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漢末三國傳奇

第二百零八章 三馬并曹

漢末三國傳奇 背砍刀詩人 3512 2020-12-24 06:56:54

  閑言少敘。且說陸遜聞報魏主南下親征,即遣親信韓扁給吳主孫權送信,道是:“請陛下先撤新城之圍,自回建業。臣命諸葛子瑜深入敵后,以兵斷魏軍歸路;某再率眾攻其前,彼首尾不敵,一鼓可破也。”孫權得書大喜,回書允準其計,便令韓扁持書回報大都督。煞是奇怪!在自家國境之內,韓扁返回時卻被魏軍巡哨士兵抓獲,其計遂泄。諸葛瑾在當陽聞訊,心中驚懼至甚,即修書謂陸遜道:“韓扁遭擒,必泄我軍機。今江水干涸,我只一千軍屯于臨沮,便似當年漢壽亭侯關公屯麥城時一般無二,倘魏兵來圍我,如其奈何?”陸遜得信不答,反使眾軍于城外種植菽豆,并與諸將在帳內弈棋、射戲。諸葛瑾不知何意,遂親自來見陸遜,問進軍迎敵之策。陸遜以皇帝既已大駕東歸,則無可憂,我應以進為退,安全退兵。于是議定,讓諸葛瑾復回臨沮,率領水軍沿江北行,陸遜自率陸軍向襄陽進發。

  魏將滿寵雖勇而多智,但因素來忌憚陸遜,聞其率軍北來,即令諸軍回城堅守。陸遜與諸葛瑾遂虛張聲勢,進至白河口,揚言使周峻、張梁攻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等地。吳軍所過之處,魏國百姓皆棄郊野之家入城,以至將城門堵住,關閉不得。魏軍只得自殺其民,然后才得以關城。陸遜由此斬俘千余不得及時入城者,即安全撤回江陵。同時檄令孫韶、張承一路軍退至江南,無事不得輕向江北挑釁。孫韶得令,回書道:“某依天子囑咐,只是揚言北征,其實未動一兵,未發一舟過江也。”陸遜大喜,卻不使諸葛瑾知道此事。因回江陵,令對俘眾好生看待,對其攜帶家眷者,又派人照料。荊州境內魏國軍民因此傾慕陸大都督待民如子,爭相提老攜幼前來歸附。蜀魏鄰境地區之民也心向陸遜,無不稱頌其德。

  陸遜自歸附軍民之口聞知,魏國江夏太守逯式悍勇善戰,頗為吳國邊境之患,但與刺史文聘之子文休不和。陸遜聞此,于是思得一計,親筆偽作寫給逯式回書道:“明公來書收悉,我主吳帝陛下甚慰,允準公獻城以降,并承諾使公永鎮江夏,絕不食言。”遣使送往江夏城中,卻將書信故意遺失在官道,于是江夏城中人盡皆知。自此逯式部下大疑主將對魏國之忠,爭相依附文休,并呈獻陸遜離間偽書。文休信以為實,便將陸遜之書呈報朝廷,魏主難辨真假,便將逯式罷官免職。陸遜聞報逯式被免,才將此計說與眾將,諸將無不拜服。

  卻說孔明聞報東吳伐魏虎頭蛇尾而終,已知孫權心思,是令蜀國自滅,其好與魏國劃江而治,平分天下。由是吐了一口鮮血,倒覺心中暢快不少,暗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看來興復漢家江山之事,指望不得他人,只看我劉氏列祖列宗造化,漢祚興亡劫數也。孫權!碧眼兒!真是錢江小吏之子,自守之徒,得失算計雖然精明,到底無甚見識。你即為江東之主,豈不聞唇亡齒寒之理?若蜀國先滅,江南隨后即亡矣。”于是打定主意,即在祁山欲為久駐之計,乃令蜀兵與魏民相雜種田:軍一分,民二分,并不侵犯,魏民皆安心樂業。

  忽一日,魏延遣使送五人來至祁山大寨,求見丞相。孔明抬頭看時,不由大喜,見來者正是好友孟公威、崔州平,后面相隨者老中青俱全,均作醫家打扮,卻是不識。孔明即令魏延使者回寨,屏退帳中左右。孟公威、崔州平先與孔明見禮,未及敘念疏闊,即指那三人道:“此一位名滿天下,乃藥王派掌門,神醫華佗是也。此位乃其首徒,人稱天下第一神針之樊阿;此位青年才俊,又是樊阿之徒,故征西將軍皇甫嵩玄孫,皇甫謐是也。因來稟報機密大事,順便向殿下問疾。”說話的,孔明身份乃是絕密之事,孟、崔二人如何以殿下呼之?皆因獻帝劉協即歸藥王門,華佗等均已知孔明即是史侯少帝,勿庸再掩蓋了也。

  孔明聞是神醫華佗師徒,極為稱羨,即請至上坐,樊阿與皇甫謐在祖師身后侍立。茶罷,孔明即問五人來意,有何機密。崔州平先向孔明請了一支將令,持之出帳,令侍衛后退三十步,不許任何閑雜人等靠近,進帳則斬。侍衛領命,無不凜遵。孟公威見崔州平親自守在門口,確定四周無人竊聽,這才將山陽公劉協殯天,命司馬懿攜兩枚臥龍令前來,還與兄長史侯,休要再以復興漢室為念之遺言,一一說了。華佗卻將獻帝加入藥王門,這十幾年來一直以采藥為樂,不問世事,始末緣由補充說之。孔明大叫一聲,又一口鮮血噴出,昏倒在地。華佗令樊阿急忙施救,半晌悠悠醒轉,放聲痛哭。說話的,你道孟公威與神醫華佗,何不以實情相告,非說山陽公已死?其因有二,不得不為:其一魏天子親賜以天子之禮厚葬,舉國皆知劉協已死,若一旦泄漏其詐死之事,其后人豈不立遭滅族之禍?其二劉協深知,孔明屢次不自量力,強為伐魏之舉,實因自己在世,其欲扶己復位,重還漢家社稷之故。若要其罷兵不戰,自此天下太平,則必使其以為自己已死,故此囑令崔州平等作如此說法。

  那樊阿針法如神,果有起死回生之能。片刻起下銀針,皇甫謐于青囊中又取出三粒丹藥,喂孔明和水服下,即恢復如初。孟公威勸諫道:“殿下休謂臣浪言得罪。自董卓作亂以來,天下群雄并起,爭戰近五十載,致黎民涂炭,無非皆為一把帝椅耳。今事已至此,不如作罷。”孔明哭道:“某受教于蔡、史、左、黃、龐、水鏡六位圣賢仙師,何事不知?無奈可恨,心實不甘!”回想爾來一生蹉跎,皆為復國,至此落得鏡花水月,不由相對唏噓,無言可表。于是令崔州平撤回侍衛,就在帳中排擺筵宴,與五人接風洗塵,絕口不談興復之事。

  說話的,你道便是劉協死信,便令孔明心如灰冷,再無斗志?亦非全因此也。只因回思過往之事,無可奈何之余,已看透紅塵,了無牽掛。列位看官不信,請亦隨孔明回思一番即可:想劉備稱帝之前,不打孫權專打曹操,大有與曹操不共戴天之勢。而稱帝之后,便借與二弟關公報仇為名,舍曹魏而專攻孫吳,何也?關公在世,以忠義參天聞名天下,除獻帝外,無論何人欲稱帝者,其皆視作篡逆,非以死除之,這其間自然也包括其兄劉備。故關某死后,曹、劉、孫這才敢先后稱帝,其事不亦明乎?劉備于關羽死后兩年有余,才先繼帝位而后出兵報仇,以此為由,其誰能信耶?且既是因聞“獻帝被害噩耗”訛傳為由而繼帝位,卻又不與獻帝報仇伐魏,其天下之人誰又能服?需知先不論君臣大義,便只就親疏而論,異姓兄弟焉能比得過同宗叔侄?且劉備稱帝后再未與死敵曹魏一戰,好似亦和曹丕達成默契了也。

  再試想曹操剛死之時,臧霸所部青州兵潰逃——是否臧霸有意為之?曹彰、曹植跟曹丕爭斗未休,朝中忠于大漢之文臣武將尚多,此非劉備進取中原之大好時機而何?且孫權已遣諸葛瑾前來認罪服輸,愿與劉備聯手伐魏,是劉備盛怒不許。劉備舉國以伐孫權,竟能料定曹魏絕不會來襲漢中,又是為何?其事甚明:曹丕恨孫權之心甚于恨劉備,而欲滅孫吳,非據長江上游順流直下不可,故借劉備之兵為之,又豈肯襲漢中以助孫吳?劉備不欲伐魏,是怕見獻帝劉協也。獻帝被封山陽公,每日上山采藥救民,天下有誰不知?初曰“聞獻帝被害”猶可,豈可長期掩耳盜鈴?曹魏若滅,則劉備與劉協二人,誰為大漢皇帝?劉備夷陵大敗既死,盡管孫吳咄咄逼人,孔明為北伐中原,依然重修孫劉聯盟,甚至承認孫劉“二帝并尊”。對于曹魏,實乃篡漢國賊,孔明則是咬緊牙關拼命征伐,盡管終使蜀漢山窮水盡,天府之國民有菜色,因獻帝仍存,也只能在所不惜。其實劉備伐吳,孔明攻魏,皆為劉協。劉備因戀帝位怕見劉協,孔明欲在有生之年見到劉協,方是真為漢室復興,欲使獻帝還于舊都也!

  因此自劉備死后十二年來,孔明心急如焚:但愿親弟山陽公劉協別出意外,等自己光復西、東兩京,還位于朝。盡管孔明心中亦知,此望甚為渺茫,甚至于謂之空想。但因司馬懿現掌曹魏兵權,尚有一線之機,便當盡力而為。但孔明亦深知,自曹操三代祖孫,皆未肯真正信任司馬懿者,“三馬并曹”之夢,曹家三代亦未曾片刻忘卻。先是曹仁、繼之曹休、然后曹真、其后曹爽,實掌魏國全軍大權,未曾一刻放手。只是在抵御外敵之時,方使司馬懿掌其一旅,且受曹家監督控制也。司馬懿雖心存漢室,若孤注一擲率兵叛魏投蜀,其帳下軍將誰肯從之?到時身敗名裂,闔族遭誅,亦只在眼前之事也。只可惜天不佑漢,今親弟劉協崩逝,故孔明心力交瘁,期望破滅矣。再經孟公威一言點醒,由此看透紅塵。

  閑言少敘,書接前文。且說孔明令蜀兵與魏國之民合伙屯田,司馬師聞知,即入告其父道:“蜀兵劫去我許多糧米,今又屯田于渭濱,似此真為國家大患。父親何不與孔明約期大戰一場,以決雌雄?”司馬懿聞聽長子如此提醒,心中暗道:“今我營中諸將,郭淮、孫禮雖是曹真心腹,乃外姓之將;惟夏侯霸、夏侯威、張虎、樂綝等,更有秦朗,皆為曹氏核心人物,此時不借刀殺之,更待何時?不殺彼等,孔明不能東進,且無以弱魏。”剛想到此處,忽報魏延前來罵戰。眾將忿怒,俱欲出戰。司馬懿便令二子領兵前去,吩咐如此如此。司馬師令弟司馬昭押陣,自上前單挑魏延交戰,戰罷十合,低聲囑道:“公可詐敗,某不追你。回去告知諸葛丞相,來日做好埋伏約戰,某將賣曹家宗室之將,與你皆誅殺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黔东| 英超| 思南县| 南丰县| 东光县| 泰来县| 海口市| 大埔区| 华蓥市| 大庆市| 旬邑县| 阜宁县| 三亚市| 九龙县| 尉犁县| 梅河口市| 克东县| 兴隆县| 黄梅县| 高密市| 商南县| 天气| 芷江| 左权县| 泗阳县| 重庆市| 马关县| 墨脱县| 永州市| 万载县| 姜堰市| 大英县| 凤翔县| 陆川县| 绵阳市| 宿州市| 阿巴嘎旗| 出国| 正阳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