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正式結束了。
這個如夢似幻的夏天,發生了太多。還來不及等孟風雪去回味,新學校里的一切就已經占據了他全部的時間。新認識的朋友,更難的課程,學校里的籃球社,海邊的小吃街,太多太多新鮮有趣的事物在等他去體驗了。
即便沒有了爸爸的美味點心,孟風雪還是憑借著自己開朗的性格交到了不少朋友。
同時,生活也在發生著不少積極的變化。
媽媽調整了工作的安排。現在一周總能有三四天,可以在孟風雪放學回來時準備好晚餐等著他一起吃飯了。
當年因為好吃的餛飩而和爸爸走到了一起,說明她曾經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如今卻不得不把吃飯當成一件對付的事情,一定很難過吧。
不過,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媽媽發現了一個新的樂趣。李伯早就把那十幾本筆記本寄了回來。所以她每天捧著《孟氏食譜》的原本,看著爸爸這些年的筆跡,學習廚藝。
美中不足的是,媽媽這位新上任的廚師可能確實缺乏一點天賦,不擅長這件事。一到她做飯的時候總是出狀況。
這不,孟風雪一進家門,就聞到一股刺鼻的怪味。他立刻反應過來,趕緊沖進了廚房。
廚房里,媽媽正在對著一個燒穿的砂鍋低頭思考。她在工作上臨危不懼的風范得到了很好的展現,即便把粥煮糊了,她還想怎么能搶救一下。記得爸爸的筆記本上記載的小方法,去掉焦糊的部分,再加些蔥姜煮可以去掉糊味。媽媽立刻如法炮制,可是很顯然對這鍋粥無力回天了。
因為這鍋粥的問題不只是底下有焦糊,里面還夾生。
看著黑乎乎的砂鍋,孟風雪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看來今晚是不可能吃到粥的了。
“要不,還是吃那個吧。”小孟向媽媽提議說。
那個,是一個絕對不會出錯的選項。那個,說的就是煮面條。幾乎每個人的家里都有一種煮家常掛面的方法,那就是根據冰箱里有什么,就煮什么面。
有剩余的雞湯、肉湯、骨頭湯是最好的了,可以拿來煮個湯底。有些人喜歡直接用煮好的湯再加面進去煮,有些人則習慣煮面和湯要分開,這樣面和湯不會糊糊涂涂的。
各種各樣的方法都有,只看怎么方便。或是看每個人的媽媽從小給煮的是哪一種形式的家常面條。
事實證明,媽媽多年獨居生活,煮面還是做得非常拿手的。因為一個人吃飯,做面條簡單,有菜有肉,還有暖胃的湯水。更重要的是,只需要洗一個碗。
拿定主意,媽媽便從柜子里掏出從超市里買來的平平無奇的掛面。用剩下的肉末放進油里煎炸成肉醬,拌上豆瓣醬,加上水沖成紅亮噴香的底湯。煮開下掛面,再以后放青菜、番茄,撒點蔥花。只消幾分鐘,一碗媽媽口味的家常面就做好了。
這種面條,其實沒有固定的搭配。今天有魚蝦便放點魚蝦,明天沒蔥花就放些蒜苗。
孟風雪卻百吃不厭。
一大鍋面條剛上桌,忽然有不速之客開門進來。不用想也知道是小姨。
“好香啊。”她熟門熟路,自己去廚房拿了一只空碗,不客氣地在桌邊坐下來。分出了鍋里的面條到碗里,呼哧呼哧地吃了起來。
媽媽板著臉說:“你來得可真巧。”
“我拿這個巧克力來換吧。”小姨笑嘻嘻地掏出一份包裝精美的巧克力遞過去,媽媽的臉色才緩和下來。原來媽媽很愛吃巧克力。不止如此,她還喜歡巧克力深沉的顏色。她的頭發、大衣,全都是這樣的苦澀的棕黑色,就像他們第一次見到那樣。
孟風雪暗暗記在了心里。
現在,他和媽媽,還在熟悉的過程中。但是有了向對方靠近的心,將來一定會好起來的。雖然他和媽媽彼此都不知道怎么樣做才能有一個完美的家,但誰又規定了一個完美的家,該是什么樣子的?
在電視、電影里,美好的家庭都是父母從孩子出生就一直陪伴著長大。而父母之間的關系也很和諧。
這些孟風雪不曾親眼看過,他不知道美好的家庭是什么樣子,也不知道在一個家庭里,爸爸愛媽媽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可他知道程田的父母相敬如賓,彼此是彼此靈魂上的伴侶;表面上雖然對程田嚴厲,其實每一步都在為兒子考慮。像林群爸媽工作雖然忙,但只要答應了孩子的要求,再難也會去做到。他們對林群是十分寵溺的。
這些不同的表達,一樣是美好的家。
誰說,孩子和媽媽天生就要親密無間?親情更多是朝夕相處出來的。所以他對媽媽如此陌生和抗拒。可事已至此,他愿意,為了自己,為了更了解過去的爸爸,為了媽媽,去努力。畢竟,他愛的爸爸,曾經非常愛他的媽媽。
看到母子倆的關系漸漸破冰,小姨笑盈盈地說:“看來我不需要經常來了哦。”
孟風雪一句“不行,要來的”還沒說出口,小姨又做個鬼臉說“開玩笑的。”
他得到小姨太多幫助了。小姨好像一直在他和媽媽的關系里努力修補,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就像一根針,將線和繡布縫補在一起。但是故事的最后,作為工具的針卻要離開。
孟風雪不愿意讓小姨離開,每一個家人對他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小姨吃完面,兩腳一抹油地又走了,接下來,她又要去國外出差了。媽媽很是無奈地搖搖頭,像是習慣了小姨來去如風。
她的故事又是什么呢?似乎只有小姨的故事,從來沒有人和他說過,像一個謎。也許在某天,這謎底自然而然會揭開。
望著緩緩關上的門,窗外的蟬鳴也像被漸漸關掉了音量。夏天要結束了啊。
不得不說,這是他人生最最壞的一個夏天,也是人生最好的一個夏天。
夏天結束了,他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