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張太守的家沒了
翌日,雁門郡屯兵校場。
張純拉著董卓和呂英兩人,正在舉辦交接手續。
一共三萬人馬,張純毫不吝嗇的交予了呂英一萬五的步兵外加兩千烏桓突騎,可以說是傾囊相助。
張純此時心里其實還得意的緊,因為董卓一早便留下了一份書信,上面是言辭懇切、請求張純出兵的文書。
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當時董卓書信時,因為董卓畢竟是個重武輕文的武夫,也不知道他是真混還是假混,按照董卓的意思,文章就是直接切入主題,他大筆一揮,大體意思就是:
張太守,鮮卑無恥,我們干他娘的!出兵!跟我上。
意思是沒錯!但是這怎么說這也拿不上臺面啊!
所以,在張純的強烈要求下,呂英無奈的代筆書信。
在張純看來,如果此番出征順利,那么就是他張純自發性的主動出兵相助,畢竟前任太守宿祥在被鮮卑首領檀石槐騷擾的不勝其煩時,也曾出兵掃蕩,只是敗多勝少而已,這都沒聽說過朝廷誰指責這是擅自開戰。
這就是邊疆郡地特有的權限,發動對外的掃蕩和反擊是無須單獨再稟告中央的,畢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是自古以來的道理。
極端的時候,太守一個人就有權利率兵傾巢而出。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你要出兵或者反擊,你只能動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能讓中央對你進行任何支援,無論是軍事力量,還是后勤儲備。
否則,你就只能老老實實上書,請朝廷開會討論一下,然后經過天子批準,再等結果了。
這當然是一條賺軍功的好路子,不過也需要你有相當的魄力!因為,只要出兵,所有的后果都是你單獨負責。
就因為這樣的規矩,張純作為一個老硬幣,集合了太守府上的狗頭軍師們,自然就想出了如下的計策:
首先,我張純不是怕死沒死,是要坐鎮后方,保護雁門郡人民,防止敵人偷家!我是肯定不會親上戰場的。
現在呂英又是名正言順的率軍出征,只要我張純拿出兩萬人馬,讓呂英上報的時候,就變成了:
鮮卑痞子們多次騷擾邊境,雁門郡人民怨聲載道,萬人上書,請求太守張純共同率領兩萬人馬參與鮮卑掃蕩戰,豎立大漢威嚴!
勝了,當然我張純立了大功,從此進入雒陽,平步青云,享受富貴人生。
至于敗了,敗了和我張純有啥子關系?都是董卓和呂英的責任啊,喏!書信還在這呢!人家并州刺史董仲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請求我借兵援助中郎將呂英,現在打不過鮮卑,我張純固然有罪,但是只要守好雁門,也可以將功補過吧!
至于為什么他董卓會要求我出兵援助呂英?
當然他兩有一腿唄!你不瞧瞧看,連請求出兵的書信都是呂英代筆的!
“呼!”
想到這里,張純深深的吐了一口濁氣。
我果然算無遺策啊!
他有信心是這次事件的幕后黑手,終極收益者!
而董卓,此時腦子里也有了一番掂量。
昨天從呂英的暗示里,明白了自己大概率獲得的封賞也是一個中郎將。
那可是有兵權的好位置啊!
但是此番董卓當時雖然豪氣肝膽,帶了李儒為首的智囊團來,不過問題就出現在日子過的太好了,李儒又一直在旁邊指指點點,董卓一氣之下就把李儒趕走了!
沒啥人討論了!董卓只能自己分析。
好在,董卓也是老謀深算之輩,憑借過人的勇武和過厚臉皮,昨天硬是強行從張純那哄騙了五百萬錢。
可是,可是,董卓今天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麻煩!
自己沒啥兵馬啊!呂英把張純的人馬拿去了個七七八八。
自己還是虧啊!所以,在張純要求他起筆寫什么出兵信的時候,他是千不愿,萬不愿,只能在信上一頓瞎扯,仗著呂英又著急要兵馬,事情便促使成了呂英為董卓代寫。
到時候要是輸了的話?
哎!我董卓啥都不知道,別找我!
我在晉陽刺史府修房子呢!
什么?你說有我請求出兵的信箋?
不可能,我從來沒寫過!
不信你看筆跡啊?對吧對吧?
所以,或許你呂英賺的多,但是我董卓絕對不虧!
至于張純,一個死人而已。
想到這里,董卓也傻傻笑了起來。
我果然才是這次事件的幕后黑手,終極收益者!
呂英呢,看著面前這兩人。
其實挺無語的!
張純、董卓兩人的表情把一切都寫在了臉上。
一臉春風得意的神情,臉上寫著大大的“牛”字!
仿佛都在訴說著自己才是賺大了的那一位。
但是這明顯就是俄羅斯套娃,一環套一環啊!
張純以為他站在了最頂層,殊不知外面還套著一個董卓;
董卓以為他站在了最頂層,殊不知我呂英還在外面看著他。
就在幾人在校場交接的時候,他已經早早作出了安排。
高順、審配、關羽帶著100虎賁甲士,突襲了張純府邸。
高順熟門熟路,很輕松的設置了包圍點;
關羽武藝高強,直接擊潰了府邸的反擊力量;
至于審配,打贏了把主要人物綁在一起,拿出圣旨,一頓嘴炮狂轟亂炸。
估計現在張純回去之后,猛然發現老家被偷了,自己家變成別人家,下屬也全部倒戈了。
再發現董卓不是自己人,他呂英也不是自己人。
內心肯定會很激動吧?
呂英發誓,真的沒想到此次行事,會如此順利!
不過,這其實,實在,確實是不怪張純,最為一個老兩千擔,最為一個老硬幣,張純的智商其實已經很到位了!
只是那個曹節的玉佩,估計是張純打死也猜不到來源的東西啊!
“既然今日事成,不若我們打道回府,再提前慶祝一番?”
張純忽然開口說道。
董卓笑了,呂英也笑了。
“張太守,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