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妒忌成功,
別憐憫失敗,
因為你不知道在靈魂的權衡中,
什么算成功,
什么算失敗。
遇事別稱其為災難或歡樂,
除非你已確定或見證它的用途。
因為,如果死拯救了數以千計的生命,
它還能被稱為災難嗎?
如果生只帶來悲哀,
它還能被稱為歡樂嗎?
然而,就算這個你也別去判斷,
你永遠走你的路,
同時允許別人走他們的路就可以了。
——《與神對話》
這個空間的一切都有開始和結束的一刻,生死黑白在這世界同時存在。不是對立,而是一體。當你看到身下投下一大片陰影,背后一定有光。一切好像是冥冥之中選擇與被選擇,在命運的大輪之下,多少人的掙扎以泯然眾人默默終結,只有極少數人的人生才會發出絢爛光澤。
向萊從陽光滿滿的落地窗眺望外面的初秋的城市景色,這座小城承載過太多她的悲歡離合,見證過她太多落魄不堪,曾經有多少次,向萊試圖不顧一切離開這座小城。掙扎的遍體鱗傷后,最終還是神奇的留下來生根,向萊最后也明白了,這才是她的選擇。
不過那種曾經自以為是的犧牲感,委屈感,統統消散了,向萊不再找借口,而是默默的,一點點,重建著自己的堡壘。如果當初早點這么清醒的活著,該有多好:承認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欠缺,承認自己的膽小怯懦。不質疑,不盲目,不沖動。按照自己的節奏,活出生活的樣子。讓一切各就各位,是否可以早十年過上現在的生活。向萊笑著對玻璃中的自己搖搖頭。人生哪有如果啊。
“下一個準備吧。”,向萊喝了口杯中微微冒著熱氣的花茶對年輕溫和的小助理說道。
很多時候,過得不太幸福的人,是否都應當有所反思,這世界確實勢利,但又不光是這么回事,大多數人出生平凡,一生大抵都會如此度過,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一生相互之間會有大量良性互動。某些時刻某些人,當你覺得身邊的人冷漠,不可理喻時候,想想自己的態度以及所作所為,換成第三人視角,把這一切重新審視一遍,或許有新的發現。畢竟無止境的埋怨無法解決你的困境。
向萊活了近四十年,在為人的過程中受盡折磨打擊,不可否認其中大多數折磨都是自己給的。在乎了不該在乎的,忽略了應該重視的,日子過得混沌不堪,常常懟天懟地懟空氣,可以說繞了太多彎路,如此折騰的結果就是生活變得更加讓人難以接受的糟糕。
不記得哪個高人說過:生活的大多數痛苦源于:該用腦的時候,動了感情,該用感情的時候,動了腦子。其實這么說只是適合大眾理解,更深的解釋就是:在面對事情的時候,雖然人的情感理智同時并存,但是當你做稍微重要點決定的時候,更多的是慣性,或者說是潛意識參與更多。你以為的理性根本無法占據上風。由于對自己的不了解,不學習,不覺知,人生就走向無名失控。猶如手無竹杖的盲人在路上行走。生活必定會充滿了隨機與不確定感。甚至不會有最起碼的安全感。
可是在你覺察反省過后的生活,就會產生質的變化。所謂的逆襲,奇跡,極有可能都會自然而然的發生在你身上。只是你不再像從前那么執著于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的成就。逆不逆襲也不那么重要,你的心境已經跨越了曾經緊繃的階段,變得在任何情形下都能放松起來,年輕的慌亂迷茫早已不知所蹤,中年的危機感,也可以平靜應對。這些是你始料未及的,人生原來可以有這樣的舒展自在。還要什么桃源天堂?
雖說這世界沒有如果,不過好在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你的每個經歷都自有它的意義。
向萊無法預知今后,也無懼未知的今后。生死,禍福,也不過如此?;钪谒圆辉偈锹L的煎熬,而是帶有新奇的眼光去參與創造的過程,她已熟知如何能夠從平凡中品出生活真滋味。
回首走過的路,才發現所有的經歷都是一面鏡子,透過那些形形色色的人與事情,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如果你覺得世界不夠有趣,更可能是因為你也對世界缺乏關注和興趣。
向萊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鎖上工作室的門,在一片晚霞中邁步走向家的方向,那里有女兒母親等她歸家。一切正如她二十年前對自己的設想,平靜而肆意成長著,與周圍世界和諧地融為一體,生命散發出屬于自己獨特的光芒,溫暖而明亮。
確實說不清自打那一刻開始,人生被徹底理順了。也許真的是那些殺不死的卻使你更強大的經歷,也許是痛到極致后的求生欲占了上風,說感恩有些矯情,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慶幸。能夠默默的在世界一隅,發自己的光。為有緣的人照亮某一段路,或者幫忙點亮他們的燈。這是向萊能夠想到的最符合自己的人生預設。無比慶幸的是,這已經成為向萊的日常。
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離去是該要好好告別,然后就讓他結束。向萊滿眼笑意地握著才開始伢伢學語女兒的手,真正的生活對她們而言才剛剛開始。