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紹定四年【1】,裴公居于咸安書院。
童子曰:“趙宋自太祖開國以來,至今已近三百載,氣數已衰。且自高宗南渡始,趙宋失卻中原,不可為正朔【2】所在矣。”
裴公蹙眉曰:“趙宋既不為正朔,何姓何氏可為正朔?”
童子正色曰:“正朔者,金也;今金既亡,正朔則在乎蒙古也。”
裴公慈顏含笑曰:“趙宋為天下文士所共奉,自太祖正位以來則已為正朔矣——何來金為正朔之說?”
童子答曰:“據中原者,正朔所在也。”
裴公曰:“此言大謬!自周秦以來,正朔在兩漢,后歸于季漢【3】。季漢亡,正朔在曹魏。然曹魏旋即而亡,正朔歸于兩晉。兩晉亡,正朔歸于宋、齊、梁、陳【4】。隋滅陳,正朔在隋。隋煬帝【5】失國,正朔則在李唐。滅唐者,朱溫也。朱溫建梁【6】,其后唐、晉、漢、周【7】,正朔在此四朝。我朝太祖代周建宋,正朔則在宋也。假以時日,若有能滅宋建國者,亦為正朔所在——縱宋室南遷至南洋一島,其仍據正朔!小子知之?”
童子不應,推座起身而退【8】。
裴公謂蘇昭世曰:“他日宋室若蒙危難,此子必不忠。”
蘇昭世請曰:“可密除之。”
裴公曰:“不必。我于大宋,至忠至誠,不惜效粉身碎骨之力;畢恭畢敬,存懷有肝腦涂地之心——若宋室果真逢蒙危難,時也,命也,非人力所能轉圜矣。”
蘇昭世出,密令眾弟子查尋童子之蹤跡,然終不復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