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郭伯用板車將兵俑整個推入磚窯時,杜平川真感覺像在火化尸體……
“這是梧桐籽,用以照明。”郭伯隨手接過果子,然后將其點亮。
“若數量足夠多,還能榨油,刷在斗笠上可以防水避雨。而且這油干燥快,光澤度好,附著力也很強,并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銹。”
明晃晃的燈火,
立即逼退木架周圍的黑暗。
杜平川站在這蔟光亮里,突然就說:“以后將這大梧桐也培養成靈樹唄,聽著它無所不能啊!”
“哈哈哈,梨祖能長成靈樹,已然不易。”郭伯添柴將篝火再度點亮,他拍掉手里的灰塵,然后笑道:
“雪梨尚能食用,并改善經絡與體質,那梧桐含油量大幅提高能有啥用?”
“扔出去燒人唄……”杜平川暗自一嘟噥,轉身便開始擺弄手邊的泥輪盤。
兵俑所使用的武器,
已經敲定樣式了。
大盾選用五邊形的遮身立盾,高可抵肩。而且為保不被輕易撞碎,大盾從重心中線還特意隆出三寸有余。
由此整個大盾扣在地上,
就像一座屋頂。
至于大劍,郭伯首選一款雙手大劍。其長約七尺,比杜平川所慣用的環首刀多出大半截,而其寬更是大如手掌,都快趕上搓衣板了。
與此同時,杜平川經過一下午的折騰,已然能做出大盾與巨劍的大致模樣。
只需郭伯稍稍修下細節,再送進磚窯一燒,五樽兵俑的武器就算準備妥當了。
而前后共耗盡四五垛木柴,
一輪弦月已然升至梨祖樹梢。
后半夜的鹿吳山格寒冽,而磚窯內的四個兵俑雖然已經燒造得差不多了,但透過風眼,還發現他們還沒退火。
趁著此時尚有閑暇,
郭伯便示意杜平川坐回泥輪盤:
“兵俑之要,無非在于形神兼俱。若你踏入內境三層天,其實你能更好完成兵俑的塑造。”
“為啥?”杜平川知道郭伯操勞已久,便急忙將亂七八糟的工具準備好,然后又問:“神識稠密之下,更能塑造細節?”
郭伯點頭:
“差不多吧,內境三層天可以內視經絡。”
聞言于此,杜平川大致明白兵俑塑造的原理了。
所謂形神兼俱,則是在于四肢百骨與皮相的外形,至于神嘛,自然就是那十二幅經絡。
一外一內,共同構成并決定兵俑的上限戰力。
簡言之,兵俑越像活人,
那戰力就越高。
杜平川暗自記下這些要領,然后捧雪便將臉上的困意洗掉,好在他記性不錯,先前看過郭伯如何塑造兵俑。
他依次搬過兵俑部件,隨即有模有樣的拼成人形,最后不出半柱香,最后一樽兵俑也成形了。
不過,
問題也接踵而至。
郭伯身為漢家使節的主薄,又是第一批進入昆侖山的元老級人物,他當然見過漢軍威儀。
所以他塑造的四個兵俑,全都是長安羽林軍的模樣——帶刀被甲,神武非凡。
但杜平川哪見過這些?
提起兵俑,他只對秦俑最深刻。
杜平川扣了扣頭皮,絞盡腦汁去搜刮關于秦俑的局部細節,而他蹲身去塑造鬢角時,不禁暗想:
秦兵俑與漢軍俑若真有各自的意識,
他們會不會打起來?
做完兵俑的局部細節,還要進窯再燒一次,而郭伯看到杜平川所制作的秦兵俑,難免皺眉:“漢家子弟御使秦兵俑?不合時宜。”
“秦修靈渠,滇越為之暢通,周邊老百姓就此省去多少雙草鞋?”杜平川正在洗泥刀,他擦完手之后,轉身又道:“再說這秦俑多帥,看著就是一打五的狠角色!”
郭伯淺笑,
也懶得多計較。
“郭伯,再等十幾天就要大雪封山了。”杜平川輕拋一片白水冬筍扔進嘴里,苦澀得直撇眉毛:“咱們的食鹽眼見著還沒影兒呢!”
“等茂圃的高山紅景天再長一茬吧,否則賣不到好價錢。”郭伯抬頭,北斗已然指向北方。
人三個月可以不吃葷腥,也可以不吃蔬菜,但肯定不能不吃鹽。
一缺鹽,人就會感到疲乏無力,頭暈眼花,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甚至出現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疼痛。
最明顯的特征則是,皮膚彈性減低,口唇和皮膚乾燥,眼窩凹陷。
而像我天天這累死牛馬一樣的運動量,估計要吃兩三倍于常人的鹽,方能達到體液平衡。
杜平川暗想,隨手便將篝火再添大一點兒,而瞥眼之間,他就發現自己的手指有點兒不對勁。
翻過雙手背面,只見指甲之上的白斑——甲月白,已然只剩下淺淺的一痕了。
臥槽,虛成這樣了……
“郭伯,你看我這甲月白!”杜平川大喊,直接就將雙手往郭伯臉上湊:
“明天再不吃鹽,再不開葷,我就要虛脫而死了!”
郭伯耳朵被吵得嗡嗡響,他怒而橫起泥板,一下子就將杜平川干翻在地。
“冰口未愈,寒氣入體,那你體虛自是常事!”郭伯坐回木樁。
然后他借著火光,發現泥板并未損壞:
“而且你先前食用的梨祖靈果,寒性尤重,愈發淤積你體內的寒氣。”
杜平川被拍于地,
索性就在原地躺一會兒。
難怪郭伯叫我用五十斤肉食,去換一枚靈果,原來他是節制我的攝入量啊!
這老頭兒,怎么有話不喜歡直接說呢?非要藏著掖著……
“青棘子聽說過嗎?”
郭伯將竹簡梨兒關志遞給杜平川,然后順勢將其拉起:“它俗名蒼耳,你有空按圖四處找找。此物治藥,外服內用均可治愈你的冰口。”
杜平川勞累一天,四肢百骸酸痛不已,全身早就倦了。
他根本就沒心思,
也沒神識精力去閱讀《梨兒關志》。
“郭伯!不就是蒼耳嘛?這個玩意小孩兒都認識吧?還看啥圖鑒呀!”杜平川坐起,隨手將竹簡推回。
此時,夜已大深。
估計再等四個時辰,天就該亮了。
而這時,郭伯守著兵俑部件正好有空,他喊了喊杜平川,便教他再復習幾遍御魂手決。
口決,手決。
這兩種都是一種工具或公式,為技與術的快速施展而生。
只不過,手決在某些場合,比口決更快更方便而已。
若是有需要,
完全生造出一種腳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