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有開心的也有難過的。
第一件難過的事情,我發現家婆最近好像很難過,然后我本來打算每天中午回家給她按摩一下肩膀,放松一下,后面就只按了一次,后面中午有的時候不回,就忘記了。后面有一天老公的表姐過來了,表姐這次沒有那么討厭,沒說什么讓我感覺很難受的事,后面好累就睡著了,下午也睡著了,剛睡醒就聽到我家婆說她前段時間心情很不好。然后我就直接問她心情怎么不好了?然后她就改口說沒有這回事。然后說他們幾個人在私底下討論一個人離婚了,她不認自己的親媽,說她親媽不是會氣死。可是語句都不一樣。字數也不一樣,根本說不通。后面我和她說:如果心情不好,其實可以和姐姐講,有需求要直接說,我做的不好的地方,也可以直接說。然后晚上老公回來了,就說了這個事。我這段時間聽到了好多親戚朋友買了房子的事。我確實會有點羨慕,也講過我也很希望買房子,但是她們都是自己家里出錢,比如家公給他們全款買好了,或者家公家婆給了二十萬之類的,跟我們的情況不一樣,我就說打算十年之后再買房子,我老公說十年之后就沒有那么久。要是沒那么久的話,我就想去考到駕照來,去市區開滴滴,應該也可以多幾百塊的收入吧!我老公就說你不行。家公家婆就說自己沒能力,不能和人家攀比。他們都是白手起家出來的,沒有靠過家里一分錢。希望我們也不要靠他們。而且他們還有小兒子,要給小兒子攢老婆本。說我自己也有那么小的親弟弟,要理解他們。
其實像我這么懶惰的人,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買房子,為什么我最近會想呢?因為老公老家下沉了兩三厘米,不知道能撐多久,可能我還沒有退休,它就倒了。很多東西迫在眉睫,出乎我的意料。指望家公家婆他們幫我們肯定不可能。以前我是沒有奢望過,所以他們說這樣子的話,是沒有什么奇怪的。
我問這些話語也只是因為關心我家婆的身心狀態,但是為什么我的話會起反作用?
第二件難過的事情。和老公聊天說自己的煩惱。他說他感覺我的思維是在逃避問題。每次和我聊問題說我都在逃避,抓不到重點,問他究竟是什么?和我描述清楚一點,他又不說。
在我的眼里,我不知道他在講什么?
我發現了問題,一直都在積極解決問題。我沒有我逃避問題。就像我發現我們老家的房子三十年之內可能會倒,我就想買房,買房我就要攢錢要想辦法掙錢想到了考駕照星期天開滴滴。我的思維都是在積極解決難題。并沒有老公講的逃避問題。為什么他會覺得我在逃避問題呢?很多時候發脾氣確實很想離婚,婚姻是一座圍城,但是這不是我逃避責任或者其他的方式而是我發現我沒有辦法去改變我周圍的人的狀態時,一種解決問題的途徑。像我老公玩游戲到深夜,我叫了他不要玩,他不聽。說了家里的菜不要那么咸,說了接受不了,矛盾很多,我喜歡吃清淡的,他們喜歡吃重口味的。矛盾很多。像我同事說我日子很好,啥也不用干,很幸福。你怎么知道我什么都不想干呢?沒動力。我發現我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根本沒力去改變。每天都渴望著早點離婚,但是又有小孩子,你不知道她的未來快不快樂會不會與我這種決定有關系?寫出來好像很好笑,就是因為這些小事而慢慢的想要離開。可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都是這樣子來的。世界本來就是不美好的。想要美好的生活,就算得到了又會拼命的破壞,因為痛苦才是自己的常態,不管是怎么改變外在環境,內在環境始終如一。
第三件去體驗了一下泡腳。全身都被按了一遍,體驗感還可以。按摩師的技術還行。特別是我的肩膀,特別的板結,按松了超級舒服,而且我的腰也被扭了幾下,說我的柔韌性還不錯,看不出來。我的腳底被按的很痛,可是按完之后我的腳穿高跟鞋不痛。按穴位是醫生更專業,他們按的超級舒服,這個泡腳店還差一點。但是醫生的價格也很銷魂。聽說有個姐姐去醫院找醫生按摩身體,解決失眠,技術很好,按完了特別的舒服,然后睡眠很好然后一個療程下來可能花了四百塊。太貴了,消費不起。這個用機器代替不了。可能有各種各樣的按摩機,但是用下來還是人力更好。按摩師給我按了環跳穴,超級痛。手臂肩膀那里也很痛。其實運動就是最好的保健。不過我又不動。我連跑步我都不敢。我想買到運動服來跑步。那種速干性的衣服,跑一下子,然后回來了再洗頭洗澡。再去上班,可能需要很早起床。有一天有幸參加了全縣直播直播前和我同事聊了一下,知道了她們四點多起床跑步,回來再洗頭洗澡,再去上班。一周跑兩次。本來今天星期天我也想跑步的。可惜早上我沒有醒。九點才吃早點。收獲還是有的,以前我以為我早上運動了以后上午會精力不濟,打瞌睡是因為我身體不適合運動,現在才知道是因為每次運動都過量,導致自己不愛運動。
第四件事:過完了醫師節,參加了活動,玩了蒙眼敲鑼,傳球,西瓜爭霸賽這幾個游戲。很開心,策劃的方案很好,我們各個方面都做的很好。然后大家都很開心。
第五件事:看完了《李誕脫口秀手冊》,本來以為這本書沒有什么價值,只能讓我感覺這個人又在吹牛皮,大吹大擂,然后無聊的書,然后奔著無聊我也看完它,發現里面的內容還蠻不錯的。第一點他是講脫口秀的,就是搞笑的類型,他要寫很多稿子,稿子不帶標點符號。第二點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第三點要做好脫口秀,需要去看后期,然后看人家怎么剪輯,然后看完了后期,就要去看前期策劃,然后就一個流程你啥都得了解,某名奇妙就成了制片人的角色。想把一件事情都做好,就需要把這個行業會的東西都打通。為了做好本職位的事情,就需要站在其他職位的工作人員的角度思考,這樣子學的更快,工作也很好。第四點:學習一流,模仿二流,成為三流。如果能夠成為三流就能工作生活很好了。這個觀點對我來說比較新。因為我小時候的思想是想要成為一流發現很難,二流,我們鄉下好像有二流子這種不太好的稱呼,沒想到三流和二流都是很不錯的意思。第五點:換工作其實換那種工作后面都會發現是一樣的,有問題只能扛過去解決它。這點我比較認同。以前我在臨床,聽人家說很羨慕導診的工作,可輕松了,我心里是沒有想去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就去了,發現也不簡單,后面又聽朋友聊天說自己工作上的難處,說要是去供應室就好了,肯定沒有那么辛苦,后面我又去供應室了,后面待了都那么回事,后來又去了導診,后面聽說我們醫院要搞婦科,說婦科肯定很輕松,后面就去了婦科。在婦科工作了一段時間,周圍的同事說行政工作人員是最舒服的。后面就去了行政。結果的話,都這樣子啊。各有各的難題。好好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就接受它。這挺有意思的。“你25歲那年有個耗盡全力去解決沒有解決掉的事,你覺得五年之后還會記得嗎?但是你五年之后是不是還跟25歲的自己一樣呢,這個才是重要的。所以你拼盡努力是非常對的,這個事做好了,做對了,做錯了不是很重要,關鍵是你怎么理解這件事情,你怎么升級自己對做事情的認知,你還會不會在同樣的事情上跌倒第二次。錯不可怕,你知道錯在哪里就好了。至于沒有結果的事,它肯定是有結果的,只是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結果。咱們從特別世俗的角度來說,這未必是壞事,當年看起來完全是做錯了的事情,后面也可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報償。”這段是引用書里的話。很有意思。
五年之后的我會是什么樣子呢?五年之前的我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五年之前的我,懵懵懂懂的吧!很多事情你知道怎么辦,但是不知道怎么做,發生了一些情況,但是還不知道怎么解決。那一年到進修,在老師那里學到的,是發現了情況要想辦法解決。我可能沒有解決吧!然后懵懵懂懂的。不過也過去了。心情經常很不好,無緣無故會非常的煩躁,經常買一堆的衣服,然后又不穿,只是因為心煩想要花錢。然后每天都覺得其他人都很好,就自己這個人不好,具體什么不好呢?家境不好,沒有得到很多的教育,可能認知和資源途徑別人比我更好,然后急于求成。上一天班,就特別的想要倒班,因為老師他們會工作經驗比我們更豐富,所以一天沒學會及靈活應用這些技能,就會非常的壓力大,后面的結果就是特別的糟心,壓力越大越干不好。操作倒數,為什么呢,不知道為什么考的時候會緊張一片空白。現在的我看過去會是什么樣子呢?就像夢一樣就過完了五年,我的收獲,有吧!我認識了比較多的老師,各種各樣的性格都有,獲得了比較多的收獲。對每一個崗位的同事都比較尊重,因為每個崗位都有自己身心俱疲的事。筆試至少還得過第一名,當然這只是我那段時間運氣好。有的時候也是真的努力過。大部分時間運氣好。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孩,好像也能理解為什么結婚了的她們都不快樂。理解了很多東西。世界觀不一樣了。我沒發現對我有什么好處。
我的狀態不好。以前早上五點多會去河邊和老頭老太太一起散步。現在的我沒有。我除了看書沒有做任何讓我身心愉快的事。以前我還會做菜做飯,雖然比較笨,但是我至少一個人能過活下去。而且每次做成了飯菜我有成就感,開心的感覺。現在我沒有了。看起來好像很閑,但是不開心。
我現在的行為是否有利于實現我的目標?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