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后,忽一日。
兩界山,山腳下出現一位形如枯槁,狀似佝僂的年輕老僧。
身穿一破爛袈裟,腳穿一雙破鞋。
面龐發黑,目光呆滯。正是一路風餐露宿,跋山涉水遠道而來的陳流兒。
看著眼前狀如五指的兩界山,那呆滯的眼睛流下兩行濁淚……
像是為了洗刷過去幾個月所遭受的苦難和屈辱。
自從那日觀音菩薩留下了悟了圈、作死系統就開始了宕機。而白馬也狂奔而去。
陳流兒就開始了野人般的荒野生存,上演了西游版的魯濱遜漂流記。
原本唐僧西行路上有四方功曹、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和一十八位護教伽藍。
可到了自己這里,沒有四方功曹!
沒有六丁六甲!
沒有五方揭諦!
沒有一十八位護教伽藍!
陳流兒能夠理解四方功曹和六丁六甲乃是天庭指派,陽奉陰違也很正常。
可五方揭諦和一十八位護教伽藍乃是西方靈山佛祖的人。
而自己連他們的毛都見不到,他們底是看不起來如來呢?
還是看不起來如來呢?
如果說天上的神仙太忙離的太遠信號不好,陳流兒還能勉強理解。
可是叫山神山神不應,喊土地土地不靈又是他喵的搞什么鬼?
每次想起這些都是意難平,氣抖冷!
他喵的自己好歹也是金蟬子轉世、如來佛祖親自指定的取經人啊!
哪怕是言語上小小的冒犯了一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南海觀音大士,但也不至于這么不招待見吧?
更何況觀音姐姐大人有大量并未當面給自己難堪,反而送了一個金光閃閃的禮物,美其名曰“悟了圈”的金箍咒。
這是多么的寬以待人,大肚能容的高尚情操。
每次想到這,自己總是情不自禁的流下喜悅的淚水。
雖然淚水是咸的,但、但這一點都不重要……
陳流兒不是沒有想過了結余生。
可撞樹樹會倒,投河河水干。每一次那金光閃閃的金箍,總是能救他于危難之際,令陳流兒哭笑不得。
終于陳流兒又悟了,既然死不了,那就好好活著唄!
定要把西行取經路搞的烏煙瘴氣,亂七八糟!
為了不成佛,為了擺脫宿命,他也要努力的嘗試一下。
萬一實現了呢?
從那天后,陳流兒渴時就喝露水和山泉水,雖然少了家鄉灰塵和霾的濃郁,沒了內味。但卻多了一絲甘田和清爽……
餓時,就上樹摘野果充饑,偶爾運氣好時,還撿到了一只撞到樹上肥碩的野兔和一只瞎了眼的野山錦雞。
那滋味……真好!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日又一日的過去。
陳流兒翻過一座山,又走過一條河,然后再翻過一座山,再走過……
終于風雨兼程,日夜不停。在男人都要對自己狠一點的指導方針下,他來到了兩界山,這個大唐的邊界。
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可惜他不是魚更不是鳥,但這些不重要。
因為陳流兒知道兩界山下有癡癡等他的人,不,準確的說是一只猴子。
一只剛出生就惹來滔天眾議,就被安排的清清楚楚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