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憶夢長安

夢長安下;長安興衰史第十一章;三國(下)

憶夢長安 孤王崔衛東 3812 2021-09-01 13:57:37

  經赤壁大敗,曹操損失慘重,連剛到手的荊州也沒能守住,一路潰逃,途中卻幸得司馬懿。

  周瑜率軍攻取南郡,而劉備也趁機奪得江南四郡,只有北部的荊襄之地還在曹操手中。

  劉備又從孫權手里借來南郡,當上了荊州牧,自此,劉備集團這才算有了立足之地,實現了跨有荊益的戰略的第一步。

  緊接著,劉備集團劍指益州,開啟了實現逐鹿中原,爭霸天下的宏愿。益州境內的漢中太守張魯,本是劉焉的部下,后來張魯與劉璋分裂,開始自立,雙方互相攻伐多年。

  而重振旗鼓,卷土重來的曹操與西涼的馬騰集團的關系日漸惡化,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馬騰使苦肉計詐降,被曹操識破,后被殺,馬騰之子馬超隨即率軍與曹操正面交鋒。

  在與馬超的對戰中,曹操又一次低估了馬超的實力,差點被馬超刺死,幸得大將許褚所救,這才化險為夷,此次戰役中曹操可謂窮途末路,險象環生。

  最終,馬超在曹操的離間計下,砍傷自己的叔伯,又被曹操一舉擊敗,帶領殘軍向南而逃。

  就在曹操戰敗馬超收復西涼之地后,劉璋害怕曹操繼續南下,攻伐自己,于是軍師張松獻策;將同為漢皇后裔的劉備請進漢中,與其共同抵抗張魯與曹操大軍。

  結果劉備進軍益州之后,反戈一擊,又派幾路大軍并進,包圍了成都,奪取了整個益州,實現了跨有荊益的全部戰略。

  劉備的勢力大為增長,已經超越了昔日的盟友孫權集團,孫權豈能養虎為患,隨即派人索要荊州。

  兵強馬壯后的劉備自然不愿歸還,于是雙方屯兵駐將,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而戰敗馬超的曹操,此時的勢力也是大為增長。這次他親率大軍直指漢中,攻破城池,又收復張魯,打開了益州的北大門。

  曹操的再次南下,孫劉集團又再次言和結盟,平分荊州后,匆匆回防曹軍。

  曹操大軍與劉備大軍在漢中對峙,展開搏殺。此次戰役,劉備擊敗曹操,并斬殺其大將夏侯淵,占領漢中。

  此時的劉備如虎添翼,接而占據了整個益州和半個荊州,自立;漢中王,迎來了人生中鼎盛的時刻。

  就在劉備自立漢中王一個月后,留守荊州的關羽出兵北伐,進攻襄樊地區,先擊退曹仁,后擊敗龐德、于禁,威震一時。

  就在曹軍又一次兵敗如山倒之際,孫權卻不宣而戰,令江東都督呂蒙、陸遜偷襲荊州,吳軍悄然過江,而守將傅士仁與糜芳卻不戰而降,荊州就此失守。

  襄樊戰場上,關羽又受阻于徐晃,可謂是腹背受敵,進退兩難,向上庸孟達及劉封求助也遭拒,最終,關羽英雄末路,兵敗身死,荊州盡收孫權囊中。

  劉備得知關羽被殺,立誓復仇,還未等劉備出兵,北方的許都卻發生了改天換地的巨變。

  公元220年三月十五日,戎馬一生的一代梟雄魏王曹操病逝,同年,其子曹丕繼位,隨后曹丕逼迫大漢天子漢獻帝劉協禪位,代漢自立,正式建立了曹魏政權。

  至此,劉家天下的大漢江山徹底終了,漢獻帝被曹丕放逐,不堪其辱,漢獻帝鑿船自盡。

  劉備得知獻帝被害,先為獻帝發喪,繼而,公元221年,劉備自立為皇帝,建立蜀漢政權。

  劉備稱帝后,準備興兵伐吳,還未等出兵,張飛竟然被部下所害,并將其首級送與孫權,這就更加激化了劉備與孫權的矛盾,孫劉之戰已不可避免。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出兵攻取荊州,孫權再三求和不成,只得派陸遜迎戰,雙方相持七八個月未分勝負。

  劉備自知此戰非一日可定,所以采取步步為營的戰略,一路連營到前線,試圖以此控制荊州,陸遜則一直堅守不出,等待時機。

  公元222年六月,陸遜抓住時機,利用火攻,將劉備的營寨全部燒毀,而劉備則一路潰敗,直到白帝城方才脫險。

  經此一戰,劉備傷亡慘重,已無力再戰,雙方就此罷兵。而在白帝城的劉備一病不起,第二年,即公元223年,劉備便去世了。臨終前,劉備托孤于丞相諸葛亮,蜀漢進入了諸葛亮執政時期。

  諸葛亮執政初期,蜀軍損失嚴重,劉備剛死,南方的豪強聯合蠻酋孟獲勾結東吳一起舉兵造反,一時間,半個益州脫離了蜀漢政權的掌控。

  諸葛亮并沒有立即平叛,而是先安撫內政,然后和孫權重新結盟,直至公元225年,才率領三路軍隊前往南方平叛,歷時幾個月平定了南方。

  安撫了南方,隨后諸葛亮寫下著名的出師表,隨即開始了北伐。

  公元228年,諸葛亮率領大軍從漢中出祁山,直插隴西,此次出兵曹魏始料未及,而此時繼位的魏明帝曹睿,派大將張郃收復隴西,諸葛亮則派馬謖在街亭阻擊。

  不料馬謖戰敗,張郃長驅直入,諸葛亮不得已而退兵,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諸葛亮出散關,圍陳倉,殺王雙,又因糧盡而還。

  第三次攻武都、陰平,擊退郭淮,占據此二郡。

  第四次出祁山,殺張郃,又糧盡而還。

  第五次諸葛亮出武功,抵渭水,與司馬懿長期在渭水相持,一代丞相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而蜀漢軍隊不得已而還。

  諸葛亮死后,蜀漢再無北伐之志,而在北方的曹魏,司馬懿開始緩緩地靠近舞臺的中央,即將成為歷史的主角。

  司馬懿,河內著名士族,由于漢末曹操把持政權時,其主要依靠明經通法的務實型人才,司馬懿所代表的士族一直郁郁不得志,然而,世族大姓在當時的社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迎來了生命之火即將熄滅的日子,在這一天,他也將為他死后的帝國做出一項極為重要的安排,為了政局的穩定,曹睿會將帝國的事務和年幼的皇帝托付給一批老成持重,沉穩可靠的大臣,這也是每一個皇帝在面臨類似情況時都會做出的決定。

  曹睿心目中的人選是司馬懿,一個聰明睿智,而且出身士族的大臣,曹睿認為;只有司馬懿才能在這紛繁的亂世中守住大魏的榮光。

  但這位以英明決斷著稱的皇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臨終時的囑托,徹底改變了魏國的命運,也為三國歷史的終結埋下了伏筆。

  司馬懿開始從同輩中脫穎而出,在明帝曹睿時代,他率軍抵御蜀國北伐,平定割據遼東的公孫淵,憑借赫赫軍功以及清白高貴的家世,成為魏國最有權威的大臣之一,司馬家族的影響力也水漲船高,逐漸開始控制朝局。

  明帝曹睿死后,司馬懿與宗室曹爽共受遺詔,輔佐幼主曹芳。曹爽為了大權獨攬,開始排擠司馬懿,司馬懿并不與曹爽爭一時長短,而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公元249年,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祭祖,此時曹爽志得意滿,神采飛揚,卻沒有料到,在城內的司馬儀已經褪去昏憒花甲的偽裝,磨刀霍霍,發起兵變。

  在城外接到司馬懿發動政變,封鎖洛陽城的消息后,曹爽當即慌亂不知所措,手握重兵的他最終還是向司馬懿投降。

  然而,他的懦弱屈服并沒有換來茍且偷生的機會,在他繳械之后,很快便被司馬懿殺掉,司馬家族獨攬朝中大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變。

  但是,司馬專權又引起了一些地方勢力的不滿,在淮南地區先后出現了三次反對司馬氏的軍事行動,史稱;淮南三叛。

  公元251年九月七日,正當司馬家族權傾朝野之際,司馬懿病逝,但司馬家族仍然把持朝政,由司馬師掌權。

  公元254年,司馬師懷疑曹芳意圖罷除自己,就搶先廢除曹芳,改立曹髦為帝。

  司馬師逝去,他又將兵權交給自己的弟弟司馬昭。淮南將領諸葛誕聯合東吳再次舉兵反魏,司馬昭率兵親征。

  由于東吳救兵不至,諸葛誕困守孤城,最終兵敗被殺,其部將數百人無一人投降,全部追隨諸葛誕而死。

  平定淮南三叛,司馬家族為自己最終篡取皇位鋪平了道路。皇帝曹髦深切感受到了危脅,決定用生命為賭注做最后一博,奪回自己帝王的尊嚴。

  于是,蓸髦面對群臣道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隨即作出決定,親自率領宮廷衛士,閹人奴仆討伐司馬昭。

  先祖的英武血氣,激發著這年輕皇帝勇往直前,然而冰冷的長矛還是穿透了這位年輕皇帝的胸膛,堂堂天子竟然死在了自己的宮殿前,洛陽城內轟動。

  隨后,司馬昭又立曹璜為皇帝,并將新皇帝改名為曹奐,向世人明確自己換曹之志。

  為了篡奪曹魏江山,讓天下臣民信服,司馬昭就必須立下不世之功,向天下昭示自己是天命所歸,而最佳首選就是殲滅蜀漢。

  諸葛亮病逝后,后主劉禪親近小人,朝政已經腐敗不堪,唯一能夠成為蜀國屏障的姜維還受到了劉禪的猜忌。

  于是,司馬昭采取聲東擊西的策略。于公元265年,他首先下令各地鑄造浮海大船,作勢準備渡江伐吳,而同年秋天卻派兵伐蜀,與姜維在劍閣對峙。

  曹軍鑿山通道而行,如天兵般突然出現在了成都平原,蜀軍將士應變不及,守將紛紛投降。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戰死綿竹,魏軍迅速兵臨成都城下,后主劉禪聽從譙周的建議,出城投降,自此,蜀漢滅亡。

  司馬昭滅蜀后,進爵為晉王,但就在與皇帝寶座一步之遙的時,他便病逝了,兒子司馬炎繼任為晉王。

  公元265年,晉王司馬炎逼迫魏元帝退位,自己稱帝,國號;晉,定都洛陽,是為;西晉。

  司馬炎登基后,又追尊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為帝,這種追謚祖先的做法,具有非常強烈的政治宣傳意義。

  此時,東吳的政局也走入了深淵,繼東吳之主孫權于公元229年稱帝,至公元252年五月二日逝去,先有孫亮,后有孫休,再到孫皓掌權。

  吳主孫皓殘暴不仁,沉重的徭役和賦稅使人民處境悲慘,孫皓使用挖眼、鋸頭、剝面的酷刑懲罰大臣,東吳統治集團內部也陷入了上下離心的境地。

  蜀漢的滅亡又使得吳國失去了上游的屏障。十年后,即公元280年,晉軍大舉伐吳,先是自巴蜀順江而下,取得節節勝利,使得吳國君臣失去抵抗的勇氣。當晉軍抵達吳國都城建康時,抬頭看到的是城墻上豎滿的降旗。

  公元280年,吳主孫皓投降,受封為歸命侯,東吳覆滅,三國也就此終了。

  西晉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軍閥混戰的局面,完成了國家的統一。不過,這種統一的局面是短暫而又虛幻的,西晉王朝在司馬家族的帶領下,進入了一個浮華的狂歡時代。

  人們以豪奢為風尚,以放縱為瀟灑,盡情地享受著這短暫的太平盛世,毫不理會北方的少數民族武士們,已經不斷壯大了自身的實力,正虎視眈眈的監視者晉朝的一舉一動。

  西晉統一了中國,這并不意味著動蕩時代的結束,而是一個更加刀兵血刃,攻伐不休時代到來前的片刻寧靜。

  蓄勢待發的北方少數民族,將帶著血與火卷入到這個歷史的舞臺上,各民族之間的沖突又開啟了金戈鐵馬,血雨腥風的歲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尚志市| 鄱阳县| 长子县| 十堰市| 包头市| 大理市| 上饶县| 水富县| 长泰县| 巨鹿县| 华蓥市| 高密市| 晋江市| 德江县| 武乡县| 麻阳| 探索| 康平县| 怀集县| 吉木乃县| 陆丰市| 织金县| 青神县| 隆子县| 古浪县| 文水县| 阳高县| 香港| 福州市| 莆田市| 循化| 德化县| 兴安盟| 开化县| 温泉县| 田阳县| 临清市| 阿拉善右旗| 荃湾区|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