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家長們擔心昨天的事情發(fā)生,把我們放在距離一百米的地方就溜走了。昨天那一招沒用了,這些大人好像達成了某種共識。從那次之后,大人都在距離幼兒園門口一百米就讓我們下來,自己去。老師在我們來之前,站在門口,等我們到來。
第二天,我們到來幼兒園,這次哭的人就要少了。不到五天,就沒有人哭了。我每天都吵著趕緊送我去幼兒園,待在家里實在是太無聊了。
慢慢的我也和他們打成一片了,每天來不是玩那個滑梯,就是玩蹺蹺板。那小時候我比較胖,一個人根本壓不過我,我一個人壓他們兩個人。
幼兒園那個時候做座位,每一個人距離都很近。不是現(xiàn)在這樣單人單桌單行,那個時候就是面對面做,那種老式木頭桌子。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還是哪一種老式桌子,刷著紅油漆,不過在我們做到時候,那種紅色已經很淺了。
我們在桌子中間劃了一道橫線,兩邊約定好,誰要是自己的胳膊越過這一條線,那么就用鉛筆的那一大頭戳一下越線的人。每一天跟這一件事情有時候能糾結一節(jié)課。這都是后面的事情,暫且不提。
每過多久,學校便開始叫字,讓我們開始認一些基本的字。有時候一個字要寫一小頁,那都要270多個字。那個時候寫一個字,覺得從左向右寫字太累了。
先把一小頁紙的四周寫一圈,從外面向里面寫。覺得這樣就寫的字少了,現(xiàn)在想一想都想笑了,不管怎么寫哪一張紙要寫慢,跟怎么寫都沒關系。那都是心里在作怪。
小班的生活總是那么樸實無華,每天除了玩還是玩,作業(yè)一周都寫不了幾張。那時候在幼兒園大家到是玩開心了。

逍遙皓白
我在一歲半的時候,和表姐搶拖把的時候把下巴磕了一下。用針縫了一下,那個時候沒有打麻藥,寫小說的時候往后查了一下,給自己打個麻藥,稍微改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