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
一通天南海北的胡侃之后,席間的氣氛越發熱絡。
屈令沖是個調節氣氛的高手,說的話題永遠是在座的幾個年輕人感興趣的。
看問題的角度又是十分新穎,而且富有深度。
是個人才啊。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
郝楠仁覺得要不是買房的時候示好的意味太過明顯,效果應該能再好一些。
“郝少,今天中午你既然不喝酒,那么就多吃點菜。
嘗嘗這個東海野生大黃魚還有老鼠斑。”
東海野生大黃魚看著是一種家常燒魚的做法,老鼠斑則是清蒸。
不等郝楠仁動筷子,薄伊葉就已經將魚肉夾到了郝楠仁餐碟中。
對于野生大黃魚,郝楠仁倒是有一些了解。
價格高的離譜就不說了,主要還極其難遇到。
特別是這種看著有四斤多的大家伙,在秦香閣應該不常見。
細嫩的魚肉呈蒜瓣狀,入口后不用咀嚼,上下顎輕輕一壓,就飄散成一片一片。
?_?
什么?
就這?
這該不會是人工養殖的吧!
跟自己以前吃過的養殖大黃魚有毛的區別?
還是再嘗嘗清蒸老鼠斑吧。
肉是真的白,潔白如雪的存在。
魚肉很爽滑,有嚼勁,但是纖維又特別細嫩。
口感無敵!
味道特別鮮美,沒想到一條魚對味蕾的沖擊感竟然能勝過蟹類。
品嘗間隙,作為主家,屈令沖也是特意介紹了下兩道菜。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這野生大黃魚倒是成了稀罕物。
在秦香閣并沒有固定的這么一道菜品,就是因為這食材不是隨時都有的。
還是要看運氣,就是我們內部人也要提前三天預定。
用你們年輕人的話怎么說來著,郝少就是歐皇本皇。
看來我下次想吃大黃魚了,還請郝少賞光,你要是來了,一準有!”
中年男人稍顯油膩的拍馬屁。
“這野生大黃魚現在是不多,這魚多少錢一斤?”
郝楠仁也不怕露怯,對于不知道的東西還是很感興趣。
屈令沖當然不會認為郝楠仁之前沒吃過,只當是問在秦香閣的價格。
“這魚在秦香閣是7860元一斤,要是郝少吃著還行。
我讓朋友看看,從象山或者哪,直接從漁船上弄幾條七八斤的。”
包括郝楠仁在內的人都是一臉黑人問號。
照這么說,現在吃的這條魚要三萬多?
騷浪鋼賤組合雖然是山豬吃不來細糠,也是沒吃出這魚有什么特別的。
可是又忍不住多夾了幾塊。
“謝謝屈總美意了,我是真吃不出來養殖的和野生的有什么區別,倒是這個老鼠斑味道不錯。”
郝楠仁實話實說。
有錢就是這么有底氣,不用刻意附和什么。
沒錢的時候,有幸吃到從未吃過的奢侈食材。
就算自己感覺不咋的,也不敢輕易發表個人的看法。
要考慮是不是自己品味不夠,會不會被人笑話。
還要考慮主家,自己說的話會不會得罪人。
錢是男人膽,就是這么一個道理。
“的確,味道差別確實不大。
現在吃的就是一個名氣,擱以前跟小黃魚、帶魚、墨魚一樣,都是尋常百姓最常吃的水產。
之后捕撈太過兇殘,特別是咱們60、70年代都是一網打盡,一網下去整個魚群老老少少一個不留。
后來又去大黃魚的越冬場進行捕撈,把大黃魚的老巢給直接一鍋端了。
慢慢的也就物以稀為貴,價格是越來越離譜。”
屈令沖倒是不以為意,順著郝楠仁的觀點說。
野生大黃魚好不好吃,那肯定是看郝大少怎么說了。
自己請客吃飯,味道好當然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一般,也無所謂。
主要是價格,一道三萬塊的菜的排面。
況且郝大少不是對老鼠斑還是很滿意的嘛~
“這個老鼠斑在石斑魚屬里面都屬于味道不錯的,能當得上X港四大魚王之首的名號。
我還挺喜歡養這個魚作為觀賞魚的,比金龍魚好看。
通體乳白帶著黑色斑點,腦袋小小的,賊眉鼠眼的樣兒。”
這就是與人交談的樂趣,總能從中獲得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識。
郝楠仁也是感覺到成為神豪之路,光靠錢可不行。
先不說情商、智商、愛商、氣質、胸懷.....
單單是見識就有的學。
新家裝修弄個魚缸還是很不錯的嘛~
或者還可以弄個熱帶雨林缸。
接著又是閑扯淡的時間,薄伊葉化身捧哏達人。
這也讓郝楠仁深刻體會到了,吹牛逼,三分吹七分捧。
就是不管郝楠仁說什么。
人家就是一臉崇拜,滿眼星光。
一副小...大迷妹的花癡樣。
表演并不夸張,一切恰到好處的滿足男人的虛榮心。
強將底下無弱兵嘛~
難得郝楠仁同志此時此刻還能人間清醒,靜候屈令沖進入主題。
“郝少,你跟馬云龍馬總熟嗎?”
屈令沖將話題引入帝都金融圈,奇聞異事、小道花邊講了一通之后。
終于亮出了真實的意圖。
郝楠仁則是輕松了許多。
搞了半天,就是因為這事兒?
那自己心里就有底兒了。
“噢?屈總也知道馬云龍?”
“藍海投資集團馬總現在在帝都金融圈那可是風云人物啊,我當然也是如雷貫耳。
做空三猩,做多GME這兩個大手筆,可都是被稱為神技的操作。”
屈令沖說的是神采飛揚,在坐的其他幾人也是連連點頭。
“這家公司到底是什么來頭啊,被新聞描述成一夜之間成長起來的巨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點石成金!”
劉睿偉也是接過話茬。
“做空三猩也有這家公司嗎?這也太牛掰了吧,一次拳打高麗財閥,一次腳踩華爾街財團?”
李軍山加入討論興奮的手舞足蹈。
藍海投資集團現在名氣這么響嗎?
連普通大學生都已經知道了?
郝楠仁看到過相關報道,不過多數都是臆測、腦補居多,而且也都不是權威的財經媒體,大多數都流傳于小報、自媒體,也沒有太上心。
不過這倒是給自己提了個醒,需要重視下帝都圈信息外流的問題了。
藍海投資集團不是面向社會公眾的企業,這么高的曝光度以及紛繁復雜的傳言不是什么好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