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的胃腸道內寄居著種類繁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稱為腸道菌群。
在人類胃腸道內的細菌可構成一個巨大而復雜的生態系統,一個人結腸內就有400個以上的菌種。
腸道菌群,是人體腸道的正常微生物,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
能合成多種人體生長發育必須的維生素,還能利用蛋白質殘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并參與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同時還能促進鐵、鎂、鋅等礦物元素的吸收。
人體腸道內寄生著10萬億個細菌,它們能影響體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體免疫疾病的患病風險,還能控制人體對癌癥治療藥物的反應。
但是這些龐大的數字,并不能掩蓋它們的脆弱。
人類與微生物之間,是有動態平衡的。
被稱為微生態平衡。
影響其微生態平衡的因素有外環境因素,也有宿主因素。
外環境主要是通過改變宿主的生理功能產生的,如有益菌菌群,通過產生細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謝產物,以及爭奪營養,空間爭奪以阻止過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的穩定性。
影響腸道菌群的主要因素有4個方面:
人體自身的因素以及人所處的環境因素。
人體攝入的飲食。
細菌自身因素(細菌的黏附能力,繁殖能力,營養需求量,抗消化酶能力等)。
細菌之間的相互作用(營養競爭,相互抑制作用,協同作用等)。
袁來就懷疑,在真氣進入腸胃這一過程中,腸道菌群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元氣濃度的劇烈變化。
個體微小的它們,面對這樣的環境變化,反應應該是更加靈敏。
不僅是細菌自身的影響,同時還要考慮細菌之間的相互作用。頗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意味。
在種種反應的連鎖之下,反應越來越劇烈,影響也越來越大,最終導致了袁來那一段時間的不適。
等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后,重新形成了一種新的微生態平衡。種種不適自然消失。
對于餓的更快,消化能力提升這一狀況,袁來沒有把原因放在腸道菌群上。
腸道菌群對消化食物的貢獻并不大,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消化是機體通過消化管的運動和消化腺分泌物的酶解作用,使大塊的、分子結構復雜的食物,分解為能被吸收的、分子結構簡單的小分子化學物質的過程。
消化過程包括機械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
機械性消化指通過消化管壁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如口腔的咀嚼,胃、腸的蠕動等)把大塊食物磨碎。
化學性消化指各種消化酶將分子結構復雜的食物,水解為分子結構簡單的營養素,如將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脂肪水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多糖水解為葡萄糖等。
反正不管是哪一個環節,不論是消化管還是消化腺,都說明人體組織器官的功能增強了。
正是得出這樣的結論,袁來才更相信高濃度的元氣能強化身體組織。
至于這種強化的機理。
袁來有兩個大膽的想法。
第一個,元氣可以直接強化細胞。就像用磚頭壘墻,磚頭多了,墻厚了,建筑就更結實耐用了。
第二個,高濃度的元氣能為細胞帶來更好的修復,在高濃度的元氣的‘保護’下,細胞中一些之前無法表達的基因,此時可以表達了。這些基因帶來了更強的功能,從而形成一種強化。
高濃度的元氣的‘保護’,也可以運用到其它的場景中。
比如:
在高濃度的元氣的‘保護’下,人體的肌肉組織是否能突破【限制器】,發揮出更強的力量?
【限制器】這個概念,袁來是在看《一拳超人》的時候知道的。
與【限制器】有相似功能的,還有一叫【基因鎖】的概念
這個是袁來從一部叫《無限恐怖》的小說里知道的。
這兩個概念在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它們,袁來知道了一則新聞:
這條新聞是美通社于1982年發布的,故事發生在美國佐治亞州的勞倫斯維爾。
故事主角安吉拉·卡瓦略,也是一位母親。
當時,她的兒子托尼拆卸下輪胎,并躺在汽車下面研究懸架。沒過多久,一個鄰居孩子來到廚房門口,告訴安吉拉出事了。
她沖了出去,發現汽車的千斤頂突然失效,托尼被卡在車底動彈不得。托尼全身發涼,只露出一雙腿在外面,被汽車壓得喘不過氣來。安吉拉大聲呼救,并用雙手抓住車子的側面,竭盡全力去搬動這輛汽車。
聞訊趕來的鄰居重新插入千斤頂,將托尼拖出來,救活了他。救援人員趕到時,這位母親已經托著汽車,硬撐了五分鐘,最后昏倒在現場。
在他看來,這些故事中的情節,有些比較夸張,有些卻值得推敲。
比如沒有舉起整輛汽車。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把交通工具的一部分,抬離地面幾英寸,是很有可能的。
因為汽車的重量不是均勻分布,車輛外部往往比人們想象的要輕。
大力士推翻大卡車的視頻袁來也看過,不過,那是世界級的大力士比賽。
通常這種重量,一般人很難舉起來。但當人經歷某些刺激,卻會讓腎上腺素飆升。
腎上腺素是一種激素和神經傳送體,由腎上腺釋放。
腎上腺分泌出這種化學物質,能讓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氣),心跳與血液流動加速,瞳孔放大,為身體活動提供更多能量,使反應更加快速。
這會讓肌肉充滿了富余的含氧血液,發揮出更多的力量。
強烈的刺激能激發人體潛能,這件事情是真實存在的。
但是,在查看這則新聞和其相關信息的時候,袁來發現了其它的一種論調。
人體的自我保護功能限制了肌肉的發力。
“……?”
這就有意思了。
真氣正好有比較強的‘保護’作用。
那么,當真氣灌注肢體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讓肌肉發出更大的力量。
這不是和小說描述的內容對應上了嗎……
“巧了,巧了。”
袁來感慨了兩聲。
“以后再做相關實驗吧,我現在沒那么多真氣。”
“都快晚上十點了,熬夜不好,要早睡早起,要養身體。”
“明天就要開始鍛煉了……”
燈光熄滅。
臥室里黑了下來。
他很快就入睡了。
時間也很快到了十二點。
在不可見的地方。
發生了無人知曉的變化……
……
當袁來再次清醒的時候。
“這里是……”袁來被一陣寒風吹醒,“一個山洞?”
“我怎么……”
“來到這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