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寺的講經(jīng)首座常年駐守在懸空寺遺址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座土丘。
他坐在土丘上,像是在冥想,又像是在睡覺。
平時這里沒人來,但是今天卻突然來了一群人,是爛柯寺的洞明大師等人。
領(lǐng)頭的卻是一個魁梧的漢子,留了一字胡須。
“你們怎么來了?”
“是我要來?!?p> “你是?”
“這里是我的身體!”
“胡說!快滾回去!”
“留著它何用?”
“這里是懸空寺,不是你們的爛柯寺。你們喜歡空談,喜歡討論都由著你們。但是卻不能在這里胡鬧!”
“這里就是我的地方。”
講經(jīng)首座有些驚疑,又有些不敢置信。
洞明大師開口說道:
“佛回來了,他有權(quán)處理自己的身體,首座何必阻攔?”
“他一點佛性也沒有,如何證明?”
“首座!你難道要和佛辯經(jīng)嗎?”
“這里曾有座講經(jīng)堂,是佛立的。這才有了佛經(jīng)!”
“首座辯經(jīng)第一,這人所皆知。又何必辯?”
“不勝辯經(jīng),你們就回去吧?!?p> 洞明大師直搖頭,當年他也聽過首座講經(jīng),那真是天下第一口才無礙。
自從昊天下凡,他就結(jié)束了講經(jīng),堅守懸空寺。
多年來都是惜字如金,讓世人淡忘。
佛開口:“還是讓我來吧?!?p> 卻從手中凝聚一把寶劍出來,講經(jīng)首座大驚失色。
“這是佛主的劍!你從何處得到它的?”
“你若不讓,便可試劍。”
“原來你從爛柯寺來。”
“試一試,便知道?!?p> “它不當出世?!?p> 佛出劍,當?shù)囊宦晱氖鬃抢飩鱽?,如敲響佛鐘?p> 講經(jīng)首座那金黃色的護罩被劈開,從頭裂到腳,這個防護罩已經(jīng)粉碎。
但是講經(jīng)首座依然沒有退讓,他說道:
“當我們受到欺負時,它是我們最后的依仗?!?p> “這里只是一座墳?zāi)梗趾伪卦僮屗麄兂鰜眢@擾世間?”
“非人的敵人,只有它能對付!”
“世界已經(jīng)變了,佛宗也要變。留著它,只會給后人留下災(zāi)難?!?p> “人需要智慧,力量卻沒有善惡。”
“你還是舍不得它,你真的要留下它嗎?”
“我要留下它。”
“那就讓它靜靜地待著吧,你要和我走?!?p> “我為什么要走?”
“你不走,就越發(fā)的舍不得?!?p> “我佛慈悲,我走。”
天啟三十年冬,佛宗重立,邀請各大宗門前往觀禮。
隆山派,知守觀,魔宗,書院,以及其他修行勢力。
偏偏李慢慢來的最早,堂屋內(nèi)佛坐在最中。
“師弟還回去嗎?”
“需要的時候,我會去的?!?p> “書院如今只剩下了我們幾個人。”
“夫子的弟子每一個都不一樣,他們都有美好的未來?!?p> “三師弟做了魔宗宗主?!?p> “那本來就是他的,如今終于回到他的手中,可喜可賀!”
“佛曾和夫子說,他會變成月亮。這是何意?”
“我和夫子討論昊天,只有月能掩住光明。而我希望光明不失,才留下此妄語?!?p> “月亮逆轉(zhuǎn)能活嗎?”
“只怕那也不是夫子了。”
“書院單薄,我要回去了?!?p> “大先生慢走?!?p> 佛宗外有魔宗和道門的人來,佛看到他們在說話,也就沒有去迎接。
魔宗的太上長老先到,隨即知守觀的觀主也到了,太上長老似乎不想和觀主說話,但是觀主卻先開口了。
“大神官請留步,我們許久未見,還沒有到話都不能說的地步吧?”
“有何話可說?”
“總要敘敘舊?!?p> “還是不要讓主人久等?!?p> 佛迎了出來,太上長老同佛見禮,觀主卻有些傲慢。
這個時候有人的聲音先到。
“不好意思,太忙了!差點耽誤吉時,我向各位前輩賠罪?!?p> “朱掌門說笑了,諸位大駕光臨,請進內(nèi)敘話?!?p> “請?!?p> 觀主當先進入,朱壽長讓過佛,走在最后。
進來之后,觀主在右,太上長老去左,朱壽長看了看,坐在了觀主的下方,還沖他一笑,觀主頗有些不舒服。
“佛宗重立,多謝各位能夠光臨。我佛宗屋舍簡陋,弟子寧缺毋濫,怠慢各位了,還請諸位見諒,相信老相識,新朋友都不會怪罪。”
“無需多禮!”
“佛太謙虛!”
朱壽長的話有些不一樣,不過他看佛和別人總不一樣。
“這倒不是謙虛,事實也是如此。”
“大家難得聚會,何不暢所欲言,我作為晚輩,一定聆聽教義?!?p> 佛和朱壽長有過好幾次接觸,知道他總有些新觀點,便說道:
“朱掌門每有新意,何不拋磚引玉?”
“那我就問幾個問題吧,佛貴姓?”
“我無姓,名叫佛,有何人在此之意,佛字是后選的。”
“誰選的?”
“我自己選的?!?p> “好吧?!?p> “朱掌門還有何疑惑?”
“你們怎么不說?非要我說?”
觀主有些嘲笑朱壽長另類,插口道:
“這不是你想問的嗎?”
朱壽長對觀主絕不客氣。
“你媽貴姓啊?”
觀主臉色突然凝住,太上長老卻出來添亂。
“他母親姓林?!?p> 朱壽長本就不是真問,卻有人真答。
這是什么情況?
“佛宗重建,我也想趁著這個機會,說一點個人見解,不知幾位是否感興趣?”
無人應(yīng)答,朱壽長也不想攪亂這個機會,只能接口。
“你就說。”
“世間紛爭,多是由力量而起。解決問題卻無需這許多力量,往往趁隙一指即可做到。今日四大宗門當世,何不大開門戶,門下相互交流,必有多多助益。”
無人應(yīng)答,朱壽長只能第一個贊成。
觀主和太上長老也跟著贊同。
佛言道:“大善!”
“朱掌門可還有問題?”
佛笑瞇瞇的,很知心。
但是朱壽長來這可不是問問題的,但是這里氣氛還有些不對,他也不能貿(mào)然說出,還是先簡單問幾個問題開局。
“太上長老曾是西陵的光明大神官,可經(jīng)過上個永夜?”
“自然經(jīng)歷過?!?p> “那每次永夜,人都死光了。何來的人種?一千年就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規(guī)模?”
“小友這問有些聽信不實傳言了。每次永夜,昊天都會在桃山庇護凡人,而永夜也只有百年的時間而已,人類損失并不大?!?p> “原來如此,多謝賜教。”
“可惜一千年早過了,卻沒有永夜,下一個千年就難過了。到時候說不定會人吃人,朱掌門可否找到新的辦法?”
朱壽長很想再懟他一回,但是良機難得,他也就說出了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