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夭兒找回來了,李林材放下心來后不久,另一個難題又擺到了他面前。
那就是村子里的人幾十號人幫著他找了一天一夜,現在孩子找回來了,他需要謝謝人家。
空口白牙的道謝可談不上誠意,李林材思前想后糾結了許久,萬分艱難的做了個決定。
他要將家里最后一頭母豬殺了,用來宴請村里人一起吃頓飯。
之所以說是艱難決定,是因為那頭母豬是李二家除了房子外,最后一樣的值錢的東西了。
李二家里原本是有三頭豬的,去年李林材的母親李老太得了一場大病,為了給李老太湊藥錢,李林材賣掉了家里的兩頭豬。
當時李林材和李大拼盡了全力,想盡了一切辦法,賣掉了家中能賣的一切去湊錢為李老太看病。
若不是李林材想著母豬能夠生崽,豬崽能夠換錢,這樣也能稍稍緩解交了稅糧后家中的壓力,他才將這頭母豬壓倒了最后。
他的打算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賣這一頭豬。
不知幸還是不幸,李老太沒有熬到那個萬不得已就在正月里離開了人世。
那時李林材在難過之余,心中其實也暗暗松了一口氣,母親雖然沒救回來,
可至少,來年他的妻兒不會因為沒錢買糧而餓肚子。
事實上正是因為李老太生病之時,李林材的悲痛和無奈印在了李夭兒的眼里,才導致了李夭兒自覺生病后,不敢和家人提及。
她害怕,害怕再從父親的眼里看見那樣無能為力又不得不負重前行的目光。
然而將將過了大半年,李林材又走到了不得不殺掉這只母豬的境地,他決定下的艱難,如何去同李氏開這個口更加讓他為難。
李林材在院子里徘徊了大半天,才一咬牙推開了房門去和李氏商量。
李夭兒懂事的待在爹娘的房門外面,沒有去打擾爹娘。
可爹娘低聲討論的說話聲,還是隔著不厚的門板斷斷續續的傳到了李夭兒的耳中。
“……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殺雞……”
“幾十戶人,六只雞哪夠……”
“……找他三叔借……”
“我三弟你也知道的……他還供著兩個書生……”
爹娘的對話,最后以娘親的低聲抽泣,爹爹的無奈嘆氣告終。
李夭兒聽著木門后的哭泣聲,心中暗暗抽痛,她輕手輕腳的不發出一點動靜悄悄回了她的房間。
當夜,李夭兒失眠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林材就去村子里請來了屠戶,邀著李大,三個人在自他家后門外的田地上,將那頭母豬殺了。
之后,他親自到村里挨家挨戶的請村人第二天到他家中吃飯。
到得次日,李二家熱鬧非凡,大半個村子,四五十戶人家或拖家帶口,或獨身前來,熙熙攘攘擠滿了院子。
李夭兒乖巧的跟著爹爹招呼村人,或幫忙抬個凳子,或給人遞上一碗熱水,竭盡全力的做些她能做的事。
村人見著她如此乖巧,都或真或假的撿著‘能干’‘聰明’‘有福氣’的話將李林材和李夭兒夸上一夸。
李子衿年紀小,幫不上正經忙,跟著小伙伴們院前院后的來回追逐。
一時間李家院子里大人小孩的語聲笑聲夾著灶上豬肉香,遠遠近近的蕩開,恍如過年。
李夭兒的三叔,李林杰趕著氣氛最熱鬧的時候,穿著一身斯文長袍,提著一小罐子白酒,踏進了李林材家的大門。
農家百姓多穿短打,能穿一身長袍的多是讀書人。
因此李林杰的出現在這一群大老粗里很有些鶴立雞群的味道,一時四周的百姓都將目光投向了他。
李林杰倒是也不覺得尷尬,他儀態從容步伐穩健的邁進了院子,扯著嗓子就招呼。
“二哥,二哥,快出來,你看我給你帶來了什么。”
李林材和一直在后園子空地上幫廚的李大,聞聲從后門外鉆了進來。
農家灶房小,做這許多人的飯菜施展不開,是以在后園子里臨時搭了灶臺,熬湯,洗菜,切菜都在后面。
李林材頂著一額頭的汗也顧不上擦,朝著李三憨厚一笑,打起了招呼。
“三弟,你來就來了,都是自家兄弟,提什么東西啊,弟妹和子瑞子晟呢,怎么沒有一起來?”
李林杰先提著酒罐子晃了晃。
“白記酒莊上好的陳釀,足足花了我一百文錢!”
李林杰說著將酒遞給李林材,才開口解釋為何妻女沒有一同前來。
“你三弟妹去私塾接那兩小子去了,晚些時候來。”
說完這一句,李林杰撇下了李林材大嘴大臉的和周圍的村民打起了招呼。
在一個相熟的村民讓開了一條凳子后,他一屁股坐了下去,自有與他相熟湊上前來同他寒暄。
“快坐,快坐,李大賬房今兒春風滿面,心情不錯啊。”
“你不知道,我家子瑞前陣子得了先生的夸獎,說是來年鄉試有望!我這可不是就……”
李林材提著那一小罐子酒,見酒罐子上確實貼著一個字,那字似乎就是先前他在白記酒莊看到的字樣。
他心中微微納罕,望了望在和村人說話的三弟,提著酒罐子隨手同其他村人送的禮品放到了一起,自去忙碌。
李夭兒遠遠見著李林杰踏進院子便找了個借口,溜到了后園子里幫忙,不肯再往院子里跑。。
她這個三叔不知道是不是書本念的多了,特別喜歡拿大道理說人,還愛轉著彎的夸耀他家兩個小子。
李夭兒平日就是無錯的時候,也常常被他以各種道理訓斥,何況這次李夭兒捅了這么個不大不小的簍子,因此見著李林杰她就有些發怵。
可惜,她才躲了一會就聽到李林杰在院子里找她。
聽見三叔沒忘記她,李夭兒只得硬著頭皮走到了前院,果然沒逃掉李林杰的好一頓訓斥。
“大丫頭,你以后不許再亂往山里跑了,多學學你子瑞子晟堂哥聽話些,女子就該有女子的模樣!”
“你看看你,這次給大家添了多少麻煩,讓你爹娘還有我們這些做長輩的多擔心,我前晚,為了你的事一晚上都沒睡著覺。”
……
李夭兒絞著手垂著頭,看似乖巧實則十分不服氣的聽李三訓斥。
她丟了的時候,三叔根本沒有回來幫忙,今天家里殺豬三叔倒是有空。
再說她可不是貪玩亂跑上山的,某種意義上來說可是她和錦華一起救了全村人一命。
可同三叔打交道了那么多年,她早學會了不去回嘴,否則以三叔的脾氣肯定會說她小孩子胡言亂語,搞不好還會被爹娘罵她不敬長輩。
李夭兒撇著嘴不情不愿的聽李三訓斥了許久,好不容易瞅著個機會,找了個借口才得開溜了。
之后的時間里,李夭兒沒敢再往李林杰跟前湊。
將將卡著晚飯的飯點,三嬸和李子瑞李子晟也跨進了院子。
李子瑞是三叔家的大兒子,在整個李家排老二,今年十二歲,李子晟比李子衿大了兩個月排老四。
李子衿行五,李二家剛出生的李子規現在是整個老李家最小的娃娃行七。
大伯家也有三個孩子,老大李子豪今年十五歲,在湛城鐵匠鋪子里打雜,老二李子仁比李夭兒大一歲在家中行三,老三李子和今年八歲,行六。
等李子瑞李子晟也踏進李二家的院子時,除了大哥李子豪還在城里打雜外,老李家三兄弟的六個男娃子便聚齊了。
李子衿和李大家的李子仁李子和一向玩的好,和三叔家的李子瑞李子晟則沒有多少相處的機會。
他們兩人五六歲的時候就被送去了私塾,往日里根本見不著人。
李子衿雖然和李子瑞李子晟相處得不算多,可他其實打心眼里羨慕和崇拜這兩個能夠讀書的堂兄弟。
因此本在院子里瘋玩的李子衿一見著李子瑞和李子晟,便瞬間斯文了起來,期期艾艾的向著兩個堂兄弟靠了過去。

南塘春
啦啦啦~進入下一個故事周期,這是錦華重新出來前的過渡故事,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