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與非遺的開始

貞豐—布依族銅鼓十二則

與非遺的開始 有琴臻臻 1036 2020-10-13 15:36:42

  布依族逢節慶和紅白喜事或其它大型活動時,由寨老組織,用兩面古老的銅鼓懸掛于木架或堂屋中央,用竹片敲擊銅鼓,演奏十二則稱為布依族銅鼓十二則。

  貞豐縣布依族銅鼓十二則主要分布在龍場鎮對門山村。據有關專家、學者多年來研究、考證,布依族是當今黔省使用“靈山型”銅鼓最普遍的一種少數民族。明清以來,黔省方志中記述“仲家”(今布依族)使用的銅鼓比比皆是?!爸偌摇痹诿髑鍟r期,喜歡在銅鼓上刻字,托明(孔明)所造,籍以抬高身價。

  貞豐縣龍場對門山保存的雌雄銅鼓,雌銅鼓高35.5厘米,面徑55厘米,足徑57厘米,重23公斤,是粵式銅鼓中最小的。鼓身為三段式,胸、腰、足界線分明。鼓面雙弦分暈、共四暈,暈間無紋。鼓心光體十二芒,鼓面最外圈有四組蛙足痕。鼓面伸于胸外、無垂簾。鼓身亦為雙弦分段,足部有四種雙弦紋耳為細辮扁耳。從鼓體的大小及紋飾已消退的情況來看,這面鼓可能產生于唐代。雄銅鼓通高27厘米,面徑47厘米,足徑49厘米,重16公斤,鼓身為三段式,胸、足、腰界線分明,鼓面雙弦分暈,共四暈,暈間有紋并有象形圖案。鼓面為宮、商、角三音,鼓圈為徵、羽兩音,組成了民族五音調,調子有快板、慢快板,快板擊而高亢,慢板悠揚如歌,其音色純美,音質雄渾、厚重。

  布依族至今還流傳保留了節日、喪葬使用銅鼓這一傳統習俗。敲擊銅鼓真是“銅鼓之聲,怒而擊則武,憂而擊則悲,喜而擊則樂。其意變,其聲則變之”。銅鼓十二則內容有兩種說法:“第一,古代打仗時進攻、收兵的信號;第二,農業生產十二個月中季節變化的記載”。

  銅鼓是演奏“十二則”的主奏樂器,也有與皮鼓或鑼、镲等樂器配合,而貞豐布依族是采用單鼓擊鼓法,即一人擊打一面銅鼓。這是民間較普遍和常用的一種擊鼓法,演奏技術水平較高,要求擊鼓者心、口、手合一,動作協調連貫、節奏清晰流暢。

  擊鼓前,先將銅鼓用繩索系其“耳”上,然后懸掛在大樹上或堂屋中央或用三根木棍支撐而懸吊,一人右手持軟槌,左手持竹條,側站立或側坐敲擊其鼓面、鼓側和鼓腰。

  目前,貞豐縣余氏家族祖傳鼓譜已經失傳,1988年8月黔省師范大學音樂系蔣英同志只身來到對門山村,完整地收錄了余氏家族余雁祥老人演奏的“十二則”,通過錄音整理、記譜,并創立了一種記錄銅鼓鼓譜的譜式,才確保了家族的文化遺產沒有流失和消亡。

  在布依族舉行的喪葬儀式過程中,除了使用銅鼓外,《摩經》是必不可少的文本。《摩經》是布依族口頭代代相傳的長篇敘事詩,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用于喪葬超度儀式的經典,稱《殯亡經》;二是用于祈福、消災、驅邪等宗教儀式,稱《解邦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巢湖市| 米脂县| 南昌市| 塔城市| 临桂县| 剑川县| 横峰县| 乐都县| 广元市| 鄂州市| 马鞍山市| 合水县| 庆元县| 台南市| 彭州市| 青冈县| 八宿县| 西峡县| 松潘县| 古交市| 西林县| 遂宁市| 石嘴山市| 龙海市| 清水河县| 昭平县| 信宜市| 本溪| 崇文区| 兰坪| 洮南市| 平潭县| 赣榆县| 武陟县| 福州市| 北宁市| 泰州市| 白城市| 玉树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