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刀斧手準備好了嗎
“什么!皇上要殺辛神醫?”
太平公主得到這個消息時,腦袋頓時轉不過彎來。
怎么自己才去后院一會兒,局面就不受控制,還竟然牽扯到宮中,皇兄為何要殺辛棄疾呢?
秦羽和吳果乃是禁軍侍衛,常年在宮中當差,太平公主自然是見過的,只是一方面身為馮小寶的心腹,又夾在奉昭太后命令監視國師的行蹤之中,遂充耳不聞,裝作誰也不認識誰。
不過此番皇帝李旦的召見,兩人心里生出不詳的預感,畢竟營救陳夫人的事他們是行動的參與者,而最后居然演變成這個模樣,也屬實讓兩人捏了一把汗。
偷雞不成蝕把米,陰溝里翻船!
眾所周知,陳夫人和英國公的兩個兒子可是“馮小寶”差自己的侍衛親手送至刑部的,雖然不知道何人在背后操縱,但事先李旦便有讓馮小寶相救確是不爭的事實。
而結果是馮小寶非但沒信守承諾,還陰了他一手!
這是什么?
忤逆?
或許更加嚴重,說是陽奉陰違,背信棄義也不為過。
丫的,你救不了人就算了,還他喵的親自將人救出來送至刑部。
欺負老實人啊!
不僅是狠狠打了他李旦的臉,更是堂而皇之的侮辱一個男人的尊嚴啊!
天子一怒,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即便他是個傀儡,但好歹也是大唐帝國的正統皇帝。
想到這里,秦羽露出深深的愁容,他想去給太后告發,但新皇乃是皇室撥亂反正、重振大唐的希望,若是自己猜錯,豈不是成為太后打壓皇上的借口,那自己真的成為李唐的罪人了。
但太平公主不同,一方面是太后的掌上明珠,此番更是有求于馮小寶,興許可以曲線營救。
秦羽因此才將李旦要殺馮小寶的推測告知太平公主。
“陛下之前曾讓辛公子為他辦事,結果沒有辦好,今日召見,很可能是興師問罪。”
太平公主姣好面容,露出微微的怒意,輕喝道:“什么事,竟然能夠讓一向溫爾儒雅的陛下起了殺心。”
“陛下讓辛公子救英國公的家眷,但失敗了!”
秦羽此時也豁了出去。
太平公主蹙眉道:“簡直荒唐至極,胡言亂語!陛下秉性純良,盡管登基前與徐敬業關系匪淺,但大戰在即怎么可能做出這等于國無利的事,退下吧!本公主自有決斷,這便前去問個清楚。”
秦羽插手道:“喏!”
成了,只要太平公主介入,事情就有轉圜的余地。
“未央,你去一趟左武衛府,告知讓周岳調些人馬隨我去王西城救人!本公主到是要看看,誰敢阻止我英雄救美!他是本公主的人,天王老子想動他,也得看看我答不答應。”
未央道:“奴婢立刻趕馬前去,公主在崇慶門等我。”
…………
同明殿。
武則天下了早朝在偏殿接受著蘇良嗣和李昭德的匯報。
自從裴炎昏厥后,朝中逐漸分為幾派,部分大臣依然等待著裴炎東山再起。
但更多的人明白,大唐的風向變了。
胡元范因為是裴炎的死黨而稱病罷朝,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之前蘇良嗣、李昭德二人也為裴炎搖旗吶喊,卻沒有受到太后的任何責罵和打壓,竟然一躍成為朝中的另一面大旗。
蘇良嗣號稱鐵血宰相,與裴炎溫和改革政向不同,是非常激烈的改革派代表。
先帝在世時常稱其為欲速不達,難托帝國重任。
而太后卻非常欣賞,即便是曾為裴炎的鐵桿粉絲也依舊重用。
可見大唐的改革在武則天心中的重要性。
已經拋開了黨派之爭,真正的劍指天下,要將自消滅門閥制度以來的盛果全面擴大,勢必讓大唐成為世間的主宰,從而依靠不世的功勛堵住天下所有人的口誅筆伐,堂而皇之的登上帝位。
佛門打造女帝彌勒創造神話信仰,天下太平四海富足可引導百姓輿論。
如此,誰敢攔本宮呢?
武則天鳳眼一斜,看到殿外焦急的上官婉兒。
低沉而清脆的聲音道:“退下吧,本宮先想想,戶部那邊給本宮遞上幾個方案,再進行討論。”
蘇良嗣道:“遵旨,臣定會辦好此事,不讓太后失望!”
說完和李昭德一同退下。
上官婉兒快步進來道:“太后,大事不好了。”
武則天冷冷道:“什么事這么著急,讓你驚慌失措至此。”
上官婉兒額頭冒出汗珠,心情十分忐忑,生怕她即將說出的話惹怒太后。
“啟稟太后,暗衛來報,陛下那邊有異動,似乎在調派人手,皆為武藝高強的大內侍衛。”
“哦?本宮的皇兒看來有幾分底氣了,明目張膽的調動禁軍,莫非他也覺得本宮不該染指帝位,想弒母嗎以正李唐皇室嗎?”
武則天的語氣已經頗為不善,無比冷厲。
上官婉兒聞言更加汗如雨下,但仍舊回答道:“除此外未見動作,兩百刀斧手皆埋伏在儀鸞殿周圍,似乎是為了保護陛下,又或者伏殺什么覲見的人。”
“保護?這大白天的保護用這么大張旗鼓,看來他要殺人了?有趣,十分有趣啊,本宮倒要看看,他想殺什么人。”
上官婉兒不敢接話。
武則天又道:“崇慶門那邊什么情況,可否有什么大臣入內?”
上官婉兒道:“嗯………暗衛似乎看見了國師?還有佛王同行,還有一人身穿明光鎧甲,背負十把陌刀,由于武裝過于嚴密,未看清具體何人。”
“國師!法明?”
武則天驚駭。
莫非李旦要殺的是竟然是自己成就帝位的兩大關鍵人物,自己所有部署,都被看起來軟弱無能的皇兒悉數洞察。
遂釜底抽薪,將兩人扼殺在搖籃之中?
“立馬去西城,本宮倒要看看他李旦的手段,是否是翅膀硬了,已經不耐煩我這個太后!”
…………
馮小寶乘坐著高力士所駕的馬車,過黃道橋左拐,經右掖門、崇慶門至西城的儀鸞殿。
此時李旦在大殿里靜靜的在皇位上坐著,眼神空洞的看向殿門外的天空。
面無表情,無悲無傷。
看來去越發的像民間所說的二傻子。
但他很滿意,似乎對此日復一日的訓練,能讓自己的面部表情更加的收發如心。
一個小太監進來跪下道:“陛下,人到了西城內了。”
“很好?刀斧手準備好了嗎?”
李旦淡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