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匈奴襲太原
長夜漫漫,不過終究敵不過晝夜交替,光陰輪轉。
當第一縷陽光從東方的海面刺破朝霞而出,大地瞬間被鍍上了一層燦爛的金光。
距離九江郡不知多遠的地方,太原郡北部,一座小村莊靜靜地沐在清晨柔和的陽光下,顯得格外的安寧。
隨著旭日的漸漸升起,村子里不少人家的煙囪,都冒出了裊裊炊煙。
洗衣、劈柴、擔水、喂牲口……早起的人們,各自在忙碌著自己的事。
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祥和自然。
吃完早飯,村里的幾個民夫像往常一樣,扛著鋤頭下地里干活。
雖然這些人的衣衫都洗得發白,顯得很破舊,不過,他們的臉上依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甚至,幾個民夫還互相開著玩笑,說些街坊之間的瑣事。
正當此時,突然,遠處傳來了劇烈而有規律的聲響。
緊接著,幾個民夫明顯感覺到腳下的這片土地開始震動。
下一刻,不知誰大喊了一聲,“快跑!匈奴人來了!”
其余幾人聞聲,鋤頭一扔,頭也不回地撒丫子就蹽。
幾個民夫一邊喊著,一邊向村子里瘋狂奔去。
匆匆破門而入,民夫們拽起老婆孩子就往遠處跑。
除了往懷里塞了點兒吃的,家里的東西一樣也沒拿。
其余的東西不是他們不想拿,而是根本來不及。
村子里幾乎沒有馬匹,所有的牲口大多是耕地的牛。
因此,這個時候想要逃,只能靠自己的雙腿。
匈奴人騎著戰馬,很快便殺到了村子里。
從他們進村的那一剎那開始,這里便成為了人間煉獄。
這些匈奴人見了東西就搶,見了男人和孩子就殺。
當然,對于他們來說,女人跟其他東西一樣,也是他們擄掠的對象之一。
甚至,女人,特別是有幾分姿色的女人,更是他們搶奪的焦點。
閃著寒光的彎彎馬刀,無情地收割著村民的生命。
空氣里,很快便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兒。
不過,對這些匈奴人而言,這是上天給他們的饋贈。
殺戮與掠奪已經成為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伴隨著刀刃切割骨肉的聲音,衣帛撕裂的聲音,這些匈奴人在瘋狂地大笑。
那笑聲聽得人寒毛直豎,毛骨悚然。
還帶著溫度的鮮血,濺在他們的臉上。
不過,他們卻不會去擦拭它,他們會將這些血液涂抹在自己的身上。
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彰顯他們這個民族的勇武血性和蠻橫霸道。
村民們的哭喊聲和呼救聲漸漸停歇了,呻吟聲和哀嚎聲也被風慢慢吹散。
村子里四處狼藉,如同一個鮮活的生命體瞬間被抽走了靈魂一般,這里的一切一下子全部失去了生機。
村子里的人幾乎都死了,逃至數里之外的那幾個人也被匈奴人追上去奪走了性命。
自這一日起,這個太原郡北部的村子就這樣消失了,甚至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來。
匈奴人走了,如一陣疾風驟雨而來,又如一陣驟雨疾風而走。
他們去了哪里,沒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將會有更多的村落城鎮被他們摧毀。
而就在這個不知名的小村莊被從地圖上抹去的時候,秦都咸陽依舊是鶯歌燕舞,酒池肉林。
二世胡亥愜意地躺在龍榻之上,身邊又換了一位新的異域美人。
當然,這個美人依舊是丞相趙高尋覓良久才找到的絕色佳人。
而此時的大秦,朝政完全落在了趙高的掌控之中。
想要官運亨通,步步高升,巴結丞相大人即可,想要財源廣進,榮華富貴,巴結丞相大人也行。
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事,兢兢業業的趙丞相都能給你辦到,只要你出得起價錢。
唯獨一件事,是趙高辦不到的,那便是為大秦的百姓做點兒好事。
太原郡一線村鎮被匈奴人洗劫的消息輾轉傳到了咸陽,傳到了趙高的耳朵里。
不過,這位大秦丞相面對這樣的事,不是想辦法去解決,而是選擇了視而不見。
甚至,為了不讓胡亥獲悉此事,還刻意銷毀了太原郡送到咸陽的折子。
當然,此時的太原郡已經淪陷了,不再有秦兵駐守。
這些消息之所以能夠傳到咸陽,還是當地的一些有良知的鄉紳看不下去,這才將情況托人給奏報了過來。
不過,他們知道想要對付這些匈奴人,僅僅靠眼下的秦庭可能有些懸。
因此,這些有良知的鄉紳在將消息傳到咸陽的同時,還派人將這些情況送到了秦軍大營之中。
在這些人的眼里,當初秦軍數十萬雄師陳兵北疆,匈奴人始終不敢南犯。
如今,匈奴人如此猖獗,可能只有大秦的雄師北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過,他們畢竟只是鄉紳,見識和視野肯定是有限的。
他們并不知道,如今的秦軍已經不復往日的雄風。
四處疲于奔命不說,就連咸陽的東大門都不一定能夠守住。
盡管如此,當王離接到這些幾乎用血淚寫就的求救信時,整個人還是一下子坐不住了。
當天,王離便找到了李戰天,將此事原原本本告知了他。
李戰天聽了這件事后,當即便表示,自己帶著本部兵馬單獨對抗西楚大軍,鎮守咸陽的東大門。
至于王離麾下的七萬秦軍,則讓他全部帶走,北上抗擊匈奴。
楚軍如此勢大,對于這樣的安排,王離自然有些不同意。
最終,二人商量再三,王離決定自己帶走五萬兵馬,留給李戰天兩萬人。
李戰天同意了這樣的兵力分配方案,不過,為了讓王離有足夠的糧草抗擊匈奴,他將孫干剛剛送過來的糧草,足足給了五萬秦軍一半。
除此之外,李戰天還給了他一套靠著自己的記憶整理出來的現代軍事戰法,讓他用作抗擊匈奴。
就這樣,原先合兵一處的兩部兵馬,如今因為匈奴的進襲而不得不分開了。
對于出現這樣的事,李戰天和王離雖然都不愿意看到。
不過,眼下的大秦已經無兵可派,這樣的選擇已經算是最好的安排了。
盡管如此,王離為了讓李戰天的兵力不至于突然一下子出現明顯的真空期,并沒有立即領兵北上。
而是打算等孫干和盧毅二人將東部五郡的近兩萬兵馬收攏至三川郡后,才帶著五萬人馬北上抗擊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