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漢末三國傳奇

第一百六十六章 白帝托孤

漢末三國傳奇 背砍刀詩人 3443 2020-12-03 07:52:31

  章武三年夏四月,劉備病情轉重,又心情不暢,時復白日做夢,見關、張二弟徘徊榻前不去。眾御醫不知病源,只得以湯藥營養,并無善策。劉備自擊床榻嘆道:“朕將不久于人世矣!”回思才做了兩年多皇帝,心實不甘。忽一日,人報有神醫華佗弟子樊阿求見陛下,說是奉丞相諸葛孔明所請,特地前來為陛下診病。劉備大喜,即命喚入,令其診治。樊阿進殿,行三拜九叩大禮,望聞問切一番,斷言說道:“此乃憂慮之癥也。某先以針灸通陛下經絡,再以發散之藥驅其郁氣,則十日可愈。”遂請內侍脫衣,以針法試之,又先嘗其藥,令劉備不疑。過了半晌,見那內侍精神愈旺,便以同法為劉備下針施藥。事畢,內侍伺候皇帝盥洗,劉備自覺精神頗振,即大喜,重賞樊阿而去。此后劉備胃口大開,食量頗增。不料至第五日上,病情卻急轉直下,咯中帶血,頭暈目眩,不能動轉。劉備驚懼不已,感覺命不長久,急遣使往成都,請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星夜前來永安宮,聽受遺命。

  孔明聞說是劉備要傳遺命,不由大驚。便與李嚴陪同劉備次子魯王劉永、三子梁王劉理,急來白帝城永安宮見蜀帝,留太子劉禪留守成都。時有漢嘉太守黃元,怕劉備死后孔明掌權,于是舉郡造反,火燒臨邛。治中從事楊洪請奏太子劉禪,遣將軍陳曶、鄭綽討伐。眾臣議論黃元若敗,當由越巂竄奔南中,楊洪道:“黃元何有此能?其必乘水東下,奔吳求活,但使陳、鄭二將于南安峽口邀截即獲。”其后黃元果然順江東下,被陳曶、鄭綽生獲斬之。

  且說劉備聞報成都群臣悉至,即傳旨先請丞相孔明獨自進內殿,屏退左右。孔明入內,行君臣之禮,坐于龍榻之側。劉備低聲飲泣,向孔明告罪道:“某不聽子龍及眾臣之勸,堅持報仇伐吳,以致犯下大錯,使殿下隆中決策化作流水。今殿下賜令臣死,固宜也,臣不敢報怨。”孔明大驚,說道:“陛下何出此言?正當春秋之盛,又因何一病至此?”劉備審視孔明,見其不似作偽,遂流淚嘆道:“那神醫華佗之徒樊阿,難道不是奉殿下之令而來?某病雖然沉重,尚不致死;若非經其診治之后,安得如此?獲罪殿下,再無回天之力矣。”

  孔明聞說是樊阿曾來施治,便即問道:“醫者用藥之前,陛下有無令人先行試嘗其藥?”劉備聞言暗吃一驚,側首便見那試藥內侍,正站立外殿廊下,此時猶自生龍活虎,于是無言以答。孔明由是大疑,自袖中占了一課,跌足悔道:“此必是被人途中暗自偷換了丹藥也!陛下可曾得罪太平道門派中人?”劉備答道:“當年黃巾賊寇,不就是太平道門作亂么?某兄弟三個以平滅黃巾起事,自然得罪。”孔明點頭道:“此乃太平道門獨制秘藥,天下無解,服之七日必亡。某便令陳到、子龍前往樊阿來路,去擒太平道人前來,與陛下解毒!”

  劉備搖頭嘆息道:“既是如此,殿下休矣,也是某命數如此。那太平道人處心積慮前來害我,即已得手,豈肯在那里等你去捉?今荊州七郡皆都已屬東吳,陳到人少無施其用,兵多則無法入境。某得殿下奉之為帝,此生足矣。又蒙殿下期之以天下大事,欲復興漢室社稷,奈智識淺陋,自取其敗。今死在旦夕,嗣子孱弱,望殿下親登帝位,封我子一縣之地為侯,則某感激不盡!”言訖淚流滿面。孔明此時亦倍加傷感,遂勸慰道:“陛下放心。若曹魏不滅,我弟劉協一日不復大位,某即奉太子劉禪為帝,盡力輔佐。若漢祚復續,陛下后人亦許以永鎮西川,世代為王,絕不相負!”劉備得孔明如此承諾,點頭示謝,淚流不止。忽抬頭見馬良之弟馬謖站于外殿,便謂孔明道:“某自蒙殿下相助謀奪荊州,曾拔兩位奇才,其一益州法正,其二荊州馬良。本來以遺殿下,使其為興復漢室效力,奈何均不幸早亡。馬謖乃馬良之弟,大具才名,但某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另某亦知殿下深愛孟達,其后彼若反歸西蜀,亦請拒納其降。即此二人,殿下宜深察之。”孔明口中應諾,其實不以為然。

  劉備見孔明拒絕承繼蜀帝之位,知其心在天下而不在兩川。即傳旨召諸臣入殿,當眾口述遺詔,令承旨官取紙筆照實寫了,用了玉璽寶印,遞與孔明。日之將夕,自覺不保,于是復聚群臣,留遺囑嘆道:“朕不愛讀書,粗知大略。本待與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中道而別。煩丞相將此詔付與太子劉禪,令勿以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孔明率眾臣等泣拜于地道:“愿陛下好生將息龍體!臣等安敢不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劉備即請孔明坐于榻上,喚魯王劉永、梁王劉理近前,分付道:“爾等及太子兄弟三人,皆須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遂命二王跪下,同拜孔明。眾臣見了,均自感喟,古來帝相,豈能信任如此。又詔命李嚴為尚書令,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留下鎮守永安,與丞相同為托孤之臣,一道輔佐少主劉禪。最后又喚過趙云、陳到,流淚言道:“子龍向自萬馬軍中,不顧生死救出阿斗;陳到又于刀山火海,救出朕躬,皆為家人之親也。我死之后,望你二人看覷我兒劉禪!”二人哭拜領命。劉備托孤已畢,即謂眾官道:“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李嚴為眾將之首,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負朕望。卿等眾官,朕不能一一分囑,愿皆自愛。”言畢吐血盈斗,須臾而崩,壽止六十三歲,時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

  說話的,你道劉備因何如此器重李嚴,讓其與孔明并肩,同為托孤重臣?原來此亦是孔明之意,故令劉備下此遺詔。因李嚴既為荊州舊人,亦為益州降將之首,此舉之意,欲安撫荊、益兩州文武,均其勢力,各為供自己此后所用也。李嚴字正方,南陽人,原從于荊州牧劉表。年輕時為郡中吏員,以才干知名,劉表便使其分別到郡中各縣任職。劉表死后,曹操率兵入荊州,李嚴時為秭歸縣令,于是西往奔蜀,劉璋用其為成都縣令。自建安十八年,劉備將兵襲綿竹之時,李嚴率部投降,任裨將軍。平定成都之后,因功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建安二十三年,盜賊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招集隊伍數萬人,到達資中。當時劉備遠在漢中,李嚴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討伐,設計斬殺馬秦、高勝,余者四散逃命。不久越巂郡夷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前往解圍,高定大敗而走。李嚴任犍為太守之時,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將郡城整修一新,以致“觀樓壯麗,為一州勝宇”,吏民咸悅之。李嚴性情孤傲,自視甚高,常與同僚不和,則是其短處,孔明心知肚明,表過不提。

  劉備駕崩,文武官僚無不哀痛,孔明率眾官奉梓宮歸還成都。太子劉禪出城迎接靈柩,安于正殿之內。舉哀行禮畢,開讀遺詔道:“朕年六十有余,死復何恨?但以卿兄弟為念。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卿與丞相,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聞達。至囑!至囑!”讀詔已畢,乃立太子劉禪即皇帝大位,改元建興。加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葬劉備于惠陵,謚曰昭烈皇帝。為先主治喪已畢,后主劉禪即令升賞群臣,大赦天下。

  早有魏軍探馬報入中原,魏主曹丕與群臣相互慶賀劉備之死。當時黃權在座,面現哀戚,朝罷有人將黃權表現報與曹丕。魏帝于是先后發使五批,接連催促黃權入宮。黃權隨使入宮,途中又遇前來催促者前后相接,交錯奔馳,而黃權舉止自若。曹丕見黃權泰然來見,即封益州刺史,遷守河南。眾官奉魏帝之命為其餞行,司馬懿與黃權相談大悅,即問道:“蜀中似公之才者有多少?”黃權答:“似某之才能,在益州車載斗量,實屬末流,不值明公如此看重。”司馬懿又問:“則蜀中誰謂大才者?”黃權即從座起答道:“論天下奇才,無如丞相諸葛亮者。”司馬懿道:“某聞其出身布衣,一介耕夫耳。黃公衡得無謬贊太過?”黃權不悅道:“漢高祖一介亭長,蕭何亦縣中小吏,英雄何論出身貴賤?諸葛孔明天文地理無所不知,治國用兵無所不精,真乃不世之奇才,某不能望其項背。”司馬懿遂大驚。

  群臣餞行已畢回殿,曹丕大笑道:“劉備已亡,朕無憂矣。欲乘其國中無主起兵伐之,又恐黃權拼死諫阻,故使其離朝以就河南。黃權既去,朕無所忌也。”太傅賈詡起身諫道:“劉備雖亡,必托孤于諸葛亮。孔明感劉備知遇之恩,必傾心竭力扶持嗣主。自古蜀道艱難,況我國中今遭大旱,民心驚擾,陛下不可倉卒遠征。”原來前番曹丕不聽辛毗之諫,將冀州五萬戶軍民遷至洛陽,果致大饑,民心不安,賈詡便據此而言。曹丕見說洛陽大饑,便問司馬懿道:“卿可知我大魏朝中諸官,誰家最富?”司馬懿四顧群臣,附耳低聲道:“據臣所知,最富者莫過于曹洪。”曹丕大奇問道:“此事你如何知道?”司馬懿道:“臣聞當初武帝曹公尚為司空之時,由己身以下,每年發起調查,使縣令品評眾官家財。當時譙郡令曾評曹子廉家中貲財,堪與公侯之家相等。武皇帝聞之,便曾經嘆道:‘我之家貲,那得如子廉耶!’臣故此知之。彼時既為豪富,今已逾二十余年;曹子廉從征天下,每戰后所得賞賜巨豐,豈非今之天下最富者?”曹丕信以為然,即令黃門官宣曹洪進殿,欲詐其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绥阳县| 安吉县| 临沧市| 怀化市| 全椒县| 马边| 常宁市| 兰坪| 池州市| 中西区| 大厂| 邵阳县| 青海省| 洞口县| 石景山区| 安陆市| 温泉县| 东乌珠穆沁旗| 江川县| 山丹县| 五峰| 长丰县| 黄梅县| 新建县| 兖州市| 花垣县| 唐河县| 金乡县| 永嘉县| 牟定县| 天峨县| 桂东县| 长汀县| 治多县| 建始县| 安宁市| 辉县市| 嫩江县| 新和县|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