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心思急轉:眼下皇帝老兒還沒死,招降張燕,時局未到。不過話說回來,若是漢靈帝死時,自己再行招降,只恐張燕便要占山為王,屆時身在太行山下的鄴城,必要防備之。思索一番,心思已定。
“元皓,你是如何想法?”
田豐瞇了瞇眼,道;“張燕所部十數萬人,若行招降,卻無地方安排,民生難解,只恐生亂。所謂兩者相害取其輕,豐亦贊同招降之。”
劉備掐指一算,今年漢靈帝就要嗝屁,自己還需早作打算比較好!
當即道:“好,便讓憲和前去勸說。”
不想,荀彧、荀攸、田豐三人皆是奉手否定,劉備忽然覺得自己臉上好沒光彩啊。荀彧道:“將軍,憲和縷縷同張燕打交道,二人相熟,張燕難有畏懼之心!此事,元皓卻是最為恰當的人選。”
田豐哈哈爽朗一笑,道:“正是如此。”
劉備細細一想,確是如此道理,當即道:“好吧,那就請元皓走一糟,并讓云長陪同,如何?”
田豐奉手應是。
當日晚間,田豐便在關羽的陪同下,來到太行山面見張燕。
張燕,原名褚燕,常山真定人,卻是趙云同鄉。此人剽悍,敏捷過人,人稱“飛燕”。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時,褚燕聚集一群少年落草為寇,在山水間轉戰各地,待其返回真定時,其麾下部眾已是一萬多人。而后博陵張牛角同其合并一處,在攻打館陶之時,張牛角重傷而死。
張牛角臨終時,令麾下部眾奉褚燕為首領,褚燕感其義,改姓為張,名喚張燕。
張燕勢大,各地叛賊盡數來頭,時下有孫輕、王當眾人,部眾迅速發展,盤踞太行山、黑山一帶,張燕親信所部稱為黑山軍,其余各部則為黃巾軍,皆歸張燕統領。
漢靈帝恐張燕勢大,任其為平難中郎將,管理黃河以北北山區行政和治安事務,并且每年可以向朝廷舉孝廉,并向朝廷匯報治安政務之事。
張燕領了平難中郎將,但聚集十數萬擅在深山老林中作戰的黑山軍,實則已是割據一方。漢靈帝盡管給了張燕名分,但也有著十足的提防,否則也不會將名聲正盛的劉備坐鎮太行山腳下的鄴城。
張燕得知劉備眼前的紅人田豐前來,心下已知劉備心思。眼下,張燕心下尚且不知作何決定,便慌病,避而不見。
田豐吃了個閉門羹,豈會就此善罷甘休,當即對前來傳話的王當道:“平難中郎將何須避而不見,無論愿與不愿,給個回話便是。堂堂七尺男兒,何須如此之為。”
便在后堂的張燕捏緊拳頭,冷哼一聲,行至大堂,道:“元皓兄,背后說人壞話,亦非君子所為吧。”
田豐奉手行了一禮,道:“田豐見過大人。”
張燕揮袖落座,道:“王當,上座。”
王當應下,便取來圓凳,田豐拎角而坐,神情坦然。
張燕道:“元皓兄也不必喚我大人,若不嫌棄,稱我姓名既可。”
田豐道:“不敢。”
張燕挑眉看向站在一側的關羽,道:“想來,這位便是美髯公,關二爺了吧?”
關羽單手握著八十斤重的青龍偃月刀,一并奉手道:“正是。”
張燕心道往日都是簡雍來見,今日卻是有著鐵血軍師之稱的田豐前來,劉備啊,難道你意欲向我動手耶?
“云長兄也請坐。”
關羽抬手道:“大人客氣了,羽此番乃是護衛身份,不敢落座。”
張燕也不強求,道:“好。元皓兄,既遠道而來,你我不必繞圈子了,還是開門見山的好。”
“是,大人之意,不敢不從。此番田豐奉將軍之命前來,是來請將軍下山相助!”
張燕哈哈大笑,道:“下山相助?我這十數萬黑山軍,誰來養活?只怕傾盡鄴城之力,也難能斷言吧。”
田豐道:“確實如此。但我家將軍已為大人做了安排,解釋一應黑山軍盡數行屯田之制,鄴城之南,距離黎陽之地,皆由黑山軍耕地所用。”
張燕道:“我有十數萬兵馬,玄德卻只五萬兵眾,便是算上諸多世家門閥伏兵、郡兵,不過六萬人,即便我下山去,只怕玄德也對我不放心吧?再說,吾乃陛下親封之平難中郎將,于公于私,都不合朝廷律法。何如?”
田豐早知張燕必有此言,道:“若大人誠心下山為助,鄴城侯將保舉將軍為一縣長史!”
張燕哈哈大笑,道:“一縣長史?卻受郡縣管制?你可知,我在太行山上,過的又是何等快活日子。”
田豐道:“眾口難調,騎虎難下。”
張燕瞇眼,道:“元皓,莫非玄德就這般吃定我會下山助他?如果……我不下山,又會怎樣?”
田豐奉手道:“一切自由鄴城侯做主,在下不便多言。”
雖言語并無冒犯之處,但田豐面上表情,卻是耐人尋味。
田豐又道:“中郎將統領十數萬黑山軍,即便是數十萬黑山軍,又能如何!鄴城侯敬佩張燕是員勇將,常言若張燕能為朝廷所用,天下黃巾必定,青州黃巾、西涼韓遂,皆不足為慮。大人,實不相瞞,朝堂之上,陛下已允劉太常廢史立牧之諫!所謂一山不如二虎的道理,大人不會不知道吧?再說,如今鄴城侯廣施仁政,深得人心,大人亦是忠義之士,元皓實不愿見到你我廝殺的一幕!再說鄴城侯常有一言,元皓深以為然。”
張燕挑眉問道:“何言?”
“鄴城侯常說,朝廷之上奸臣當道,使得名不聊生,致使黃巾之亂。卻不知,各地廝殺,最終消耗的都是國力,如此混亂廝殺,加之三災六禍,百姓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只恐日后匈奴胡人來犯,中原大地將遇滅族之災!故而,鄴城侯并不愿與大人為敵,但為了大漢國本,若大人執迷不悟,鄴城侯亦會職責所在,兵鋒相向!”
張燕手握十數萬黑山軍,每日吃喝拉撒,皆是個開銷,加上手下皆是些粗糙漢子,沒個人才獨當一面,張燕亦是心煩意亂。
今日能得劉備的橄欖枝,確實心動。
關羽奉手道:“中郎將大人,若能與大人并肩殺敵,實乃幸事。”
田豐微微一笑,起身奉手道:“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