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侍寢
莊妃淺笑盈盈,“陛下言重了,法子是馮太醫想的,臣妾不過是個傳話兒的,哪里就有功了。”
皇帝輕聲道:“馮太醫辛勞,朕自會另加封賞,但你的功也不能抵了。”
莊妃笑容欣喜,盈盈福身謝了恩,又道:“陛下伏案至此,想必還未用過晚膳吧,臣妾特命宮中小廚房燉了八寶野鴨,配了奶汁角,并一碗紅豆膳粥。化濕補脾,解熱毒是最好不過的了。”
說著,傳了侍立在外的小宮女進殿。皇帝微微一笑,拉著莊妃的手又將其向身邊拽近了幾分,輕聲道:“陪我一同用吧。”
莊妃羞澀一笑,“是。”
宮女在一旁垂首安靜布著碗碟杯箸,莊妃則站在皇帝身邊,伸手舀著蓮花五彩溫碗里的紅豆膳粥。
皇帝端然坐著,側目靜靜看著一旁的莊妃。只見莊妃微微垂目,面頰略略笑意安靜恬淡。一身青緞雙繡對襟長衣,裙裾上繡著淺淺的白色花式,看去十分淡雅,“你甚少穿的如此素凈啊。”
莊妃聞言靜靜一笑,“江都水患尚未盡平,現今正是黜奢崇儉的時候,臣妾不敢衣著奢靡。”
皇帝滿意的點點頭,“你有這份心亦是難得。”說罷,又細細看了眼裙裾上繡著的花樣,神色略帶了幾分疑慮,“這繡花樣子,倒不像造辦處的手法。”
莊妃笑畔嫣然,“陛下好眼力,臣妾想著內務府供奉的絲線多是蠶絲抑或金銀絲線,未免太過靡麗。臣妾知道令儀妹妹繡工一向精湛,特才請了她幫我繡了這身樣子。陛下您瞧,可還好看?”
白玉蘭花,玉笑珠香,潔白無瑕。于淺淺碧青色裙裾上綿密密開成一團,一株小小蘭花花瓣上,還停著只翅膀欲開未開的彩蝶。本是極清雅的構色,躍然出現點嬌麗的顏色,更有錦上添花之感。花引蝶,蝶繞花,雖只是繡于方寸物品之間,但那如畫亦如夢的意境,卻像要脫出框內,直覺似要活過來一般。
皇帝略一思索道:“令儀?朕竟不記得后宮中還有這個名字。”
莊妃微微一笑,“令儀妹妹如今居于儲秀宮后殿,猗蘭館,是早兩年前進宮的,位居寶林。”
皇帝微微點頭,這冰清玉潔的蘭花很是入眼,但一時又想不起莊妃口中那名叫做令儀的宮嬪,故而只是輕描淡寫道:“你穿上自然好看。”
莊妃輕輕含笑,將紅豆膳粥捧了放在皇帝面前,只安靜侍奉皇帝進膳,再無他話。
......
已是入夜掌燈時分,儲秀宮早已點上了宮燈,緊閉宮門,一派寂然落寞的模樣。令寶林此刻正斜倚在西窗下的棉榻上,低頭默默繡著一副滿庭芳。石青色布料底子,繡出滿園春色的圖樣,極是應景喜人。
繡的乏了,舉目望向桌角紫銅蟠枝燭臺上的蠟燭。燭火燃的熱烈,細細的蠟身承不住滾燙的蠟油,將將滑落了下來,好似偶然沁出的眼淚,未等滑到燭底,便漸漸冷卻膩在了上面。似有風吹進,拂的燭臺上的火苗微微晃了一晃,明亮的火光立時浮動起來,映著令寶林的臉色如落了忽明忽暗的光影,漂浮不定。
令寶林眨了眨微有些酸澀的眼睛,正準備接著繡下去,殿門忽得被推開,是令寶林貼身的大宮女綠珠急急忙忙跑進來,臉上帶著異常驚喜的笑容,“小主,敬事房來人通報,說陛下今夜翻了您的綠頭牌!”
令寶林抬起視線,纖長的羽睫似被誰呼出的一口氣擊中,顫顫的抖了抖。纖細的指頭僵硬的捏著細細的繡針,尖銳的針頭閃轉著盈盈光輝,無聲的刺在柔軟的布料上。
......
靜夜里的永巷噤若寒蟬。由兩側高高的宮墻圍著,亢長而清冷的延伸向各宮門所。
有抬著軟轎的小太監們安靜走過,雖人數眾多,但皆是步伐一致,如出一人。整個永巷里,只聞得太監們的靴聲橐橐,再無他聲。
令寶林掀開軟轎垂簾一角,向外探看。彼時月色清冷,天際一彎薄月如鉤,那銳利的邊角,似要勾破紫禁城暗夜籠罩下的幽靜一般。
舉目遠遠望去,有探出宮墻的綿延殿角,似籠了一層朦朧昏暗的光。
令寶林黯然,曾幾何時,自己也曾幻想過,乘在這軟轎之中,一路長行自皇帝的寢宮,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景象。紫禁城幽深而孤冷,有些女子窮奇一生,也不過是守著自己的那一方小小的寢殿過活,那皇城中的千姿百態,水木清華,是很多人即使一輩子生活在這里,也見不到的。而仿佛只是坐在這小小的軟轎里,一路行至皇帝的身邊,便是這皇城中最美的風景了。
而這頂小小的軟轎,又將牽動著后宮中多少女人的目光,那目光之中,又該摻雜進多少的羨艷,多少期盼,和多少不為人知的悲戚怨懟。
她放下帷簾,于軟轎中靜靜安坐。夜幕低垂,如巨大無邊的水墨,緩緩自天際彌漫過來。
令寶林微微闔目,軟轎內設有燈籠,燭火的明亮染上她嫻靜的面容,映著那纖長的睫毛,在緊閉的眼瞼上投下層層光影。睫毛微顫,再睜開,她的目光已似波瀾不驚的湖面,柔和安靜。
今夜一行,她已知,再無回頭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