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是一個站在船頭包裹厚實的愛斯基摩人的背影。
第一張是抬頭看極光,第二張在側耳傾聽,第三張像是低頭禱告,第四張又是側耳傾聽。
駱雄璧說:“提示你一下,這是我們的向導,感覺有點兒不務正業,經常不看海面。”
岳東明白他的意思了。
“刻進骨子里的風俗很難改變,就當是條件反射吧。愛斯基摩人敬畏大自然,認為萬物繁榮是源于萬物有靈,美麗的極光是神接引靈魂進入天堂的火炬。每當極光不尋常時,都認為有偉大的神來接引特殊的靈魂,所以才這么鄭重。”
駱雄璧毫不掩飾自己的欽佩,“沒想到你連這么冷僻的風俗都知道!”
這風俗確實冷僻,岳東前世閑著沒事上網時,經常看這類稀奇古怪的玩意打發時間,當時只是覺得增加了一個奇怪的知識點,沒想到今天還能用上。
岳東謙虛了一下,“我可不像你們這些見多識廣、思維開闊的大記者,幾乎沒有不掌握的知識,幾乎沒有不會玩的技能,我只不過恰巧知道這個。”
駱雄璧很開心地拍拍岳東的肩膀,“你真的不錯,倪忠維的眼光不錯。”
他把相冊收了起來,不是舍不得給岳東翻看了,而是對岳東的測驗已經結束,就不想在這上面浪費時間。
他注意到岳東剛寫的那些毛筆字。
“你在練字?”
“我們景區搞書畫展,我去現場看了看,水平也不咋地,就想參與一下。可沒想到在現場寫出來的字,比我在腦袋里想象的差的多,被人當眾一字一句的指點了,挺沒面子的,我這才買了筆墨紙硯,想練練看。”
駱雄璧差點笑出聲來。
“小岳,據我所知,你們景區在職的就有上千員工,聽說家屬、離退休員工和經營戶也都可以參加,不會都這水平吧?”
“當然不是。不過,你是沒看到我一個小時前那副字,現在的進步不是一點點。”
“真的假的?你那副字得差到什么樣?我忽然很想看看。”
“當時我被說的無地自容,揉了揉扔到垃圾桶里,不知道在不在。”
“正好我對你們景區不太熟,你領我去看看,然后到處轉轉。”
“不是吧?駱老師,你這樣的大記者,還對這種小事情有興趣?”
駱雄璧伸展了一下身體,“從今年春節過后,我就時刻處在捕捉新聞信息的狀態,盡量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我提前到這里來,不只是因為接受了倪忠維的拜托來見見你,也是為了先放松一下。”
岳東站起身來,“那我就陪著駱老師到處看看。不過,去書畫展那里挺遠的,坐觀賞游覽車的話,中間需要轉乘觀賞游覽船,最后一段路還得上岸步行。所以你得稍等,我給我們科長打個電話,讓他派個吉普車過來。”
“到處轉的話,吉普車肯定沒那么方便,你們這些工作人員平時怎么出行?”
“一般就是自行車、摩托車。”
“你呢?”
“自行車。”
“自行車就挺方便,我也經常騎,你給我找一輛。”
岳東就借了江學鵬的車鑰匙,隱晦地提醒他給曹保蘇打個電話。
岳東和駱雄璧離開后,江學鵬不動聲色地瞥了屈磊一眼,決定還是去當面報告曹保蘇保險些,就借口去廁所離開了。
一直走到通往曹保蘇辦公室的岔路上,才飛奔過去。
正好曹保蘇辦公室沒別人,他就直接匯報。
“曹科,我們主管陪著一個姓駱的記者騎著自行車出去了,讓我來報告一聲,他們相處的很好。”
“姓駱的記者?駱雄璧?墨島日報的?”
“應該是吧。他進門就打聽誰是岳東,然后我們主管喊著駱老師迎了出來,聽他們說話那意思,是個記者。”
“他一個人來的?”
“是一個人,脖子上掛著兩個相機,背著雙肩包,還帶了個行李箱。和我們主管出去時,行李箱放在我們主管辦公室了。”
“知道去哪兒嗎?”
“書畫展。”
曹保蘇不敢相信,“這就去書畫展了?看來不只是相處的很好,岳東這是一開局就拿下駱雄璧了!我得趕緊向領導們報捷!旗開得勝啊!”
“曹科,沒別的事我就先回去了,現在組里就屈磊一個人。”
“那你先回去吧。以后這種事可以不避著屈磊,反正他剛剛也是親歷者,而且已經掂得清輕重,你直接打個電話來就行。”
岳東和駱雄璧到達書畫展區的時候,因為快到飯點了,現場只有四五十個人,其中只有十幾個是岳東揮毫潑墨時就在這里的。
不過讓岳東驚訝的是,棚里有幾副字畫水準挺高,看來民間高手還是有的,只不過剛才沒來。
之前和岳東打過招呼的,看到岳東去而復返,還帶來一個從來不認識的人,以為是帶著家屬來參賽,好奇地過來詢問。
岳東路上就征求過駱雄璧的意見,駱雄璧說不用隱藏自己的身份。
所以岳東就明說人家大記者看到自己在練字,一時好奇,想過來看看之前的“墨寶”。
好奇的這位也是個好事的,立刻去那個垃圾桶里翻找。
這種場合的垃圾桶沒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往里扔,很快就找到了岳東那副滿江紅。
在桌上展開一看,駱雄璧愣了一下,和岳東在辦公室練的字相比,差的真不是一點點,下意識地拍了下來。
因為來了記者,還是大報記者,幾乎所有人都圍了過來。
一看岳東那么差的字,都被鄭重其事地拍下來,一個個往前擠著套近乎,誰不想出出名?
駱雄璧有選擇性地拍了幾幅字畫,照了幾張不同角度的書畫展全景,然后在岳東的要求下,拍了驚心齋遺址、醒龍齋遺址。
在場的人無不議論紛紛,大記者為什么聽岳東的?
岳東讓拍哪兒,大記者就拍哪兒!
駱雄璧看看圍繞著驚心齋遺址的馬蹄蓮,再看看周圍,“小岳,這里為什么布置這么多馬蹄蓮?”
這件事就是岳東督促的,他很清楚。
“傳說李商隱喜歡素雅挺秀的馬蹄蓮,這驚心齋是他創作《錦瑟》的地方,景區原本打算驚心齋正式開放時把周邊種滿馬蹄蓮,這次為了配合驚心齋的開發宣傳,綠化養護科先移栽了幾百棵過來。”
駱雄璧想了想,“馬蹄蓮原產非洲,雖然無法考證什么時候傳到我國的,但李商隱所處的晚唐時期交通不便,能不能見到馬蹄蓮是個未知數,這傳說怎么來的?”
岳東搖搖頭,“這傳說也沒法查證。最大的可能,是某位豪門權貴喜歡馬蹄蓮,為了彰顯自己的品味,就把馬蹄蓮和自己推崇的大詩人聯系在一起,越傳越廣,大家都信以為真了。”
駱雄璧笑道:“這種可能性真的存在,附庸風雅的的荒唐事一點不新鮮,說破真相的反而被嘲笑,就越傳越真。不過,好像有很多佛焰苞沒展開,難得看到這么多白色、綠色、粉色、黃色、紫色的馬蹄蓮集中開放,我得找個好點的角度拍兩張。”
岳東這才發現不太對勁,走近了仔細一看,不是很多佛焰苞沒展開,是有很多佛焰苞和肉穗花序一起沒了,只剩下光禿禿的花竿和葉片。
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