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一句老話那真的是光陰似火箭日月如飛梭,轉眼兩個月的時間也已經過去了。李維也時不時收到伊瓦先科營長同志的信,而那些士兵看到自己的眼神也帶著一絲絲的古怪。
想斯維林這種已經缺胳膊少腿的士兵這時候已經沒有人騷擾他們了,他們的未來就是帶著殘破的身體坐著火車會到他們的家鄉。像李維這樣身體完好,甚至看不到傷痕的人成了香餑餑。
雖然原則上這些士兵都是要回到原部隊,但是如果有人先下手為強。把這些受過傷的士兵給打包帶走了,也不可能找上門去要人呀。
這些士兵雖然也有一部分是新兵還沒有上戰場幾天,但是大部分的已經在戰場上混跡了一段時間了。比那些單純的新兵蛋子要好的多。最起碼教起來要省力不少。
最關鍵的就是像李維這樣神情淡漠或者那些油滑刁鉆的士兵,這些才是他們拉攏的關鍵。來找李維的老油條都有4個了,這些人專門找那些所在連隊已經打散或者是和以前連隊里有矛盾的士兵。
你送幾個罐頭,我就送一包糖。各種各樣的誘惑都有,特別是那種新兵蛋子多的部隊。甚至是一去戰場上轉一圈就能當班長,一個月就能給安排當上小軍官。
但是這樣來拉攏人的士兵反倒是沒有人搭理,老司機當然是有老司機的本事。在他們看來這些新組建的連隊在戰場上都等不到自己升官的那天,大概就已經潰散或者直接就被打的團滅了。到時候別說是升官,就是不被抓起來去敢死隊就已經不錯了。
他們中意的是那種不強不弱最好暫時還沒有戰斗的部隊,而這些駐扎在醫院邊上保衛醫院的部隊還真不是他們的首選。守衛醫院的部隊都是已經戰斗不短時間退下來修整然后補充兵員的。
李維為什么這么熟?那還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伊瓦先科也到了這里。有些走運的新兵在戰場上混了兩個月就退下來修整了,而那些和李維一起快樂玩耍的老伙計都已經在戰場上折騰了大半年了。
李維已經反復的和來找自己聊天談話的士兵說過自己不會加入蘇聯軍隊,自己只是一個志愿者。但是在伊瓦先科的102營看來,李維就是他們的老伙計了。周圍其他的部隊看到這種情況,當然也要來挖一挖社會主義的墻角,薅一薅社會主義的羊毛了。
煩的李維差點就要在自己的脖子上掛上一個我是平民非誠勿擾的牌子了。好在這附近駐扎的也就那么幾只部隊,傷員也就那么些。而且他們還要把新送上來的新兵好好的鍛煉一下子,最起碼讓他們不至于在戰場上一分鐘都活不了。
唉,電視劇上那些穿著嶄新護士服小皮鞋畫著精致妝容的漂亮小護士李維是一個都沒有看見。能看見的都是五大三粗永遠血刺呼啦的一臉都是仿佛欠錢債主的媽媽桑,單人遇到的時候李維都是稱呼美麗漂亮的女士的。這怎么可能是慫呢,只是怕疼而已。
一句漂亮話,就能讓這些漂亮的媽媽桑們溫柔以待何樂不為呢。自己可不是和這些憨憨的蘇聯老鐵們一樣前腳嫌棄這些護士,然后還嫌棄他們技術也不行。那真的是技術不行嗎?現在護士老姐姐們已經把自己的女兒,鄰居家的女兒,表姐的女兒,一系列的親戚家的女兒給自己介紹了。
這些都是自己未來潛在的丈母娘,或者丈母娘家的親戚呀!還好楊藝琳不在,要是這在邊上自己的耳朵大概就不是自己的了。用來下酒都可能嫌棄這耳朵被擰的太稀碎。真的是幸福的煩惱呀,太受歡迎好煩喲!
就因為這么一點點的小事自己幾乎成了所有男病人的“公敵”,他們認為自己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大概也是一個花花公子所以才會這么的會哄騙女人。甚至有人偷偷的拿著禮物來準備拜師學藝一波來解決自己的人身大事。
當然這種事情李維都是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好吧!東西李維動收下了。李維找一下當年在網絡上看到的土味情話稍微的俄語化了一波,就收獲了一波的點贊。來找李維的士兵大呼學廢了學廢了。
一時間李維為蘇聯的人口增長率做了巨大的貢獻,這些士兵終于不在閑著的時候吹牛打屁了。改成絞盡腦汁想屬于自己的專屬土味情話了,關系比較好的甚至會交換一波。連晚上做夢的時候都是在背自己想到的土味情話。
一時間這畫風突變都閃到了李維的老腰,蘇聯的姑娘們要經受保家衛國的勇士和土味情話浪漫的雙重打擊。一想到這里李維就有點想笑。萬一未來俄國的土味情話流行到了國內,那算文化入侵嗎?自己這算是把優秀文化給帶到了國外,應該是宣揚優秀文化的楷模了吧!
這換了地址的醫院讓李維都感覺戰爭已經結束了,耳邊的炮火仿佛也是這個世界自帶的bgm了。終于李維被一腳踢出了醫院的大門,抬這進門走著出門。這也就是醫院的功能了吧。
身上的大衣也變成了土黃色棉大衣了,雖然變的臃腫但是面對寒風也算是有一點點的防御力了。這嚴冬是蘇聯勝利的一個巨大的助力,穿不暖對于戰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李維沒有辦法目前只能是穿上蘇聯的冬軍裝,等到時機成熟李維肯定是要換一聲的。這要是在野外這一身黃色的軍裝倒是也沒有什么問題,關鍵這城市里黑白灰才是永恒的主角。
跟著來接自己的士兵,李維慢慢走在路邊。雖然長時間沒有在戰場上混了,但是習慣讓李維還是靠這墻壁前進。倒是這個新兵倒是大搖大擺的走在路中間,而且他仿佛強調德國佬沒有打到這里。最近的戰場也是在是好幾公里開外,不用這么擔心。
路邊的房子越發的破舊了,到處都是被轟了一個洞的大樓。整個城市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拆遷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