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1、兵伐錦城(1)
從鳳山回來,大將軍吳世琮心事重重,每天雖然和嬌妻幼兒的陪伴。可還是打消不了他心中的那個疙瘩。
那就是鳳山上石碑的問題。
鳳山上,四十八座廟宇的修建,快些進行了三年,有好幾座廟宇都已接近尾聲。
當初,建立四十八座廟宇的目的,就是要把鳳山仿照南岳衡山‘式樣’,打造一個新有‘衡山’,間接隱喻著興起又一座‘衡州城’。以表明他們光復大周政權的決心,也是秘密反清的大本營。
可是,最重要的一步,也就是利用大周昭武皇帝在衡山所作‘隱詩’,而借用此在鳳山上立隱詩碑,也借此隱詩碑召集舊部,共同反抗清朝。
可是,自從上一次深入錦城求取石碑,不但沒有把石碑取來,反而讓吳世琮等差一點把命達在錦城。這就是大將軍吳世琮一直以來的地塊心病。
前幾天又一次上了鳳山后,這一‘心病’更回嚴重了。他時時想著,總有一天,他會帶兵殺向錦城報此‘一箭之仇’。
在此之前,老兵軍師陶潛勸他,要想對外發兵,先得鞏固后方,鳳城,就是他們的大后方。所以,才有了重修鳳城一事。
幾個月后,重修鳳城之事已進入尾聲。
這天,終于有了一個讓大將軍吳世琮起兵攻打錦城之借口。
吳世琮鳳山之行回到幾個月,這一天,他留在將軍府陪伴著自己的嬌妻及幼兒,正享受著這難得的天倫之樂。早有探子來報,近幾天,經常有一伙人出入于鳳城北邊,鳳城與錦城交界之地。今天終于擦得,他們就是錦城之兵,這一段時間,他們頻繁出現在兩縣交界之處,其他他們也在試探著鳳城里吳世琮這一伙‘反賊’之消息。他們也在時時注視著鳳城之動靜,準備著有一天,向鳳城發兵復仇。
原來,吳世琮等從清兵手中奪取鳳城,把鳳城之清朝縣官趕走,逃到了錦城。錦城之縣官,與鳳城之縣府大人,別說有深交,相互在一個地方任職,又是鄰居,就算是平常沒有什么交情,也不至于一方出事,而另一方置之不管。更何況兩縣政府大人還有一定交情。
鳳城縣政府大人逃往錦城,猶如喪家之犬。一個縣令,丟失了自己所管之縣,不管上頭問不問罪,對自己都是一種恥辱。一開始,兩縣府大人并不想上報朝廷,丟失一縣,不說死罪,貶官去職,那是最輕的處罰。好在,近些年,大清康熙皇帝心忙于北方與葛爾丹征戰,無暇顧及鳳城、錦城這些黔地之偏遠之地。兩縣府大人,為逃罪責,此事一直隱瞞不報,所以,直到如今,京城并不知道鳳城已被吳三桂反賊之‘余孽’奪取。
而鳳城、錦城縣令,知道這事隱瞞不報,并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在康熙西征回到京城之前找準時機,把鳳城再一次奪回來,那時,再將功續罪,或許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所以,一直呆在錦城之鳳城縣令,以及錦城縣令一起,也在隨時試探著,找準時機準備進攻鳳城,奪回屬于自己之地。
幾年過去了。鳳城里不但沒有他們想要的會慢慢衰落之像,反而真越來越興旺,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好。
更加氣人的是,奪取鳳城的大周兵,竟然私自闖入錦城,想從錦城偷取石碑。鳳城之大周兵的想法雖然冒險,但對于錦城之清兵,及鳳城隱藏于錦城之縣令,何嘗不是一種諷刺。
最后,他們的計劃雖然被錦城縣令識破,派兵對他們進行圍剿。那一仗,雖然他們取得了勝利,可是,還是讓吳世琮等沿著清水河逃跑了,這真是恨上加恨。這都‘欺負’到門上來了,還能再忍嗎。
從那時起,錦城縣令隨時派兵到鳳城與錦城邊界處試探,只在鳳城里一有風吹草動,他們馬上帶兵殺入鳳城,報此奪城之仇。
可是,一直也沒有找到機會。
近來,聽得鳳城之大周官兵,不僅在鳳城北邊的鳳山上大興土木,并且還在鳳城里大修城墻。這不是要長期依據占據鳳城住下去嗎。此時,如果還不能采取‘行動’,等大周之兵,在鳳山上修好的攻勢,重新加固鳳城。他們就更加不是鳳城之大周兵之對手了。所以,近來,他們加緊了邊區視察,想找準備時機,向鳳城進兵。
由于頻繁出現在鳳城及錦城交界處,也引起了鳳城之兵的懷疑。這一天,鳳城之兵來到邊界,看到好些錦城之人在邊區上鬼鬼祟祟十分可疑。他們便設下埋伏,對錦城之兵進行打擊。最后終于把他們打敗了。并且從中抓獲了一個敵人。經過詢問,才知道內情。
大周巡邏之兵,把抓獲的錦城清兵送到鳳城,并把情況向大將軍吳世琮如實匯報。吳世琮一聽,氣得大喘粗氣。他馬上升堂,把抓獲之錦城清兵拖入殿中拷問。還沒怎么用刑,俘虜兵就把所有的事情全都說了出來。
這一下,將軍吳世琮不但不生氣,反而笑了。他并沒有對這一俘虜之兵做什么,甚至都沒有對他用刑。他嘴角微笑一動,似笑非笑地對周圍道:
“一名小兵,把他放了。”
“啊?放了?!”
“嗯!放了,放他回去。”
“這……”
站在下面殿前的眾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以前,大將軍對待抓獲的俘虜并不這樣,即使不對他用刑,也不至于就這樣輕易把他給放了。大將軍吳世琮只是再一次向大家強調:
“把他放了。”
殿前將士們摸不著頭腦,但將軍的命令不得不聽,兩將官向前,把俘虜經放了。就連這名被抓來之清兵都感到莫名其妙。他站在殿前,朝四周看了又看,都有點平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真要放自己地道戰嗎?還是……是不是等我走出大殿的一瞬間,背后一支冷箭,把自己射死?’
他遲疑著,并不敢走出大殿。
“還不走,你站著等死?等我們將軍反悔嗎?”
俘虜兵聽得叫喊,才硬著頭皮轉過身,小心翼翼朝著大殿門外走去。等他走出大殿,他所想像的冷箭并沒有朝他后心射來,他暗自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還沒等俘虜之兵消失在殿外,將軍吳世琮在殿上大聲叫喊:
“如今軍師及眾將軍殿前聽令,我要發兵攻打錦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