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承業決定讓漁同親自去京中送信,他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畢竟之前派出去的士兵一個也沒有回音,所以他希望漁同能成功將消息傳出去。此外,漁同的武藝高強,即使有人有意阻攔,他也有能力突破險境。
“太尉大人,末將并不是不想前去,可是您現在還在養傷,如果我離開的話,您這邊可能會遇到困難,我擔心難以應對。”
“可能最危險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河東這邊已經有埋伏,我們恐怕無法進入。現在我們已經進來了,這就意味著我們所有人都把性命交到了河東府尹的手上。畢竟每個縣里那里有數千名精兵護衛。而且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府尹是敵是友,至少在短時間內,他不會在他的府內有任何動作。”
“太尉大人所言甚是!“
“從這里出發到京中有多遠?“
“大約400多里!“
“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
“如果馬匹速度夠快,一切順利的話,不到3天準能到達。“
“你到了京中后不要直接進城,以防城門有人把守。你直接去東郊大營找到段敬懷,將這封信交給他,他會帶你去皇宮。“
“是,大人。“
“還有,啟程時把你父親一起帶回京城。“
“太尉大人,萬萬不可。雖然我很擔心父親的安危,但是您的身體不能沒有太醫照顧。“
“河東府尹已經派人找來了當地最好的郎中,我知道我的身體情況,你不必為我擔心。現在你去收拾行囊,順便把你父親叫進來,讓他為我開幾幅治病的藥方就好了。“
漁同本來想阻止段承業的決定,但是看到段太尉如此堅決,他只能按照段承業的指示去做。漁同將寧中辛請到段承業的房間,段承業命令其他人退下。
“太尉大人,卑職現在為您診脈。”
段承業的傷口位于胸口,這次的新傷雖在肩膀,但是傷口過于長且深乃至于延伸到了肩膀,段承業費力地抬起了胳膊,才將手腕放在桌面上。他的動作略顯困難,因為傷勢的影響使得他的活動受限。
“寧太醫!”
“卑職在。”
“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太尉大人有何事吩咐,盡管講,卑職定全力以赴。”
“我的兒子段敬懷心悅另女多時,這孩子自小心寬樂觀,性格肆意灑脫!定不會讓另女受一絲委屈。如今當下形勢我也迫不得已在此為小兒提親。萬一我命喪于此,也算是為小兒做了父親該做的事情。”
“太尉大人一番心血,卑職了然于心。只是漁陽是我收留的女兒,她的身世坎坷,而我又只是區區太醫令,怕與太尉府相差太多。”
“哈哈,寧太醫何必自謙。你的醫術全京無人不知,寧老太醫又深受先皇和太后厚愛,能和寧府結親,是我小兒有此福氣。其實寧太醫被封太醫令那日,原本我攜帶妻兒去府上本意就是去提親的,奈何當日發生了太多事情并沒有機會提及。”
“好!既然太尉大人如此看重小女,待我們平安歸去,如我女兒有此意,我定不阻礙,可是若女無意,也請太尉大人見諒。”
“好!那就一言為定。待會你就隨漁同先回京。”
“啊?這可不成啊,太尉大人!”寧中辛先是慌了神,雖然寧中辛能保證段承業的性命無恙,但是段承業此時的情況顯然離不開他。
“我已經吩咐好了!太醫不必多言。”
寧中辛只好閉了嘴巴,他為段承業開了藥房并更換了包扎的傷口,退出了段承業的房間。
自從大軍出發,京中一切安穩,這真正打仗的消息像是密不透風的墻,絲毫沒有傳到碧園閣。即便是有多次大軍勝利的消息,也都是公孫弘有意安排的。當然段敬懷顯然是不信的,他已經猜測到這次兇多吉少,他只盼望自己的父親能夠活著回來就好。
寧府里也是悄然無聲的,除了關凌熙每日要吐三五回,也沒有什么好折騰的了,自大軍出征已有七八月有余,關凌熙的肚子因為太大已經影響她坐臥了。尤其是夜間更是難以安眠。
安君蘭則每日擔憂寧中辛和漁同的安危,漁陽雖然也十分擔憂,但她只有堅強的撐著安君蘭,告訴她,父親和弟弟肯定會平安歸來。
就這樣期盼著,每一日最怕的事情就是聽到下人來報,直到這日深夜,段敬懷敲響了寧府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