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面
記者:“張局長,請您談一下這次衛生局組織救助困難群體的初衷是什么?”
張局長:“市里一直十分關注弱勢群體的生活。中央提出,我們要發展,但我們不要老百姓得不到實惠的發展。這次我們挑選出十個全市最困難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出資五十萬元加以救治幫扶,目的一是彌補我們醫療保障體系的不完備,二是讓困難百姓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記者:“我們的救助活動具體落實程序是怎個樣子呢?”
張局長:“首先我們借助于廣播、報紙、電視等媒體報導貧困患者的生活情況,喚起公眾的同情心,爭取社會上的援助,再由我們局里出一部分資,安排有經驗的專家及醫護人員對患者實施治療和護理,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讓患者病愈康復。”
記者:“對于沒有工作的患者,治愈后我們是否會考慮幫助他們就業呢?”
張局長:“關于這一點我們也有周到的考慮。常言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將聯合人力資源部門與勞動力轉移部門一同努力解決貧困患者將來的就業問題,使他們的就業率達到100%。”
記者:“謝謝張局長。”
“觀眾朋友,關注弱勢群體,是我們黨和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我們希望全社會都能來關注弱勢群體的生活,為他們獻上您的一份情、一份愛。”
B面
張局長:“王大夫,你自己來的,怎么沒帶你妹妹一齊來?”
王大夫:“她有吃奶孩子,離不開呀!”
張局長:“王大夫,我已經和你勾通過很多次了,別讓你妹妹瞎折騰了。你父親已經去世了,我承認,S醫院在治療上是有失誤,可人死不能復生,你們就算把S醫院和我都告倒了,你父親能活過來嗎?再說,咱們這么多年是什么關系?一筆寫不出來兩個衛生口,讓你妹妹停下來吧,別告了。等以后找個機會給她安排到哪個醫院當個護士,你看怎么樣?”
王大夫:“張局長,我理解您的苦衷,可是我父親實在是死得冤枉:在病房連續六天沒進食大夫不張羅給下胃管,值班大夫連續三天不查房,還把病例給改了。他們至今也不承認錯誤,而是一拖再拖,拒不承認這是一起嚴重的醫療事故,我們兄妹實在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呀。我娘已經八十歲了,我父親沒了帶給她的打擊也不小。她雖然沒找我提什么上訪的事,可我背地里聽老太太念叨‘大夫都向著大夫,’你說你讓我在家里怎么作人呀?”
張局長:“王大夫,你也行醫這么多年了,有三十多年了吧?難道你就沒開錯過處方?沒貽誤過患者?長年累月地從事這個職業,神經都麻木了,哪有不出錯的呢?醫院現在很困難,否則的話怎么也得考慮在經濟上補償一下你們家。話又說回來,你愛人在醫院掛個名,多長時間不上班了?雖說是有病,可若不是我在這兒罩著,能行嗎?現在編制多緊張,多少人在門外排隊等著呢?我今天跟你說,趕緊讓你妹妹停下來,否則我要考慮你愛人的工作問題,到那時就別怪我不講情面了。”
王大夫聽完張局長這番話,頓時面沉似水,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