說:“子明,我給你看樣東西,你跟我來。”
子明跟著我來到了我放舊書的廢舊品棚子里,我在一個角落的縫隙里找了半天,終于找到了我那把玄鐵劍模型,我從劍套里把這個模型拔出來給他一看,子明驚嘆萬分說:“太牛逼了,于東,你這個寶劍誰給你做的啊,和楊過的那把劍真是太像了。”
我說:“這把劍是我自己做的啊,酷吧。”
“太酷了,太像了”。
“于東,你能給我做一個嗎?”
“行,反正現在也沒什么事。”
我帶著他走進了木工房,我照著我的那把劍用鉛筆在一個廢木料木板上劃線,用立鋸拉好,用拋光機打磨光滑,劍柄同我的一樣用紗紙包好,外面綁上鐵絲,我看了一下感覺沒有我那把劍好,我心想,這是為什么呢,同樣的材料,同樣的做法,為什么做不出我那把劍的感覺,沒有我的劍好呢?也許一把好劍可遇而不可求吧,劍也會選擇主人吧。
我說:“子明,做好了,給你”我把劍遞給了他。
他看了看這把劍對我說:“于東,我覺得這把劍沒有你的那把像楊過的玄鐵劍,沒有你的那個好似的。”
我說:“我也覺得是,但是照我的劍做出來的,怎么就不像呢?”
今后的每個中午子明都找我來做劍,不管怎么做,他都喜歡我這把,說希望做一個和我那把一樣的,可是我怎么做也沒我這把像。
直到有一天中午我給他做劍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我知道我為什么做不出來同樣的一把劍了,因為當時我做這把劍的時候是我意識里用在電視劇里看到的劍為的模型做出來的,更有我對這把劍的癡迷和專注,我用一個追求完美的心在沒有模型的基礎上,用我的意識里想像創作出來的,他是有靈魂的,而我為子明做的劍只是模仿我那把劍做,只是想快點做完一個贗品,付出的情感,專注度,追求完美的心不能和我當時做我的劍相比,當時我是從無創作到有的過程,而這次我是從一復制到二的過程。
我想我再也做不出和我這把劍一模一樣的寶劍了,一把好劍可遇而不可求啊,子明總是說好話讓我給他做,我看子明對我這把劍目不轉睛的樣子,我想如果我這把木劍放著放著也就壞了,既然子明這么喜歡這把劍,不如我成人之美吧,把我這把劍送給子明吧,想到這我說:“子明,這把劍送給你吧,拿著吧。”
子明不敢相信的說:“真的,于東,你真的所給我了。”
我說:“真的”我把他手拉了過來,把寶劍放到了他的手上,他高興的說:“于東,你真是太好了。”
他拿著這把劍非常的興奮的拔出劍鞘看了又看,我說:“該上學去了,我們走吧。”
一直到了五一假期里,我找子健他們玩,看見子明拿著這把劍在子健、韋豪他們面前炫耀,我的心里感覺好不自在,明明是我的東西,卻讓別人當成自己的東西去炫耀,可是我心里又想,哎,都送給人家了,不就是人家的東西了,我不能多想什么。
這時的天陰沉沉的,我和宋子健坐在他們后院旁邊的大道上,從遠處看見我大爺走了過來,我和我大爺打了招呼,不一會兒,有一個老頭推著小車來到了我們待著的地方,他和我大爺閑談了起來,聽他們聊天我得知原來這個人是我大爺年輕時候的一個朋友。
這個人是外村的,我和子健跑到跟前看見他的小車上有一個放冰糖葫蘆的樁子,小車上還有一大袋散的冰糖,還有一些炊具,我大爺和他聊了聊他做糖葫蘆的器具,這個老頭打算現做現賣,我和宋子健湊過來左看右看一番,用的糖確實是正八經兒的冰糖,框里放著葫蘆簽子都穿好了大紅果,車上面有一個特別小的煤氣罐,煤氣罐旁邊,有一個小的煤氣灶,灶上一口熬湯的鍋,旁邊放著一個竹制的擦的很干凈的案板。
他先把鍋里加了少量的水,開火燒鍋,將冰糖放進鍋里溶解、熬沸,然后在竹案板上擦一層水,將穿好的紅果葫蘆排成一列放在案板上,最后將煮沸騰的很稠的冰糖均勻撒在葫蘆上,過了一會后,待涼了后,冰糖就嵌在葫蘆上,這樣,冰糖葫蘆做成了,我大爺掏出1塊錢,非得給我買一串,我覺得我已經是個大孩子了,怎么還能花大爺的錢呢,我說不用了,可是我從來沒和我二叔要過零花錢,我口袋里沒有零錢花,我大爺拿錢買了一串,非要給我,我接了過來,我心里很是詫異,大爺給我的那一剎那當時非常的快樂,他今年已經70多歲了,我已經很久沒看見他這樣開心的笑了。
又過了幾天,五一的假期很快就要過去了,我突然想到假期前,我們班主任留了超級多的作業,我要趕緊寫作業才對,我加班加點的寫作業到了最后一天仍然沒有寫完。
在開學那天早上,上學時我感到很害怕,因為我們班主任非常的嚴厲,我們班里所有的學生都怕她,在學校大門口我碰見了子明和子健,我們一起進教室的時候問子明、子健還有一些長期不完成作業的學生們,問他們寫完作業了嗎,他們說,都沒有寫完,我這時松一口氣了,大家受苦受難要一起受才對。
到了上早自習的時候,班主任檢查作業,結果沒有寫完作業的占到了班級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她非常的憤怒,沒寫完作業的通通被哄到后黑板的地方,蹲在地上寫,不給桌子和椅子用。
讓我沒想到的是宋亞昆還有許多學習好的女生也沒有寫完,我心里開心了,這下可好了,有好戲看了哦,到了第一節課上課時,還沒寫完的,統一到講臺上,講臺上已經站滿了人,沒地方站了,只能站在講臺邊上。
老師翻篇看作業的完成量,差一頁沒寫用尺子打手板一下,寫完作業的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笑話似的看著我們,還時不時的哈哈的笑著,接下來老師拿了一盒自動鉛筆的的筆細,是最細的0.5mm的,一人分10根,然后全平放在地上,然后一根根的撿起來,不許弄斷了,弄斷一根屁股挨打10下,因為鉛筆芯太細了,手根本就撿不起來,而且又容易斷,基本上我們沒完成作業的學生都被受罰了,下面沒受罰的學生看著我們被折磨的樣子又哈哈的笑了起來,我想他們笑的不是我們,笑的是那幾個學習排前幾名的也被受罰了,這樣的場景真的很難遇到啊,可能大家都覺得體罰學習好的比體罰學習不好的痛快吧。
班主任一直整我們整到了上午第二節課下課鈴響了,還沒寫完的統一哄到廁所去寫,男同學去男廁所,女同學去女廁所,什么時候寫完,什么時候回來,很快,他們學習好的很快就寫完了,第三節課他們就寫完了,回去上課了,留下我們學習不好的,一上午都沒寫完,整整在廁所寫了兩天,才寫完。
五年級的最后一個學期,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我發現我開始變了,我開始不那么喜歡梁艷了,因為每次她都不正眼看我一眼,我覺得她很高傲,心想,有什么神奇的,有什么了不起的,以后我再也不會和你說一句話了,就在我這樣的想的時候,心里的另一個我對我說,還不和人家說話,就好像你和人家說過幾句話似的。
就這樣一轉眼的功夫2000年的暑假來了,暑假里天氣很悶熱,我哪也不想去了,每天都和志超、周旺他們一塊玩,有時玩撲克,有時踢足球,有時打羽毛球,一天閑的疼,想起了上個暑假時,我在子明家看到的那個小臺球案子,我二叔家里木工棚里有這么多的材料和工具,我想我能做一個玩。
我用一個比較平整比較大的木板做案子,然后截了6個出球洞,上面包了一層無紡布做案底,布局好6個出球孔,然后用鋸好打磨好的木條定在案子周圍,這樣6袋式桌球小案子就做好了,我拿著去了周旺家里,放在方椅子上。
周旺從自己的家里拿出來14個彈珠,藍球和紅球各6個,黑球當黑8,白球用白瓷球充當,筷子當球桿,一切規則按照13球來,我們誰輸了誰下場,而且要被贏了的人彈10個腦殼,這個小玩意兒,在我們這片算是火了,很多的小伙伴知道我們玩這個,都來到周旺家里一起玩,這個暑假我除了玩,我還經常騎著自行車出遠門給家里拉椅子套子。
有一天上午到了砸套子的家里,可是,活還沒有趕出來,中午,做套子他們家人叫我從他們家吃飯,他們家的孩子和我歲數差不多,他母親經常在那個孩子面前夸我說:“你看看人家,人家剛這么大小孩,自己騎車騎這么老遠給家里拉活來,你就知道天天的傻玩。”
夸我的時候還從冰箱拿冰棍給我吃,我心里這個美,心想,嘿嘿我也整天知道傻玩,不對,我不是傻玩是比較聰明的玩吧,每次都能玩出新鮮花樣來,偶爾騎個車也是出來兜兜風,順便幫家里拉套子,因為我喜歡騎自行車毫無拘束的感覺呀。
下午3點我在回家的路上,快進村里的時候,我碰見了我們班主任老師,我們騎著車老遠就看見了對方,她看見我后面拉著一大堆椅子套子,老遠就嚷著對我說:“于東,騎車干啥去著啊?”
我騎著車大聲回答“老師,我去孫莊給家里拉套子去著。”
“慢點,騎車注意安全呀”
“哦,嗯”
“對了,回去別忘了寫作業,把暑假作業寫完了呀”
“哦,知道了老師”
回到了家里,騎車熱的不行,我趕緊從冰箱里拿了個西紅柿吃。
看見于佳在吃零食,我嘴突然的很饞了,心想著我也想吃,我沒有零花錢我買不了啊,我和他說:“于佳,給我點吃”他不給,怎么求他,他都不給,他死死地抱住零食,我突然心里急了,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從他的懷里搶出來幾個零食,然后他就嗷嗷大哭,我突然覺得大事不妙,要是讓我二叔、二嬸知道了,我就慘了啊,我趕緊從家里跑了出來,藏到一個地方,把搶來的零食吃了。
等到了晚上才回家,回到家里,我二嬸就狠狠地當著眾人說了我一頓,向我二叔訴苦,我二叔說:“不就搶幾個零食嗎,別提了。”
我二叔開玩笑似的的對我說:“哼,要不說怎么找不到你,敢興是做壞事了,罰你和我去澆樹。”
就在這時我從實驗倉里醒了過來,我從實驗倉里出來后走到錄攝臺前,打開錄攝設備準備錄我的感受:
“我此時能明白我大爺為什么非要在他兒時的朋友做完糖葫蘆買糖葫蘆給我的原因,他看見老友那一剎那非常的快樂,我以前從未見到他那樣的快樂,那些快樂是對青春的追憶,是我大爺對兒時的向往。
我此刻仿佛能明白他的心情,就像看見足球一樣,每當看那些老球星在電視機里踢球,我就能想到他們的巔峰時刻,我的少年追憶,看見足球,我就充滿快樂,那一刻和大爺看見多年不見的兒時故人一樣的心情,那個通過足球了解新世界的回憶,是快樂的。
雖然中國足球確實踢的臭,但是為什么中國足球踢得臭,人們還喜歡看呢,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國際足球,足球是一個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是一個向世界證明我們團結力的窗口,因為他是所有體育項目中參與人數最多和涉及的國家最多的項目。
我們的球迷憤怒的不是中國足球,而憤怒的是中國足球隊關鍵時刻掉鏈子,也就是缺乏一種精神層面空前團結、不畏艱難勇往向前拼搏的“魂”,輸贏無所謂,但是無法展現我們民族團結的戰斗力真的讓我們球迷無法接受。
我們的文化教育已經給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定位,國歌中已經有所體現,那就是我們中國人是團結的,是有戰斗力和有力量的,中國球迷憤怒的心情主要源于中國隊挫敗了我們的民族情懷,是對我們內心價值觀的一種現實的否定,破壞了我們內心的價值觀,我們的內心就會做出反抗,驅使人們行為上做出反應來發泄憤怒,砸電視機的,砸鍋、砸家具的非理智行為,正是源于內心強烈民族精神歸屬感的應激反應啊。”
這時,張教授走到了我跟前,他總是習慣拍我的肩膀,這次他又拍我的肩膀說:“其實你很聰明,求知欲很強,小時候,你制作出來很多的東西,深受你的小伙伴喜愛就可以看出,你比如你制作的四驅車跑道,還有你看了電視劇里面的玄鐵劍,就模仿著做出了模型,可見,你是一個敢想敢干的人,你后面的記憶碎片中一定有什么原因把你毀了,否則,你不會這樣。”
“可是我的學習一點都不好啊,沒有學歷給我背書我很難成功呀?”
“不是的,就像你說的一個發明創造可遇而不可求,你為子明做一個和你的一樣的玄鐵劍可總是做不出來這段已經證明,當時你做這把劍的時候是用你的意識里的模型做出來的,利用的是你對這把劍的癡迷和專注,又有一顆追求完美的心,在沒有實物模型的基礎用你的意識想像創作出來的,所以它是有靈魂的。
而你為子明做的劍只是模仿那把劍做,只是想快點做完一個贗品,付出的情感,專注度,追求完美的匠心精神不能和你那把劍相比,當時你自己做劍是從無創造到有的過程,而為子明做劍是從一復制到二的過程,所以你再也做不出和你那把劍一樣的寶劍了。
現實的世界也證明了這一點,在中國的考試標準和選材體制下,那些所謂學習好的人是一群記憶能力好的跟隨者,他們愿意吃現成的,現實逼迫著他們死記硬背,通過死記硬背獲得好成績后,他們的內心就會接受這一思維現實,這種思維使得他們固化的模仿別人也不愿發揮主觀能動性開創一個屬于自己的東西,他們的思維和認知決定了他們永遠都是跟隨者。
為什么學習好的人總是追不上開創知識的人,學習好的只是模仿者,因為開創知識的先驅和貢獻者是用自己的熱愛,專注度,追求完美的心在開創著知識體系,這就造成開創者永遠領先于對新知沒有熱愛只看學習分數的知識奴隸們。”
“我這次的回憶碎片里記載著我和二叔的兒子搶零食吃,我無法理解我為什么要這么做?”
張教授說“這是你內心的防御機制對自己的保護,你二叔沒有給你零花錢,因為你看到你二叔的孩子總是有零食吃,而自己卻沒有,有的時候還得靠你二叔二嬸囑咐你弟弟分給你一點,你才有的吃。正因為如此你不能光明正大,明正言順的和你二叔要,自己有的吃沒的吃完全靠人施舍,久兒久之就會使得你內心產生強烈的寄人籬下感,這種寄人離下的感覺,會讓你喪失了安全感,讓你總是要討好長輩的性格,你心里覺得你要更好的活著,必須要討好你二叔你二嬸,時間長了你會養成總是順從他人的性格,如果你看見你叔的孩子吃,他又不給你吃,你的內心會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才好,反應到你的行為上是必須做出某種行動來滿足你內心的這個需求,所以你采用和你弟弟搶的方式,既然自己沒得吃,所有人都別想吃。
如果當時你不搶,小孩子的最基本的心理欲望得不到滿足會演化成偷或搶,而現實的客觀條件是沒有人能給你滿足你擁有零食的機會和希望,但你的基因,大腦的運行機制決定了你必須要想辦法滿足,就這樣你動手搶了,和你弟弟打架了,你和你弟弟搶零食這一舉動是把自己的欲望發泄出來了,這不是你的錯。
你二嬸還因此和你生氣,一些天不理你,但是沒有驅趕你,證明她也知道一個孩子看見別人擁有著自己不能擁有的愛、零食和玩具,內心是什么樣滋味,因為我從你的記憶碎片里觀察你二嬸就是一個順從型的性格,肯定她小時侯經常要討好父母。
你的這種應激反應在你二叔和二嬸看來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拼命的懂事討好你二叔和二嬸,到頭來確還是和親生的不一樣,你的付出沒結果,你內心無法接受這個現實,這一刻,你的心里已經產生了破壞欲,既然我怎么努力也得不到那就一起毀滅吧,而最終行為上采用的是搶來反抗現實。
因為你無法開口像你二叔要這些,可你的內心確又真正的想要這些東西,這個現實使你行為上做出了這個反應,這個反應完全是出于對自己內心欲望的保護,最重要的是你得到了家人的教育,他們沒打你,但是讓你知道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引導你走向正確的道路上來,避免以后在社會上偷和搶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求走向犯罪的道路,而且你采取搶的方式相對于偷來說也比較光明正,比較好糾正,但如果采取偷錢財這種行為不易發現,不易被別人教育。
如果不斷的用偷來滿足自己的心里平衡的話,慢慢的這種行為就會被固化,進入到社會極容易犯偷竊罪。
你雖然被教育了,但是造成你這樣做的根源并沒有根除,你的需求還是無法被滿足,如果長期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一直壓抑著自己的內心需求不能夠平衡,你內心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的必須尋求一種保護,如果不能偷和搶了,你的內心就會形成一套應對機制來壓制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假想一種合理性來使自己得不到的東西理所當然,這種想法,是對自我的一種傷害,會使你變得總是為他人找想而放棄自己想要得東西。
我想你以后屬于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就會放棄和別人搶,從而不去滿足自己的欲求,步入社會后就會容易因為他人的錯誤而傷害自己。”
他又小聲的對我說:“其實,當你處于弱勢群體時,為他人想的太多了,為了他人情愿把自己想要的都放棄掉,這樣會傷害到你自己;同理,如果一個人處于強勢群體,有身份和地位后,反而為自己想的太多,為了自己過度的需求,自私的把他人應得的那份占為己有,這樣的人終究有一天也會傷害到自己。”他說完這句話后就離開了攝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