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羊想上學的這年是馬年,這一年,他剛過九歲生日。
這一年,與他同齡的發小童樂,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
這一年,未羊父親幾乎徹底放棄了他的木活兒,因為他的木活工具早已經銹跡斑斑,變成了一堆廢鐵。
就在未羊家境非常困難的時候,胡慧蘭實在忍無可忍,便將其全部當成破銅爛鐵賣掉,換來了幾包鹽。
后來未羊父親得知此事后,也并沒有任何的抱怨聲,因為,在他看來,一旦沒有人再請他做木活兒了,那些工具留著也就一文不值了。如果不及時處理掉,留在家里還顯得礙眼,當他一看到它們已經退光褪色時,心里就又感慨的不已。
前些年,未羊父親以養豬為業,但好景不長,因為后來未家村多次慘遭旱災的侵襲,莊稼連年顆粒無收,因此,他的養豬事業便每況愈下。
直到了近幾年,他就徹徹底底、順理成章地放棄了養豬這條路子。
之后,為了不繼續在家當農民,他便跟了未家村幾個鄉親外出務了工。
無論如何,經過這些年的辛苦努力,現在,未羊家也隨著村里人一起搬到了的平塬上,未羊父親在新地基上蓋了幾間紅色的磚瓦房,從此,便象征性地告別了他那原始的窯洞生活。
這一年,未羊的哥哥未星上了初一。
學校在距離他們家二十多公里外的縣城里,作為住校生,未星每個月只能回一次家,僅此一次。
這一年,胡慧蘭依舊忙著她的農活兒,每天都急急忙忙地往地里跑,鋤草、施肥、鋤草、施肥......如此這般,循環不斷地重復著。
這一年,未羊明顯懂事了不少,他自知自己從小就有耳聽不見、有口說不出,和正常人不一樣。
可是,他的智商卻一點兒也不低,他與童樂相比,最大的差別只不過是,自己少讀了三年書。
但在其他的諸多方面,他們卻不相上下,他有的長處童樂沒有,童樂有的長處他沒有。
比如,他懂得母親的用心,母親把他反鎖在院子里,是為了他好,他不再哭,也不再鬧。
他懂得母親的辛苦,并且,自己學會了做飯,不再等母親勞累一天,回到家里后還要加班加點給他娘倆做飯吃。
他懂母親的勞累,時常主動請求母親,要去地里幫忙鋤草,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對什么都抱以強烈的好奇心,隨心所欲的到處亂跑,害得他母親一邊辛辛苦苦地鋤地,還要一邊費心費力地找他。
至少,這幾點在童樂身上就沒有。
對童樂而言,他絕不會被他母親像猴子一樣反鎖在院子里,四門不出、五門不入,而且,還能像未羊那么的安靜聽話。
童樂也不會做飯,但他有爺爺和奶奶(未羊沒有),他爺爺奶奶都會做飯。
當然,童樂也不會主動去麥子地里幫忙鋤草,因為他母親一叫他,他就忙著要去寫作業了。
無論如何,對未羊來說,童樂便是他唯一的好朋友了。
在未家村,能知他懂他的人,除了他母親以外,大概就只剩下童樂了。
有時,童樂都比生他養他的親生母親更懂他。當然,未羊的朋友也少得可憐,這與他母親不無關系,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他母親把他像勞改犯一樣鎖在家里,幾乎要將他老死不得與外面的世界往來的結果。
因此,未羊至今一遇到陌生人都倍感好奇,就仿佛在外星球上遇見到了外星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