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豈獨無故

3.10

豈獨無故 智襄子 2107 2021-03-10 18:10:00

  【權值】

  【每天三件事】

  第一件事:我曾有機會和她坐在一起,但是我沒有詢問那個座位有沒有人!!!

   PS:好像類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

  第二件事:通信技術老師說:實訓手冊,不是只有上實踐課的時候才應該被帶來!

  第三件事:老師課間里的內容,有些竟然是上學期的知識點,這個課本沒有!!

  【睡前閱讀】

  終局思維是指從終點出發考慮問題,并決定當下的選擇,也就是“倒著思考”,根據結果決定治療方案。

  在醫學上,只要先保證病人活著,就有希望。這就是唐僧法則。

  第一張骨牌法則就是,在診斷中,無論病人的病情有多么復雜,能用一種疾病解釋病人出現的所有癥狀,就不考慮太多其他疾病。能用一種治療方法給病人醫治,就盡量避免所謂的面面俱到。這一法則通常也被稱為簡約法則。

  馬蹄聲法則說的其實就是概率問題。醫生在決策的時候,要優先考慮大概率的常見病、多發病,根據概率大小,逐一落實,最后再考慮罕見病。

  我真的需要做這個檢查、治療或者手術嗎?

  有什么風險或者不足之處?

  可能會有什么副作用?

  還有其他更簡單、更安全的選擇嗎?

  如果我什么都不做,會怎么樣?

  這也是《英國醫學雜志(中文版)》一篇論文提到的五個問題,這五個問題也是在病人決策之前,醫生向病人交付的關鍵點。

  【概念】

  高危行為包括吸煙、過度飲酒、熬夜、飲食過燙、霧霾天不戴口罩、食用可能含有亞硝酸鹽或者黃曲霉素的食物等。

  適度節食可以清除身體里的衰老細胞和衰老物質,有助于延緩皮膚成纖維細胞老化,并能產生更多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以保持皮膚彈性。適度節食還可以延緩心血管老化。

  在現代醫療制度中,知情是一項重要制度,是指患者明了自己的病情,認可醫生據此做出的診斷與治療方案。它要求醫生向病人提供做出診斷和治療方案的根據,并說明這種治療方案的益處、不良反應、危險性及可能發生的其他意外情況,使病人能自主地做出接受或不接受這種診療的決定。

  世界衛生組織給緩和醫療的定義是:緩和醫療是一種提供給患有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的,旨在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及面對危機的能力的系統方法;通過對痛苦和疼痛的早期識別,以嚴謹的評估和有效管理,滿足患者及家庭的所有(包括心理和精神)需求。緩和醫療有三個原則:首先,重視生命并承認死亡是一種正常過程;其次,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最后,提供解除臨終痛苦和不適的辦法。

  【筆記】

  動物實驗顯示,如果小鼠只攝入正常飲食的70%,而且以一天一次的頻率進食,不僅可以減肥和預防2型糖尿病,平均壽命還會延長28%左右。

  盡量保證每天的睡眠時間為7~8小時。

  睡眠過少和過多,都會影響健康。德國圖賓根大學有一項研究指出,熬夜會破壞腎上腺素等物質分泌的晝夜節律,從而抑制免疫細胞中的T細胞對侵入人體的病原體或者腫瘤細胞黏附能力的發揮。T細胞殺傷“敵人”的能力下降,會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睡得時間過長同樣有害。《歐洲心臟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涉及多國的11萬受試者的大規模隊列研究結果顯示:每天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普通人的死亡風險和嚴重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顯著增加。

  適量運動。

  首先,運動不僅可以增加人體能量消耗、還可以減輕慢性炎癥反應。其次,運動有利于清除衰老物質,預防多種癌癥。最后,運動還可以降低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俗稱中風)、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和抑郁癥的患病風險。與不運動和肥胖的人群相比,持續鍛煉(相當于每周>150分鐘快走)和體重正常的人群,平均壽命會增加7.2年。

  肺癌——用低劑量肺部CT進行篩查;

  乳腺癌——用乳腺鉬靶檢查或加上超聲、核磁共振篩查;

  宮頸癌——用宮頸細胞學涂片檢查或者加上HPV檢測篩查;

  結腸癌和直腸癌——用結腸鏡篩查。

  二、肺癌篩查指南

  (一)篩查年齡及頻率

  篩查建議1年1次。

  建議篩查人群:年齡為50~74歲的吸煙者,至少有20包/年吸煙史,如已經戒煙則戒煙時間不得超過5年。

  如果某些高發地區有其他重要的肺癌危險因素也可作為篩選高危人群的條件,如宣威市,無通風或通風較差,室內燃煤年數≥15年;又如個舊市,項目點有10年或更長的坑下作業或冶煉史。

  近5年有癌癥病史(非黑色素性皮膚癌、宮頸原位癌、局限性前列腺癌除外)、不能耐受可能的肺癌切除手術或有嚴重影響生命疾病的個體則不建議進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

  (二)篩查措施

  低劑量螺旋CT。

  三、肝癌篩查指南

  肝癌的高危人群: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長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齡40歲以上的男性風險更大。

  檢查措施: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臟超聲檢查。

  具體建議:建議上述高危人群每隔6個月至少進行1次檢查。

  四、胃癌篩查指南

  (一)篩查對象

  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者,建議其作為胃癌篩查對象人群:

  (1)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2)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5)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二)檢查措施

  血清學篩查和內鏡篩查,最終確診需要病理證實。

  【感恩日記】

  我對“別再失望了”說:

  困(倦),是大概率事件嗎?另外,即便是偶然事件,也可以試試咖啡提神。最后,倦可能是因為身體缺水,要多喝水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