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喜,你也別叫我先生了,聽了怪變扭的,叫我寶龍吧!同住一個屋檐下,這樣顯得熟絡一些。”周寶龍說道。
李干喜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先生這么說,那我也不學那文化人了,你們可以叫我黑喜,在軍營里大家都這么叫我!”
話音剛落,屋外頭響起黃老大的聲音。
“先生,收拾好了沒?”
周寶龍推開屋子門,看到站在門口的黃老大,身后還跟著一個人,穿戴得整整齊齊的,仔細一瞧,像是剛才在院子里喝茶的中年大叔,剛剛黃老大介紹的時候好像說他是巡捕房的捕頭。
“這位是租界巡捕房的張文亮張捕頭,剛才介紹過,他去租界,也正好從京師大學堂門前路過,我們一道兒去。”黃老大說道。
“張捕頭,你好。”周寶龍等人依次打過招呼。
一行五人出門,結伴朝北京大學去了……
北平大學的門很寬敞,墻壁全都由乳白色的象牙石堆砌而成,展現出一種說不出的大氣。
門口進進出出的學生不少,穿著舊式的校服,男學生是黑色中山裝,女學生是白色襯衣加黑色百褶裙。
除了學生以外,門口停得最多的竟是黃包車,這點兒倒是讓周寶龍頗有些意外。
不過轉頭稍稍一想,倒也能解釋得通,京師學堂里的學生不乏達官貴胄的后代,也有不少人家境殷實,這些人出入之間不可能都是小轎車接送,就算北平是全國的中心,但小轎車也不是尋常家庭用得起的,大都是政府或者是洋人、買辦等的交通工具,絕大多數人能享受到得便捷的交通工具還得屬黃包車。
站在北平大學的門口,周寶龍先是駐足了一小會兒,試圖感受一下至高學府的厚重感,可惜并沒有任何的感觸,于是徑直走向校門,不過還沒踏進校門內,就被門口的警衛攔了下來。
“哎,站住,你是干什么的?”
擋在周寶龍面前的人,穿著一身說不出哪里古怪的制服,真正就像個保安,看樣子應該是學校的警衛,而且說話的語氣不怎么客氣。
“你好,我叫周寶龍,來北平大學應聘英文教授。”周寶龍一點兒也不惱,語氣平和地說道。
“應聘?沒聽說過,我看您啊,是想進去找事兒吧?啊?我可奉勸你一句,該干嘛干嘛去。”
警衛擋在周寶龍身前,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就是不讓路,擺明了不想讓周寶龍進去。
周寶龍心里盤算著,要是硬推開他的話必然會引來糾紛,在大庭廣眾之下固然能引起他人的注意,從而讓這件事情擴大影響,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仔細一想,這種粗淺的方法只能適用于市斤喧囂之地,這里是什么地方?全中國的至高學府啊!
天下名師匯聚于此,這些人最看重的是什么?當然是氣度,自己一鬧,氣度盡失,與那等市斤小民有何區別,必然被人嗤笑鄙視,這種做法不妥!
考慮到目前自己無門無路,周寶龍只能先退一步,以后再想辦法進去了。
“也罷,看來今日之事只能作罷,周某告辭!”說完,周寶龍轉身就走,不作絲毫停留,留給警衛一個瀟灑的背影。
走了十來步路,周寶龍看到二娃、黑喜和黃老大三人圍成一圈,蹲在黃包車前頭,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看到周寶龍這么快就折回來,三人皆是一臉的疑惑。
“怎么啦,周先生,這么快就完事兒了?”黃老大問道。
“嗨,快別提了,就我現在這身打扮,人家連門兒都沒讓我進去。”周寶龍苦笑著說道。
“啊,這還得了,狗眼看人低,仗勢欺人的狗東西,看我不把他腦袋擰下來當球踢!”一聽周寶龍被看扁了,二娃當即火冒三丈,擼起袖子,就要去找那人爭執。
李干喜沒說話,只是看著學校大門的方向,若有所思。
周寶龍知道二娃是個耿直的半大孩子,有的時候脾氣還不太收得住,性格也偏向剛強,隨即一把拉住二娃,勸道:“為了這種人犯不著動怒,眼力見識欠缺的人早晚要倒霉的,不差這一時半會兒。”
“我看這人就是眼瞎,連我都能看出周寶先生干干凈凈的,和那些讀書人不一個樣兒嘛,他連這都沒看出來?”黃老大抱怨道。
“罷了,以后再找機會,今天咱們還是先解決溫飽問題吧,總不能我們幾個人喝西北風吧,老黃你有什么主意?”周寶龍搓了搓手,感覺肚子有點兒餓了。
“我覺得你們剛來北平,最重要事兒就是熟悉北平,而熟悉北平最好的方法就是拉黃包車!”雖說是勸人拉黃包車,但黃老大說話的時候語氣卻是一本正經的,不似作偽。
三人面面相覷,用眼神交換了一下意見,隨后周寶龍問道:“那我們仨兒拉客的黃包車呢?”
黃老大點了點頭,說道:“我已經讓人去車行取了兩輛,再算上我這輛,一共三輛,你們仨兒剛剛好。”
“三輛車,那你呢?”二娃問道。
黃老大解釋道:“我啊,我待會兒去找張捕頭,找他辦點兒事兒,今天的行當就交給你們了,記住啊,一條街一個銀錢,只要價錢在譜上,生意就能做,但你們剛來北平,千萬別跟人起矛盾,知道不?”
雖然有些茫然,但周寶龍還是點了點頭,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里頭的門道還得靠自己琢磨,看到周寶龍點頭,二娃和黑喜也跟著點了點頭,反正先生懂了,那他倆就不愁了。
看到三人都點頭,黃老大又叮囑了幾句,這才轉身離去,直到黃老大消失在視線的盡頭,周寶龍三人重又圍成了一圈。
“力氣咱們有,可問題是咱不認識北平的路啊?”二娃說道。
“不認識沒關系,找那種搭車的學生,讓他們指路,少收點兒錢不就完事兒了。”周寶龍說道。
聽了周寶龍的話,二娃、黑喜點頭表示同意,隨即三個人各自找了個位置,坐在黃包車的橫桿兒上等客人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