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李佑也要講究效率的嘛,不可能什么都將就他們兩位老先生吧。所以才將他們給淘汰出去。不過剩下的這些李佑就是需要認真對待的了。至少保證他們都聽明白,聽懂了,會做了才行。
一個時辰過的很快,李佑宣布下課后,眾人起身,拱手一個九十度的彎腰行禮。如此大禮,讓李佑都看的有些發愣了:“你們這是為何如此大禮,快快起身吧!”
在唐朝,拱手躬身九十度,這絕對算是大禮參拜了!想想只有‘天地君親師’,這五者才會讓人大禮才拜吧。
一般見面拱手即可,表示敬意,也只需要微微彎腰即可。
閻立德開口說道:“殿下,以前不知這新式算學其中之妙,是屬下有眼不識金鑲玉。得殿下傳授如此學問,方知這其中之妙。殿下愿意將此等學問傳授我們。我們不敢高攀,但殿下于我們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這一禮是殿下應當受的??!”
對此李佑也不好多做推遲,欣然受下他們的這一禮。待到他們告退,李佑卻叫住了方蘭君。
方蘭君留下來,疑惑問道:“不知殿下可有事情吩咐民女?!?p> 李佑想了想開口問道:“方姑娘,你是數月之前,獨自行千里路,輾轉多地才來到京城投奔你叔叔的。對吧?。 ?p> “是的!”
“你行千里路,輾轉多地。大唐百姓現在如何?你應該是深有感觸??梢院陀诱f一說嗎??”
方蘭君有些意外,完全沒想到李佑留下她竟然是為了問這樣一件事情。想了想回答道:“殿下,大唐百姓現在也算安居樂業。比往年,百姓要好過了很多了。”
李佑擺擺手:“本王不是要聽這些好的方面,本王要聽的是不好的方面。這才才大唐初年,絕大多數家庭都有足夠的土地分配,自然是安居樂業。也能很好的休養生息。但是一些不好的情況呢?”
方蘭君想了想說道:“要說不好的地方,還是有很多,現在百姓很窮,家中沒余糧,抗災害能力很差。一旦發生一個天災人禍,那就算徹底完了。民女見過黃河決堤,淹沒了好多村莊,千畝良田毀于一旦,房屋也多有垮塌。那些百姓雖然沒事,但往后他們更加沒辦法生活了?!?p> 李佑思慮半晌,開口說道:“這些事情往后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本王現在想要找一些年幼的孤兒,傳授他們學問。你覺得這些孤兒好找嗎?”
方蘭君連忙點頭:“殿下有此心,自然是極好。而且這樣的孤兒現在有著好多的。長安城很少,但是殿下若是走出長安城,那些乞討之人,真的要好一些都是孤兒??!他們從小失去父母,自身無能力養活自己,只有依靠乞討度日?!?p> “如此便好,到時候你讓酒樓的掌柜去幫我挑選一百個六歲到八歲之間的吧。勤奮聰慧的優先,那些太過懶惰的就算了吧?,F在本王能力有限,不能救下他們全部,始終需要放棄一些人。”
“一百個六歲到八歲的孩子,太過懶惰的不要!殿下,民女已經記住了,明天就讓掌柜出京城去挑選那些孩子。只不過還需要各種手續?!?p> “這一點你大可放心,本王會吩咐好的。對了,孩子不一定只要男童,無論是男童還是女童都可以?!?p> “是!殿下還有什么吩咐嗎?”
李佑擺擺手:“你去吧啊,掌柜明天就不需要來學習了。等他回來,隨便找人為他補習一番即可?!?p> “是,民女告辭?。 ?p> 吩咐了方蘭君,李佑這邊自然還需要申請一些手續。畢竟在古代,那些孩子好多都淪落為黑戶了,李佑怎么也得為他們弄好身份證明才行嘛。
而且現在這個時代入城都想要路引的。并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進入長安城的。
這樣的事情,與其去找那些官員,李佑覺得不如直接去找自己那皇帝老爹來的方便。于是次日一招,李佑就去了弘義宮面見李世民。
李世民一邊批改奏折,一邊開口問道:“你找父皇是有什么事嗎??”
“父皇,昨日兒臣吩咐人去為兒臣尋找一百個六到八歲的孤兒。大多都是遭到天災人禍,或者是戰亂遺留,身份難以考證。所以.........”
李世民點點頭:“明白了,小事一件,待會我會提醒一下長安令去辦妥這件事的。只是你找這些孩子是想要干嘛??”
“回父皇,之前和父皇說過的那些學科的事情,兒臣也知道現在并不適合開辦這樣的學府。既然如此,兒臣便自己先培養一些這方面的人才。等日后時機成熟了,也正好有這些人去做老師。這不就正好嗎?”
李世民輕輕一笑:“不錯,很有想法。不過想要錢沒有,那中華樓聽說很賺錢??!每天都有近百貫入賬。養活他們應該也沒問題了吧!”
李佑嘿嘿一笑:“父皇放心,兒臣自然會想辦法養活他們的,而且兒臣現在這的確不缺錢??!”
“那便好!還有事嗎?沒事就出去吧??!”
意想不到的順利??磥磉@段時間,自己表現的還不錯。頗的李世民的心的啊。
上午李佑在翼國公府,新的長安令就來拜會他了。雙方商談了一番。無非就是那幫孩子的身份問題,必須要實實在在的辦妥了才行。然后就讓這長安令和中華樓掌柜的交接一番。掌柜一行人帶著長安令開具的文書便上路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著。楚王府的所有地基,泳池,還有園林等等都已經好了,現在已經開始建造建筑了。相信再說兩三月,一座嶄新的楚王府也將會拔地而起??!
官窯那邊也已經燒制出了玻璃,不過純凈程度還達不到李佑的要求,現在也正在進行改良。爭取做出拿著透明玻璃出來。
中華樓那一段也徹底被封鎖了,因為李佑設計的和現有中華樓出入太大,所以在和方蘭君商量過后,干脆就開始從新建造得了。而且還是采取混泥土澆筑而成。
李佑的教學也一直都沒有停止。而且學到現在,他們應該能夠解決現在的那些賬本了。李佑便紛紛讓他們將楚王府建筑賬本,中華樓一起的賬本全部都從新整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