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這一桿/又沒辦法進球/就像我的生活/一直在出差錯/也許我這一生/始終在追逐那顆九號球
阿信的詞,總是能讓人感到被治愈。
昨晚,也許該說是今天,我看小說到凌晨四點。
這樣的慢性自殺式揮霍,有好幾次了吧。
可是還是做不到立場的堅定,一邊肆意一邊自省。
很矛盾,但這世上又哪有什么純粹的事物呢。
噓——
在這里,一切都不是絕對的。[It's the rule.]
拖了很久的更新簡歷,昨天終于完成了。哦,作品集還沒整。
也是同一天,我在母親去打疫苗了,趕上了末班車。后到的人,只能再跑一次了。
她總擔心,畢竟自己騎電動的技術太爛了,又慢又晃。[哈哈哈]
阿潔認為只要趕上了就不慢了。[好像也是這個理]
在半小時的觀察期,我媽給她的同事發語音。
大概的意思是,我在和阿潔還有她同事女兒閑聊時,得知當天有苗。所以我拉著下班到家的她,風風火火地出門了。
她還問了句對方:你女兒有沒有和你說起?[這是個小壞壞]
我媽老覺得我話多,凡事又愛問到底。
確實,不論自己是在校(高中、大學……),還是在家里,都會拉著她說起自己最近發生的事兒。
自己上班后,就變成了吐槽時刻。
但她同事和我那同學(她女兒)就很少溝通交流,作為長輩的也不敢問自己的孩子。
她和我媽說起一些事兒,還會叫我媽不要和我說。但事實上,我都知道的。她是擔心我回頭跟那同學提起。
既然擔心,一開始不告訴我媽,不就能避免這種擔憂了嗎?[攤手]
真矛盾吶。
往往嘴上說著“你別和別人說哈”或是“我保證不會和別人說的”,最后都演變成心知肚明的秘密了。
還記得一本小說里的一句話——
我可以把命交給你,但我不會信你。[大致的意思]
是啊……信任那么的脆弱。
我可以肯定你當下的善意,但仍保留彼此間的距離。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一種禮節,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啊……不過每個人的心理構建機制都不一樣,我設防比較高而已。
每個人的選擇和活法都不一樣的呢。
羅翔老師說,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張三。[不能再贊同了]
不得不感慨,紅學真是復雜的研究。背后折射的,也足夠地令人咋舌。
以上三句,為臨時插播。
在得知梗概的前提下,以上帝視角去了解故事的發展,總是莫名地有些捉急。
為什么女主就是不信男主?
為什么彼此喜歡,還是要互相猜忌與試探?
為什么對方在制造了那么多的傷害下,還能會被原諒?
為什么……
有太多的為什么了。
換作是自己,在第一次被傷害時會傷心不解,那么第二次就會選擇遠離避險。
生活里,沒那么多一再包容與妥協的戲碼……吧?
哦,如果有?抱歉,那不會是我。畢竟,我得更愛自己。
生活沒有encore,也不能take two。
不像作者大大敲敲鍵盤,刪刪改改就能改掉結局。
我們不知道未來是否是自己滿意的走向,所以每次都該慎重。
但……雖然明知道是he的結局,男女主必定會在一起——
還是會在中途假設,如果當時其中一方不這么干呢?
有時候也會想著,如果是自己,也許就已經放棄接下來的舉動了。
現實里,苦難過后是幸福?還是PTSD?誰也不好說。
我們這些看客,不過是從作者大大那兒預知了結局罷了。
畢竟ta打算怎么寫,是ta的想法呢。
所以自己當時再生氣著急也沒用,也幸好啊……
老了老了,啃不動虐文了。
喜極而泣的觸動總該是比心酸不已的淚水,來得容易讓人接受的。
不然,保留甜的味覺是為什么?
下午三點,被我媽拉去了菜地。[陰天,很贊]
因為給菜澆水,自己的手心長了兩個水泡。
我掐破了,就是用水沖洗的時候會疼。
之后好長一段時間里,我坐在棚子底下看手機。
風很涼爽,剛出門那會兒,空氣都是悶熱的。
今天過得不好不壞,但還是比那些到不完今天的人要幸運很多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