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王國權謀質子小皇帝(5)
“蕭兄明理,是君言糊涂了?!痹坡遢笭栆恍?,“只是這其中的平衡點,需得從長計議?!?p> 秦瀟贊同道:“阿言說得極是?!?p> 云洛緩步踱至窗邊,推開半面窗戶。
“蕭兄,你看!”
街道上,行人匆匆,車馬不停,小販吆喝叫賣聲不歇,一派井然有序的盛景。
“這萬里河山,海晏河清,繁華都城,只是百里之外,不知該是哪番風景?!?p> 都城繁華安寧,百里外卻是將在外有家難回的悲劇,何其哀哉。
清風陣陣徐來,云洛自窗口眺望遠山,胸腔似被什么填的滿滿的,豪言道:“蕭兄,我有一愿。”
“所愿社稷昌,黎民平,我大雍百姓,皆闔家歡樂。將在外,再無后顧之憂?!?p> 社稷昌。
黎民平。
將在外,再無后顧之憂。
一時,秦瀟被云洛眼中流溢的光彩震懾住,半晌不言。
字字肺腑,句句真言。
納蘭譽所說,何不為他所想?
兩人的想法在無意間不謀而合,秦瀟一直以來審視云洛的角度,悄然發生了改變。
?。鄣?!信任值上升一成,回歸初始值。]
得到想要的結果,云洛回頭粲然一笑,日光的陰影下,顯得恣意而又張揚。清秀的少年模樣,像跌入凡間的謫仙,美的不似真人。
?。鄣危⌒湃沃瞪仙怀?,共計一成。]
哦呦!
還有意外收獲呢!
云洛笑得更開了,一點一點……漾開了少年天子的心。
“阿言是有大抱負的人,愚兄敬佩。”
秦瀟躬身行禮,云洛趕緊扶住了他:“蕭兄莫要輕視自己。若入朝為官,必有一番作為。”
話間,指尖短暫地相觸,秦瀟只覺得撫上了一片溫軟,細膩光滑。
這雙手,保養得當,白皙纖長,確實不像男人。
納蘭譽倒真如傳言中所說的那般,男生女相,有嬌娥之姿,很是好看。
“蕭兄!蕭兄!”
秦瀟不知怎么竟有些失神,被云洛喚了幾聲后,方才應道:“阿言想說什么?”
“得蕭兄今日點撥,實為君言之幸,蕭兄為君言解了一大難題?!痹坡搴鋈幌氲绞裁?,眼底浮現幾分狡黠,“君言家中有一塊上好的羊脂白玉,下次見面,雕琢好了贈予蕭兄?!?p> 秦瀟輕啟唇:“好?!?p> 日光柔和,微風不燥。
兩人就這么對視著,一切都是剛剛好。
……
翌日,龍涎宮。
復古的雕龍畫柱,層層堆疊的金絲紗帳,身形高大的男人伏案于桌前,提筆一絲不茍地處理政務。
“王,該上朝了?!眾溆罢驹谝慌蕴嵝训?。
“嗯?!?p> 秦瀟抓緊時間批改完最后一份奏折,堪堪起身,繞過正中的紅柱,前往金鑾殿。
步至中途忽然停下,秦瀟轉頭問婁影:“丞相……今日來了嗎?”
“沒有,昨日才告了病假?!?p> 婁影回的干脆,秦瀟不知是慶幸還是失落,心里竟有種說不上來的滋味。
“走吧?!?p> 朝堂之上,男人一身華麗錦袍,金冠玉帶,錦袍四周鑲著華麗的金邊,針線細致,繡著金龍圖案,畫面栩栩如生,似要一飛沖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p> 多道聲音重合在一起,添了幾分莊重肅穆之氣。
“眾愛卿平身。”
秦瀟長袖一揮,視線卻在最為顯眼的地方落下,那里依舊空著一個位置。
不消片刻,秦瀟再度收回了目光,望向階下的眾臣子。
“臣有事啟奏?!币粋€胡子花白的官員站了出來,正是大雍三朝元老的戶部尚書,“天公不作美,江南旱災嚴重,莊稼欠收,百姓流離失所。如今,更有流民已進入京城,還望圣上下旨,早日賑災。”
“此事朕也有所耳聞,只是如今,該派誰立時前往呢?”
天子一言,馬上有人在下面不斷推拒。
賑災雖是個肥差,能撈到不少油水,但層層分撥下去,最終也所剩不多。
更何況,如若處理不當,未能有效抑制災情,中央委派的官員便是首當其沖的替罪羊。
資格越老的官員,越是擺著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而躍躍欲試的新人,也不可直接越了朝廷重臣,應下這個差事。
“怎么?沒人愿意嗎?”
秦瀟的目光自眾官員身上一一略過,看到哪個人,哪個便后退一步。
新帝登基不久,基業不穩,不足為懼。于是,眾人更是肆無忌憚。
偌大的朝堂內,竟無一人主動上前一步。
“臣啟奏!”
高昂的聲線從殿外傳來,云洛踏著一路亦或驚訝亦或復雜的神色,緩緩步入正殿。
一如既往的白袍,光是站著,便是一方風景,引得一眾人矚目。
這便是那位被夸的天上有地上無的少年丞相——納蘭譽。
距離,一步步拉近。
云洛像是終于看清了座上的人,方才的底氣一下子漏了精光,整個人呆呆地立在殿前。
怎么會?
反觀高座上的男人,眼底驚訝之色不減反多,整張俊臉寫滿了震驚,就差脫口而出一句:“阿言?!?p> 兩人久久注視,終是云洛拾回了神智,對著上座跪身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罪臣納蘭譽數日未上早朝,而今得幸病愈,特向皇上請罪,望圣上海涵?!?p> 仔細聽,清逸的聲線里帶著微顫,仿佛不經意地透露了自己真實的情緒。
秦瀟強壓下內心的詫異,朗聲問道:“平身。愛卿便是納蘭將軍的嫡子?國相納蘭譽嗎?今日總算得見了?!?p> “圣上過譽。未第一時間拜見天子,實為臣之過。”
“身體重要。”年輕的帝王并沒有怪罪臣子,“愛卿身子可確實好了?”
“勞皇上掛心,臣已痊愈。”云洛抬起頭直視對方,目光坦蕩如炬,“關于江南旱災一事,臣略知一二。南下使臣,臣有一人選,可解天子憂。”
云洛分析了一遍旱災之事,有條有理地指出治理之法,而后將丞相府的一位門生推舉出去,擔當重任。
毫無經驗的低階官員,自然引起了一眾反對之聲。
但新帝似乎對丞相的推舉頗為滿意,力排眾議,當即下了詔書。

莫念惜
嘖嘖嘖,兩個戲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