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尋著聲音轉身望去,果然是他!!
【你】
!!
【蘇鶴】
藍姑娘近來可好?
【你】
甚好,多謝道長關心
【蘇鶴】
數日未見,甚是思念
【你】
蘇道長……(你莫名有點慌了神。
【蘇鶴】
(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蘇鶴】
那么,藍姑娘可否賞臉隨貧道前去休憩室一趟?
【嬌月】
(你還未來得及回答,嬌月便向你使了個眼色。
【嬌月】
那嬌月就先往前邊去啦~(我還是不在這兒搗亂了嘻嘻嘻~)
【嬌月】
(說著便隨眾人往遠處參觀去了。
你因游觀著實無趣,想了想便隨蘇鶴來到他的休憩室。
【蘇鶴】
閉上眼睛,藍姑娘(待你坐下后,蘇鶴神秘地說。
你閉上了眼睛。忽然感到掌心內被放了一塊冰涼的東西。
睜開眼一瞧,原來是一塊清澈透明的玉佩。
晶瑩溫潤,嫩如新柳。一環上刻“溫潤”二字,另一環上雕“儒雅”二字。
這兩個大玉環用青色緙絲相扣,底下又掛著條淺藍穗子,
顯然是表達“環環相扣、心心相印、永不分離”之意。
蘇鶴雖未明說,但見此寶物,你也知道這便是贈與你的定情信物。
你看明了他的意思,不覺有些紅了臉。
【蘇鶴】
此玉佩喚作“雙環冰蓉玉”,系貧道隨身之物。
【蘇鶴】
竊見這色澤與姑娘十分相配,便欲相贈。藍姑娘看著可還喜歡?
【你】
喜歡~那小女子就謝過蘇道長了~
你想了想,也決定取一隨身寶物贈與他。
便摘下了一直戴在發髻上的青簪,放于他手中。
那簪花呈月牙形,簪身上鑲著幾顆通透明亮的青玉珠,
又雕著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底下垂著流蘇,很是精巧。
【你】
這簪名喚“鎏金點翠簪”,今日便贈與蘇道長了~
【蘇鶴】
(笑道)好一朵精致奢華的簪花!這色澤正與貧道的玉佩一樣呢,二者豈不是很相配?
【蘇鶴】
多謝姑娘相贈~
【你】
(你拿手帕掩面羞澀地笑了一下。
【你】
小女子前幾日在翻閱雜書之時,見那書上說“凡修煉道法之人必會劍法”,可是真的?
【蘇鶴】
是呀…藍姑娘請隨我來
你跟著他走到屏風后,墻上掛著的兩把明晃晃的劍便出現在了眼前。
左邊這把劍格呈龍頭形狀,下含一顆白玉龍珠,劍柄也由顆顆锃亮的龍珠連接而成。
右邊這把劍格則呈天眼狀,下含一顆青玉珠子,比左邊這把多了一絲陰柔之美。
兩把劍都為玄鐵而鑄,且都鍍上了藍紫色鎏金漆,劍刃則閃著絲絲寒光。
【蘇鶴】
左為“游龍劍”,右為“靛影劍”。
【蘇鶴】
昔日先師分派隨身劍之時,每位弟子各挑兩把,那時貧道還尚年幼,
【蘇鶴】
見這兩把花紋不同于其他劍,心內又喜此色澤,便相中了它們。
【蘇鶴】
然令貧道心生好奇的是,數載以后唯有這兩把劍的光澤還如當年分派之時那般锃亮呢。
【你】
此劍可否借小女子一試?
【蘇鶴】
姑娘可也會舞劍?
【你】
不曾會,只是見家兄舞過,私下也曾讀過一些劍法書,看著著實有趣,
【你】
奈何家兄出于保護心理,未曾讓小女子碰過刀劍之物。
【你】
今日見這兩把好劍,便也想試一試罷了。
【蘇鶴】
令兄不教,就別怪貧道摻和了。
蘇鶴一面說著,一面取下墻上那兩把劍,便攜你往那玄清武林去了。
這玄清武林系玄清觀內道士們練武的場地,今日玄青真人和其他弟子們都在陪客,故此地也空無一人。
蘇鶴遞給你了那把“靛影劍”,自己則持“游龍劍”。
【蘇鶴】
藍姑娘,持劍時,掌心應貼左劍格上,拇指則扣住內側劍格,左手臂內旋,朝后握住劍柄……
你認真地聽著他的講解,手也一面做著相應的動作。
【蘇鶴】
姑娘請先觀貧道這一整套的劍招(待你學會持劍后,蘇鶴耐心地說。
話音剛落,蘇鶴便騰身飛躍,撩起劍尖,身姿旋轉,矯若游龍。銀光熠熠,劍影閃過,卻不見人影,
稍傾,云卷雨息,只見他箭步躍起,將劍連續刺擊青天;
真可謂心隨神動,劍隨心揮,身隨劍舞,影隨身飄。
舞至高潮,天地恍若傾斜,山河好似為之變色;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幾番動作后,蘇鶴一揮長袍,輕輕落在了距你不遠處的地面上。
此時,風平雷息,如同波濤洶涌的江海漸漸恢復了平靜,只有那把寶劍還在發射出耀眼的清光。
【你】
蘇道長真真打得一套漂亮的劍法!(你夸道。
【蘇鶴】
承蒙姑娘夸獎~
【蘇鶴】
…現在輪到藍姑娘展露一手了
【你】
(擺好舞劍姿勢。
【蘇鶴】
這劍吶,是武之精髓,舞劍呢又能隨性養心,還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蘇鶴】
劍法亦有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御車格、風頭洗等技巧。
【蘇鶴】
劍如飛風,如劈刺、點撩、崩截、抹穿、挑提、絞掃……(耐心講解。
天資聰穎的你不到兩個時辰便學會了一套基本劍法。
【蘇鶴】
(拿出一本寶典遞與你)姑娘,這寶典請一定帶回,上有一套很好的防身之術,名曰“朱雀玄武剎”。
【蘇鶴】
原系貧道先師所教,后經我改進,既可防御也可起到攻擊妖魔的作用。
你一面隨意翻著寶典,一面聽他娓娓道來關于先師的故事。
蘇鶴先師系昆侖山玄清觀原掌門人,名曰凌霄道人。這玄清觀在那時則喚作天元觀。
而如今的觀名則隨玄青真人由他的道號改一“青”字而成。
昔日,玄青真人是蘇鶴的師叔,也就是說,凌霄道人是玄青真人的師兄。
凌霄道人有一獨門妙招的劍法,曰“朱雀隱喚剎”,此絕技威力無比,可傷敵無數,亦可毫發無損,
久習可操控自如,卻異常難學。
在他的弟子中只有大徒弟和二徒弟學會了。這二徒弟便是蘇鶴。
而蘇鶴隨著自身修煉法術的加強,也懂了一些訣竅,將此劍法錦上添花,
在不影響效力的情況下,變得更易學會了。故改之“朱雀玄武剎”。
但據弟子們說玄青真人和凌霄道人兩人之間有嫌隙,
故凌霄道人也一直未向他及其弟子們透露“朱雀隱喚剎”的竅門。也提醒自家的弟子們勿要外傳,尤其是他平輩。
只可惜凌霄道人英年早逝,當年大家也未明了他的死因,只說是在外云游時不小心被馬車壓了,未曾救過來。
先師歿了以后,蘇鶴與他門下所有弟子都自然而然地投入了其師弟玄青真人門下。
而大徒弟不知為何卻厭惡其品性,便自投長安其他道觀去了。從今往后,蘇鶴便成了他的大徒弟。
【蘇鶴】
先師生前曾對貧道說,他素與師弟交好,兩人相處宛若親兄弟,貧道因念在與先師這段師徒情,
【蘇鶴】
便跟隨師父到如今。然不知為何偶有道友論及先師與師父的嫌隙,貧道只是更愿意相信先師罷了。
提及先師,蘇鶴未免難掩悲痛之情。
你便勸了他一會子,就又開始向他學劍法了。
【嬌月】
二小姐,這寶典可是那位道長贈與的?(回府后,到了晚上嬌月問你道。
【你】
(你笑了笑,沒有理會她,內心卻是走了神。
【蘇鶴】
數日未見,甚是思念。
【你】
……
【你】
(我在想什么呢…罷了罷了,還是早點入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