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對于漢人來說哪里就是地獄,哪里不能種植糧食,沒有城墻護衛。
從秦朝開始,草原就是中原的毒瘤,沒有一個皇帝不想解決掉草原問題,也沒有一個皇帝解決掉草原問題。
糧食是這個年代的等價物品,草原雪災,冬天是草原最難熬的日子。
草原人民南下打秋風,已經成為習慣,當中原王朝強大時,草原人民就安守不動,當中原王朝弱時,草原人民就乘機而動,能拿點是一點。
古代交通不發達,聯系成為很大問題,漢朝最遠的都護府已經到西域,大唐最遠的都護府也到這里,到如今的天啟四年,大明丟了很多土地。
草原沒有控制力,西域直接沒有影響力,連家門口嶺南都丟了。
大明王朝開國兩任皇帝,在馬上打江山。
兩任皇帝努力,成就后面每一任皇帝坐享其成。
萬歷想改,沒有改動。
文人骨子里的思想變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私,何況是古代,只有小家沒有大家,何來國家。
國家在前,是在解放戰爭打響,這樣的民族思想解放,到后世國家在前,小家在后的無私奉獻精神。
自私是人的天性,天啟皇帝沒有辦法改變這個思想,連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也不能做到無私奉獻。
朱元璋大明開過皇帝,設立國家農業稅,全世界最低,到現在后世也沒有那個國家超越,設立義務教育,開設敬老院,成立孤兒所,設立特種部隊,實行郵政十里等,這里面每一樣都是開創性。
包括老子圣人像被砸,姜子牙武圣被廢,設立官二爺武圣,沒人敢動的圣人,朱元璋動了。
朱元璋制度創新很多,包括大告,在每一個村設立告示,告訴每一個民眾朝廷行政,沒有一個朝代是民可以抓官的,朱元璋時期,民可以抓官,不作為的官抓,貪污官員抓,這些都是民眾可以直接辦理,抓了送給上級官府處理。
商業上明朝是失敗的,海禁,商業上的打壓,所以導致大明很窮。
大明歷年不是靠著割韭菜,活不到崇禎皇帝。
天啟皇帝現在也做著割韭菜,不過不是割大明官員,而是割大明商人,商人很有錢,李自成攻破京師,收刮七千萬兩白銀,而且這不包括一些東林君子。
如果將文臣也算在內,李自成將會成為億萬富豪。
天啟皇帝得到消息,草原建奴準備南下打秋風,這樣的事已經時常發生,遼東的事,已經糜爛。
天啟皇帝不打算管,遼東的將領也有兩邊倒的墻頭草,已經開始傭兵自重。
兵役不能使用衛所制,改革只能從自己做起。
大明比哪一個王朝都要好的制度,只是被玩壞了,被文臣抓住漏洞一直在玩。
錦衣衛可以被利用,可是歷代皇帝沒有用好錦衣衛,東廠可以用,也沒有被重視,這些直達隸屬皇帝的權利沒有被用好。
朱棣皇帝誅十族,這是何其的殺伐,文臣就是被殺習慣一樣,可是文臣還是不認命,思想教育多重要,儒家學說就能看得出來。
最近遼東一帶經常出現建奴探子,天啟皇帝下了死令,死守不出城門。
待來年開春,天啟打算換防,現在的城防不是很好,有兵還穿著草鞋守城。
冷風刺骨,邊疆將士誰愿意這樣么?
都不愿意,也都沒有辦法,都說當兵吃糧,很多士兵幾月沒拿響銀,原有歷史上,出現過邊疆士兵無響可發,鬧過嘩變,東林君子沒有辦法,魏忠賢頂上去,靠著抄家發響。
今年快到年關,運送物質的車輛和往年一樣,北方趙率教部真的很窮。
已經三月沒響銀,糧食經常被王化貞扣押。
趙率教今日見到一個人駱思恭。
駱思恭為什么到邊關,趙率教接到天啟皇帝旨意,圣旨沒有經過內閣,如果是文臣可能直接就回拒接圣旨,武將如果是黨爭一派人物也會拒接,可是趙率教是因為熊弼粥連累,被降下來守城。
圣旨上面什么也沒有寫,只是讓駱思恭幾千人落腳即可。
而且駱思恭帶來了十萬兩響銀,這才是實在的。而且還帶來冬衣。
天啟皇帝很想給所有部隊都換上新裝,實力不允許啊!
比如像祖大壽這樣的二五仔,天啟皇帝是不喜歡的,這些人遲早被清算,在邊關多少年,傭兵自重這樣的人還在夾縫求生。
今年的糧都用在訓練部隊,皇莊召集五十萬部隊,陪都南京三十萬,毛文龍親自在訓練,山東二十萬戚家軍已經過去訓練,到開春可能能征兵六十萬。
天啟皇帝打算征兵百萬開始行動,山東二十萬夠已,貴陽府,重慶府,成都府三十萬,每府兵力十萬,南京陪都十萬,江浙十萬,昆明府十萬。
等兵力部署完,就可以開始前所未有的召喚術。
天啟皇帝的村干部訓練受到很大阻力,天啟皇帝訓練的三十萬識字村干部訓練班,實在是太難,十個人有九個九不認識字,里面雖然有幾個落魄秀才,可也不頂事,村要派村長,鎮要派鎮長,縣要派縣長,市要派市長,省要派高官。
這些都是天啟皇帝規劃好的行政等級,按著后世的行政執行。
皇莊教書的太監達到前所未有的人數,從開始的幾千人,到現在上萬人,皇宮里面太監基本派出去教書。
文臣知道天啟在皇莊搞教育,知道天啟在開工廠,知道天啟在訓練兵。
文臣已經開始急了,到處拉攏,到處打壓,就是想打破現狀,如果讓天啟皇帝教育出幾十萬識字青年,那么文臣自己都能想到下場。
儒家那套,騙小孩能行,葉向高這樣的大佬自己知道自家事,靠著壟斷把市場做小,不然士紳還有活路。
這些在天啟看來都是在找死,眼光決定高度,市場做大,難道大佬就不掙錢啦!
把市場做這么小利益這么小,吃的人確很多,不夠分當然要敲桌子了。
文臣大量宣傳魏忠賢誤國,全國上下都在傳,皇上不修德行,上了奶媽,皇上喜好奇淫,不上早朝,還聽信閹人,好大喜功大窮兵霸武。
可是民間出奇的安靜,民都在忙著開春播種,只有復社成員在茶館酒舍談論。
有人反駁,皇上收容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