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縣城離貝心兒娘家離這些多嘴親戚有些路程,影響不了娘家人對他們好,更影響不了西容和貝心兒兩人。
娘家人對這些捕風捉影的口舌又不在意,他們說就說吧。兩家人交往又不影響。
娘家有些距離,干旱沒有那么嚴重,加上有些米鋪生意,囤了些糧,知道這干旱嚴重,更需要糧食,便運了幾車過來,米鋪幾近掏空。
貝心兒的哥哥貝點親自運過來的,也給妹妹妹夫單獨帶了些幫襯。
自家妹妹是個傻的,妹夫又是個憨的,精明老道是一點不沾,為民那是事必躬親。
不然也不會得罪了府衙。
縣衙門口排隊的人也不多,剛剛還瞧著兩名官兵挑著桶往城門走去。
“爺!”一小丫頭剛喊了出來。
就見同時,笙梨身形一動,雙手托扶住了要倒地的老人。
笙梨接過洛歌遞過來的水袋,讓老人喝了些水,老人家才恢復了些。
笙梨讓小栗子幫他們爺孫倆排隊,她跟洛歌扶著老人家到一旁蔭處。
“你們這是脫水之狀,在這稍稍休息會,我徒兒幫你們領了,就給你們拿過來。”
“謝謝叔了。”小孫女十分乖巧,在老人旁邊照顧著。
笙梨拿出了個糖餅,接收到了排隊的小栗子投過來不舍的眼神,笑著別過頭不接收,“這是我小徒兒的,你們先吃點。”
補充點食物比沒有好。
小孫女怯怯不敢收。
緩過來有些精神的爺爺,想到小孫女還餓著肚子,說:“妮兒,收下吧,謝過叔。”
小孫女把兩手伸出來接下來笙梨遞過來的糖餅。還是用力掰開了,分了三瓣,自己拿了最小的那一塊,剩下的遞給了爺爺。
看著爺爺拿著包裹的糖紙,準備收起來,又要留給自己和奶奶吃。
小孫女小手攔住了:“爺爺吃,吃了我們才能走回家。”
爺爺看著拗不過這小丫頭,掰了點放嘴里,“爺爺吃了,爺爺不喜歡吃這么甜的。”說著趁著孫女沒注意,還對著笙梨和洛歌眼神表示了歉意。
恩人還在,說自己不喜歡他們的好意,心里過意不去,但是他能少吃點就可以給妮兒多留一點了,妮兒還小,長身體,得多吃點啊。
小孫女被爺爺的演技騙了過去,以為爺爺確實不喜歡吃糖餅,就沒有強迫爺爺吃完剩下的糖餅。
小栗子取了他們的餐回來,看著爺孫沒注意,偷偷往籃子里放了張面餅,包裹好的,放下了最下面。
爺孫倆坐在一旁,恢復了些體力,準備回去了,因為這屋檐下的石磚溫度也不低,雖說比烈日當頭好多了。
家里老婆子還要照顧,這兩天好像有些不舒服,已經給縣官記錄了,下午還得繼續等大夫得空來看。
爺孫兩個謝過笙梨的照顧,問了下如何聯系,想下次來領吃食的時候,表示下自己的心意。
但是這饑荒人亂的,笙梨也不是為了尋求報答,他們知恩圖報,笙梨不會回絕。
笙梨她們幫助表達的是她的善意,他們接受善意,愿意回饋自己的善意,何必多拒絕。
接收幫助本就不是理所當然的,而且世間人情冷暖,本就是相互表達善意,互相溫暖。
笙梨只說他們千里迢迢趕路來,是來找縣官的。這幾日就在這附近,還把水袋給了他們。
兩方拜別。
笙梨感應天道,自然知道他們困境。能救人一命,就救一命吧。何況三人本就良善,這世道卻想要家破人亡。
笙梨從來不覺得善人這輩子受苦是為了下輩子積德,讓他們下輩子順遂可以彌補這輩子受過得傷。
這不過是天道偶爾眼瞎的借口罷了。彌補?是當事人嗎?就談什么彌補。
讓小世界自己感受感受,就知道什么叫痛。要不是這小世界太虛了,受不得,笙梨想直接把它凝成形體,拋到最苦的地方,感受下它自己的殘酷。
笙梨看著官府門口的食物分發的差不多了,正在收拾攤子。
笙梨表明了來意,等了會,如愿進了縣府,見到了縣官。
“不知道長來找我有何事?”縣官西容看著便是忠厚老實的憨憨之像,有些書生呆氣,平添了幾分儒風。
地下水位因為干旱嚴重下降,這降水問題可以解決。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防疫。”等成辛帝快馬加鞭公布詔書過來,怕是這里已經因干旱伴隨而來的疫情,成為了一座死城。
“瘟疫?”這可不是小事,西容擔憂城內外的百姓。
“這是防控疫病的措施。”因為施粥聚眾,這城傳播得比其他城池更快,而且是城中心開始擴散,難以控制。
雖然疫情源頭還沒有觸發,笙梨也不會讓它觸發,但是有些準備還是好的。
西容拿過書冊,叫了師爺,坐在案旁一條一條仔細閱讀,準備擬防疫公文。
這兩人看著看著,就有些看不懂了,趕緊又叫來了府上常找的劉大夫,劉大夫又把城中僅剩下的兩位大夫叫來了。
“這喝水之前,必須煮開是?”
被安排解惑的小栗子,看著面前三個求知若渴的人,還有余光中正襟危坐傾身準備學習的洛歌,感覺自己備受關住,講話聲音都大了不少:“水和肉類生食里,有些看不見的小蟲子,必須煮開了,才食用安全,不會染病。”
劉大夫指著書中一處,問道,“那這些預防手段,我們釀的酒可以消毒?看書上所寫,消毒指的是清理傷口嗎?”
“糧食都不多,還想著釀酒?”西容當即否定。
不行不行,百姓都快餓死了,還浪費糧食?
師爺也在考慮,“還有這除害,有些地方害蟲都逃生了。”
紀大夫前兩日去隔壁縣看見的,“非也。隔壁縣城干旱之地,倒是有些鼠蟻蟲類肆虐。”
“看了些,有些方法還是不錯的。具體實施,可以研討。比如說先主攻高溫?”劉大夫想著控制瘟疫的事情。
田大夫提醒著,“干旱缺水呢…”
缺水怎么用高溫,出門多曬曬?這也太不靠譜了。
小栗子聽了聽,突然感覺到了有些力不從心,腦袋里不停用面板搜索大夫們和西容他們提出的答案,還得不停地解釋。
這五人聽著聽著,筆都拿了起來,開始記錄聽到的新的東西,一個人記錄來不及,那就一個人記一句,眼色傳遞,配合默契。
小栗子選擇他們可以理解的知識,簡單、通俗易懂,當然為了讓他們明白,甚至用盡了腦子去編了好多“小東西”。水里藏著的看不見的蟲子,蔬菜上看不見的小蟲,還有衣服上看不見的小跳蚤。
還好他們沒有問什么是蟲子,那些蟲子長什么樣,最多就問是什么蟲子。
小栗子只能套用那些病毒細菌的名字給那些小蟲子命名,科普工作的難度,她一個統子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